银川蓝是真的蓝(兰州蓝没有最蓝只有更蓝)
银川蓝是真的蓝(兰州蓝没有最蓝只有更蓝)其实,“兰州蓝”成为兰州的靓丽名片,时间并不长。2013年之前,兰州也是中国大气重污染城市,两山夹一河的特殊地形地貌、冬季无风的不利气象条件、不尽合理的重工业布局,让“全国10大空气污染城市”的黑帽子一戴就是几十年。有网友调侃说到90年代兰州的污染,兰州市民这样形象地比喻自己所在的城市:晴天和阴天一个样、太阳和月亮一个样、鼻孔和烟囱一个样、麻雀和乌鸦一个样。兰州能在短短时间里逆袭飘蓝,委实引人深思。很多人不由自主将目光投向了西部,投向了兰州。风景这边独好,“天空蓝蓝、阳光暖暖,无滤镜版的兰州蓝”相映之下格外抢眼。有人感慨,有人赞叹,更多的是好奇和询问:经济发展、环境优良,兰州究竟是如何做到的?陇风longfeng最近,北方多地雾霾笼罩,不管是政府部门还是普通民众,都在苦苦思索:究竟如何才能彻底解决十面霾伏的问题,在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之间寻求到一个平衡点,直至实现两者之间的良性互动、彼此促进
2015年
12月11日
世 界 看 甘 肃 的 窗 口
甘 肃 看 世 界 的 视 角
陇风
longfeng
最近,北方多地雾霾笼罩,不管是政府部门还是普通民众,都在苦苦思索:究竟如何才能彻底解决十面霾伏的问题,在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之间寻求到一个平衡点,直至实现两者之间的良性互动、彼此促进?
很多人不由自主将目光投向了西部,投向了兰州。风景这边独好,“天空蓝蓝、阳光暖暖,无滤镜版的兰州蓝”相映之下格外抢眼。有人感慨,有人赞叹,更多的是好奇和询问:经济发展、环境优良,兰州究竟是如何做到的?
其实,“兰州蓝”成为兰州的靓丽名片,时间并不长。2013年之前,兰州也是中国大气重污染城市,两山夹一河的特殊地形地貌、冬季无风的不利气象条件、不尽合理的重工业布局,让“全国10大空气污染城市”的黑帽子一戴就是几十年。有网友调侃说到90年代兰州的污染,兰州市民这样形象地比喻自己所在的城市:晴天和阴天一个样、太阳和月亮一个样、鼻孔和烟囱一个样、麻雀和乌鸦一个样。兰州能在短短时间里逆袭飘蓝,委实引人深思。
一些地方遭遇雾霾后,最常见的想法就是被动地“等风吹”。曾几何时,兰州治污也有“引风”治理的想法。可是,二十年过去,收效甚微,即便是成效显著那也只是治标不治本。这引发了兰州治污理念的转变——不搞一阵风,而是着力于形成长效机制。化被动为主动,更加务实,特别是建立起了更具持续性的制度保障来巩固治污效果。
具体而言,兰州的治污措施其实并不神奇,也不新鲜,而是在务实有效、真抓实干上下功夫。比如说多种降尘“神器”连轴转,洒水车全天候穿梭兰州城区大街小巷,有效防控低空面源污染。市区网格化管理,将市区划分为1482个网格(楼院、小区),实行网格长、网格员、巡查员、监督员“一长三员”的制度,确保治理措施一一落地。另外,产业结构升级、能源结构调整,更是一直在稳妥推进。效果显而易见,在短短时间里,环境空气质量由全国末位上升至中游,成为中国重点监测城市中综合污染指数下降最快的城市之一。
对兰州的治污经验,国家环境保护部副部长翟青表示:“兰州模式”值得总结、推广,值得更多深受大气污染危害的城市去复制。上升到“兰州模式”的高度,无疑是非常高的评价。不过,兰州人在为此骄傲的同时,也清醒地认识到,大气污染治理是一场硬仗、一场持久仗,不能小成即安,兰州治污虽然成绩卓著,但依然任重道远。针对污染源的硬措施还须坚持不懈,力保“兰州蓝”的软制度也需持久发力。“说了算、定了干、马上办”的工作作风、干部综合考评新机制等都将保证“兰州蓝”成为“常态蓝”。“兰州蓝”,没有最蓝,只有更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