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悲鸿的画作愚公移山(这是一幅价值可达2亿的名家画作)
徐悲鸿的画作愚公移山(这是一幅价值可达2亿的名家画作)在人物造型上,由于在异国条件所限,画家只能选取印度人做模特,然而正如画家所说“艺术但求表达一个意思”,关键在于那种不屈不挠的民族精神的体现。在绘画技巧上,画作用来造型的轮廓线和块面既准确又松活,笔触肯定且富有写意感,颜色既和谐自然又透明度高,细节处理多有“笔不到意到”的境界,具有一气呵成的流畅感。《愚公移山》的故事力在通过愚公的坚持不懈与智叟的胆小怯懦,以“愚”与“智”的对比,歌颂了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信心和毅力,说明了要克服困难就必须坚持不懈的道理。1939年,中华大地正进行着惨烈的抗日战争,爱国艺术家徐悲鸿奔赴新加坡为抗战卖画筹款。1940年,应著名诗人泰戈尔之邀,徐悲鸿转赴印度圣地尼克坦讲学,并在尼克坦和加尔各答两地举办画展宣传抗日。在此期间,徐悲鸿创作了不少作品,其中最重要的成果即是《愚公移山》系列。正值中国人民抗日的危急时刻,徐悲鸿意在以《愚公移山》的精神和形象生动的艺术语言表达抗
#博物馆故事#
徐悲鸿(1895—1953),江苏宜兴人。早年在上海结识了维新派领袖康有为,在其影响下主张变革明清以来以“四王”为代表的传统文人绘徐悲鸿在处理《愚公移山》这个故事时,着重以宏大的气势,震人心魄的力度来传达一个古老民族的决心与毅力。画面右端有几个魁梧健硕的壮年男子,手持钉耙奋力砸向黑土。其姿势表情不一,或膛目,或呐喊,或蹲地,或挺腹,然动态均呈蓄力待发之状,有雷霆万钧之势。这群呈弧形分布的人物占据了画面大部分空间,人物顶天立地,仿佛要破画而出,充满了张力。根据构图需要,左侧画面的人物排列较为松散,人物或高或低,树丛小景置于其间。愚公正在与一着黑衣的“孀妻”和一幼子对话,似乎正在语重心长地对下一代人叙述着自己的愿望和信心。
徐悲鸿的中国画、油画、素描兼善。他坚持以“改造国画”的革新精神,在风格取向上吸收了西画的艺术语言,并融合中国传统绘画的笔墨,同时突出人物性格刻画和情节的安排。在油画创作上,他奉行古典主义油画严谨的造型技法,同时又在作品中赋予浪漫的东方情调。徐悲鸿亦是一位充满爱国主义情怀的艺术家,他常画的奔马、雄狮、晨鸡等,给人以生机和力量,表现令人振奋的积极精神。他创作的很多以现实生活为依据的作品,在主观情感抒发的基础上,深刻传递出画家热爱祖国和同情人民的真挚之情,《愚公移山》即是其一。
《愚公移山》典出战国时期《列子·汤问》。故事讲述古代有一位老人,家住华北,被称北山愚公。他的家门南面有两座大山挡住他家的出路,一座叫做太行山,一座叫做王屋山。愚公下决心率领他的儿子们要用锄头挖去这两座大山。有个老头名叫智叟的看了发笑,说是:你们这样干未免太愚蠢了,你们父子数人要挖掉这样两座大山是完全不可能的。愚公回答说:我死了以后有我的儿子,儿子死了,又有孙子,子子孙孙是没有穷尽的。这两座山虽然很高,却是不会再增高了,挖一点就会少一点,为什么挖不平呢?愚公批驳了智叟的错误思想,毫不动摇,每天挖山不止。这件事感动了上苍,就派了两个神仙下凡,把两座大山挪走了。
《愚公移山》的故事力在通过愚公的坚持不懈与智叟的胆小怯懦,以“愚”与“智”的对比,歌颂了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信心和毅力,说明了要克服困难就必须坚持不懈的道理。1939年,中华大地正进行着惨烈的抗日战争,爱国艺术家徐悲鸿奔赴新加坡为抗战卖画筹款。1940年,应著名诗人泰戈尔之邀,徐悲鸿转赴印度圣地尼克坦讲学,并在尼克坦和加尔各答两地举办画展宣传抗日。在此期间,徐悲鸿创作了不少作品,其中最重要的成果即是《愚公移山》系列。正值中国人民抗日的危急时刻,徐悲鸿意在以《愚公移山》的精神和形象生动的艺术语言表达抗日民众的决心和毅力,鼓舞人民大众去争取最后的胜利。
作品创作过程
徐悲鸿曾三次以此为题进行创作,一是大尺幅国画,一是大尺幅布面油画,两件作品现均藏于徐悲鸿纪念馆,另有一幅即是本次展出的小尺幅油画稿。1940年2月,甘地访问尼克坦,泰戈尔向甘地引见徐悲鸿。在为甘地画像时,徐悲鸿从这位独立之印度的灵魂身上,看见了愚公的影像。此后数间,徐悲鸿作《愚公移山》草稿与人物写生数十幅。5月,徐悲鸿乘马深入喜马拉雅山至锡金边境之法鲁,于险峰危路之上作长诗咏怀,有“羊肠小径穿云上,辜负良工凿路功”,《愚公移山》的构思,臻于成熟。8月24日,徐悲鸿开始绘《愚公移山》。至11月,先后完成巨幅设色水墨画《愚公移山》与《愚公移山》油画的创作。
在人物造型上,由于在异国条件所限,画家只能选取印度人做模特,然而正如画家所说“艺术但求表达一个意思”,关键在于那种不屈不挠的民族精神的体现。在绘画技巧上,画作用来造型的轮廓线和块面既准确又松活,笔触肯定且富有写意感,颜色既和谐自然又透明度高,细节处理多有“笔不到意到”的境界,具有一气呵成的流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