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红楼悟经典(读红楼赴一场群花怒放的盛宴)
读红楼悟经典(读红楼赴一场群花怒放的盛宴)黛玉天性喜散不喜聚,她言早晚要散还不如不聚。然而黛玉的前身绛珠仙草闻得神瑛侍者欲下凡造历幻缘时,还是义无反顾地前来相陪。明明知道来就是要还债,来就是要流尽这一世眼泪,黛玉还是义无反顾要倾其一生与神瑛侍者前来一聚。这说明黛玉待宝玉之心竟痴了十倍不止。二、宝黛葬花“因此一事,就勾出多少风流冤家,来陪他们去了结此案。”由此句也说明,下凡来历幻的非是只有宝黛二人。红楼一梦乃是百花盛放争奇斗艳的一场盛会。宝玉生日行酒花令,众人掷花名签。宝钗掷了牡丹,黛玉是芙蓉,探春是杏花,李纨是梅花,袭人是桃花,湘云是海棠,麝月是荼蘼花,香菱是并蒂花。这一众花的仙子都是来陪神瑛侍者历幻的,曲终人散场方应了警幻的谶语“千红一窟(哭),万艳同杯(悲)”
一入红楼梦难醒。
惹人沉醉的除了宝黛的凄美爱情,除了一个个鲜活灵透满腹诗书的贵胄小姐,还有那一场场因花而痴、因花而醉、因花而眠的盛宴。
一、引子
红楼梦第一回言:恰近日神瑛侍者凡心偶炽,乘此昌明太平朝世,意欲下凡造历幻缘,已在警幻仙子案前挂了号。警幻亦曾问及“灌溉之情未尝,趁此到可了结的?”那绛珠仙子道:“他是甘露之惠,我并无此水可还。他既下世为人,我也下世为人。但把我一生所有的眼泪还他,也偿还得过他了。”
“因此一事,就勾出多少风流冤家,来陪他们去了结此案。”由此句也说明,下凡来历幻的非是只有宝黛二人。
红楼一梦乃是百花盛放争奇斗艳的一场盛会。宝玉生日行酒花令,众人掷花名签。宝钗掷了牡丹,黛玉是芙蓉,探春是杏花,李纨是梅花,袭人是桃花,湘云是海棠,麝月是荼蘼花,香菱是并蒂花。
这一众花的仙子都是来陪神瑛侍者历幻的,曲终人散场方应了警幻的谶语“千红一窟(哭),万艳同杯(悲)”
二、宝黛葬花
黛玉天性喜散不喜聚,她言早晚要散还不如不聚。然而黛玉的前身绛珠仙草闻得神瑛侍者欲下凡造历幻缘时,还是义无反顾地前来相陪。明明知道来就是要还债,来就是要流尽这一世眼泪,黛玉还是义无反顾要倾其一生与神瑛侍者前来一聚。这说明黛玉待宝玉之心竟痴了十倍不止。
红楼梦中由宝玉之口间接说出,黛玉的生日是二月十二日,其实这一日才真正是纪念百花的生日,简称花朝,俗称“花神节”。古时的人们会在花神日这天,结伴到郊外踏青赏花,并且闺阁女儿家都把剪的五色彩纸粘在花枝上,俗称“赏红”。书中暗把黛玉的生日写作这天,其实也就是预兆着百花即将含苞待吐。一场花的盛宴即将开始。
红楼梦文中明写祭奠花神日却是芒种节。写黛玉葬花却有两次,第一次是红楼梦第二十三回“西厢记妙词通戏语,牡丹亭艳曲警芳心”。三月中旬的一天,宝玉携了一套《会真记》在沁芳闸桥边桃花树底下一块石头上细细赏看。正看得兴起时一阵春风拂过,落红阵阵,桃花从枝头飘落下来,落了宝玉一身、满书、满地皆是桃红。宝玉不禁动了怜香惜玉之心。
宝玉不忍脚步践踏了落花,遂将花瓣捡起用衣服兜了。正当宝玉捡了满满的落花想要抖落水中时,回身却看到黛玉肩上担着花锄,上面挂着自己亲手做的花囊,手内拿着花帚。这哪里是侯门千金小姐,分明是采芝图中形神兼备衣襟飘飘的采芝仙子了。
黛玉说花丢在水里不好,水流到外面脏的臭的地方还是把花糟蹋了。不如装进这绢袋的花囊中,埋进土里日久随土化了。那犄角上我有一个花冢,二人正当要合力葬花时,黛玉发现了宝玉看的书。于是二人在桃花树下共看《西厢记》,这一幕也成为了红楼梦中最永恒的经典画卷。试想春日里桃花夭夭灼灼其华,两个情窦初开的少男少女坐下桃树下同看一部关于爱情的书。
这份缠绵的情意无不让人怦然心动。
宝黛第二次葬花是芒种节这日,众姐妹都在园内饯花神。唯独黛玉因错疑前日宝玉不给其开门,从而作了一首葬花吟。独自守着那花冢一边呜呜咽咽,一边吟诗。宝玉记挂黛玉四下寻觅芳踪不见,鬼使神差兜了一衣裳花瓣来至花冢近前。正听着黛玉在吟:
尔今死去侬收葬,未卜侬身何日丧?
奴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侬知有谁?
试看春残花渐落,便是红颜老死时。
宝玉听至此时已经痴迷了心窍。
好一对心有灵犀爱花怜花惜花的痴人,真真是痴到一处去了。提到黛玉葬花我们往往想到的是,林黛玉独自一人手把花锄出绣帘。然而通过刚刚的细节重看,发现葬花是宝黛二人合力完成的。两人无论是心与灵还是思想上都是保持高度一致的。两人是心灵相通情投意合的一双璧人。心与灵思想上的高度契合才能让宝玉在面对弱水三千时只取一瓢饮。才能心心念念连梦中都不忘木石前盟。把落花葬入花冢,看似是很颓很丧的一件事。然而我们又明白“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其实这里我们可以理解为这是花的一种往替交换,更是一种重生,来年的花还会更红。这更是一种圆满,黛玉追求的也正是这份真挚的情感交融。
三、湘云花下眠
若说宝黛的葬花是痴醉,那湘云的醉眠芍药茵就是憨醉。“醉眠芳树下,半被落花埋”。湘云喝了酒,偏偏跑到芍药花圃中,用手帕包了一包花瓣当做枕头,憨卧于石凳上香梦沉酣。正当暮春时节,芍药花瓣随风飘洒,落了湘云满头满身。连手中拿着的扇子亦掉落在地,几乎被花埋了一半。唐伯虎的那副海棠春睡图自然而然映入眼帘了。
让湘云沉醉憨眠的定然不是酒,而是这满园的芍药花,是春日里百花争放争奇斗艳的一份豪情。湘云身世是最像林黛玉的,都是从小便失了父母双亲寄养在亲戚家。然而湘云的性情和黛玉相较又是截然迥异的。湘云热情奔放、心直口快、活泼俏皮又不失闺阁情趣。湘云醉眠芍药茵也被列为红楼梦中最为唯美浪漫的点睛之笔。
总觉得唐伯虎和红楼梦有着莫大的渊源。唐寅桃花庵歌:
桃花坞里桃花庵,桃花庵下桃花仙;
桃花仙人种桃树,又摘桃花卖酒钱。
酒醒只在花前坐,酒醉还来花下眠;
半醒半醉日复日,花落花开年复年。
不知是否曹公“偷来梨蕊三分白,借得梅花一缕魂。”借鉴了唐寅的诗,让湘云这位憨态可掬、又活泼乐天豪爽干云的俏皮小姐,演绎出酒醉还来花下眠的那份洒脱。
一群封建礼制下的少男少女无一不渴望着大观园这片青春的热土。无一不渴望像湘云一样陶醉花下,酣眠花下。在这里他们无拘无束地抒发他们青春的畅想,在这里他们对酒当歌琴棋书画,俨然大观园就是超然世外的桃花源。
唐伯虎说:“别人笑我太疯癫,我笑他人看不穿。”
红楼梦言:“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
春正浓,花正香。自有痴者梦一场。千百个读者就有千百个大观园,就有千百个宝黛,更有千百个湘云。不妨就让我们捧起红楼,徜徉桃树下,为此盛宴再添芳菲。
作者:素心若初,面上青素心若初,一卷诗书捧心读。喜读诗书,偶然浅作有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