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胃每日食谱(一稻济天下肝胆两昆仑)
养胃每日食谱(一稻济天下肝胆两昆仑)肝胆相照,大医勤朴且济苍生命;一则挽联道出了国人的哀思和缅怀:“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逝世,享年91岁。网络上,
5月22日13时02分,
“中国肝胆外科之父”吴孟超逝世,
享年99岁。
5月22日13时07分,
“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逝世,
享年91岁。
网络上,
一则挽联道出了国人的哀思和缅怀:
肝胆相照,大医勤朴且济苍生命;
稻禾无忧,国士深耕尤思千万家。
■群众自发送别袁隆平院士
十里长街相送,
道不完人民群众的爱;
真正质朴的话语,
也诉不尽对群众的情。
“肝脏外科之父”吴孟超的手,
由于常年握手术刀,
食指已经严重弯曲变形,
可每当拿起手术刀,
都依然沉稳准确;
“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握着稻子的手,
虽然已经长了老年斑,
却依然带给人
无尽的生机和希望。
两位国士,
一位用双手让全国十几亿人吃饱了肚子;
一位用双手,帮助16000多名
肝胆疾病患者恢复了健康。
让我们真正体味到“医食无忧”的感受
袁隆平:我的毕生追求就是要所有人远离饥饿
拉小提琴、爱打排球、打麻将,高兴的时候常常英文脱口而出,日常生活里,袁隆平总说自己是 “90”后,喜欢和年轻人打成一片,可熟悉他的人都知道,九旬高龄的他,就连吃饭、睡觉、散步都还在想着田里的水稻。他曾说:“我会鼓起勇气继续干下去,从‘90后’一直搞到‘百零后’”。
从饥饿年代走来的袁隆平,种下两个梦。一个是“禾下乘凉梦”,梦想试验田的水稻像高粱那么高,穗子像扫把那么长, 颗粒像花生那么大;另一个是杂交水稻覆盖全球,保障国家和世界的粮食安全。
如今,杂交水稻双季亩产已突破1500公斤大关,中国人牢牢端稳中国碗,中国碗里装满中国粮。
中国工程院院士 袁隆平
“希望在有生之年,能实现禾下乘凉梦。我没有实现,我的后继人会实现。”
吴孟超从医70余年救治1.6万名患者
和新中国一同成长起来的吴孟超,在学生时代主动放弃国外优越的物质条件,毅然回国参加抗日活动。因战乱无法赴延安,于是决心读书救国。
1956年,吴孟超光荣入伍, 成为一名军医,这身军装,一穿就是65年。为让人民免受病痛之苦,他喊出了“中国肝癌大国的帽子还没有扔进太平洋,我还要继续同肝癌斗争!”的誓言。
1960年,吴孟超主刀完成我国第一例肝脏肿瘤切除手术,实现了中国外科这一领域零的突破。仅用7年时间,就将中国的肝脏外科提升至世界水平。由他主持建成的国家肝癌科学中心如今已成为亚洲最大的肝癌研究和防治基地。
从医七十多年的时间里,吴孟超用自己的双手将近一万六千名患者从死神身边抢了回来。
中国科学院院士 吴孟超
我的本事也是党培养的,也是人民培养的,也是国家培养,都是我们自己的。因此我们把我的本事都要献出来,我也培养更多的人,一代接一代培养下去。为国家为党和人民,这是最主要的。“好好吃饭,保重身体。”
虽然很简单的两句问候,
但袁院士和吴院士为此奋斗了一生。
一稻济天下,肝胆两昆仑。
“有些人,伟大到我们以为,
他们没有生老病死。”
正因如此,两位院士的离世,
才会如此拨动我们的情感之弦。
一切为了人民,
他们以满腔热血和激情,
尽好一份责任、捧上一份心血,
他们是最勇敢的人,
护佑华夏医食无忧。
缅怀,致敬。
声明:内容来源于中国军视网、《国防军事早报》,转载请注明出处
编辑:赵雨莹
投稿邮箱:js7tvwxw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