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传习录经典部分(讲谈传习录294:父子讼狱)

传习录经典部分(讲谈传习录294:父子讼狱)

乡人有父子讼狱,请诉于先生,侍者欲阻之。先生听之,言不终辞,其父子相抱恸哭而去。柴鸣治入问曰:“先生何言,致伊感悔之速?”先生曰:“我言舜是世间大不孝的子,瞽瞍是世间大慈的父。”鸣治愕然,请问。先生曰:“舜常自以为大不孝,所以能孝。瞽瞍常自以为大慈,所以不能慈。瞽瞍只记得舜是我提孩长的,今何不曾豫悦我?不知自心已为后妻所移了,尚谓自家能慈,所以愈不能慈。舜只思父提孩我时,如何爱我,今日不爱,只是我不能尽孝,日思所以不能尽孝处,所以愈能孝。及至瞽瞍底豫时,又不过复得此心原慈的本体。所以后世称舜是个古今大孝的子,瞽瞍亦做成个慈父。”

传习录经典部分(讲谈传习录294:父子讼狱)(1)

有乡下父子二人打官司,请先生判案。随从想要阻拦他们,先生却让他们把话说完,然后,先生就劝解他们。劝解的话还没有讲完,父子二人就和好了,相拥着痛哭而去。王阳明的中心是“舜常自以为大不孝,所以能孝。瞽瞍常自以为大慈,所以不能慈。”舜常自以为大不孝,是谦诚所以孝;瞽瞍自满自以为是世上最慈祥的父亲,所以不能慈。王阳明认为,人人都是有良知的,只要让人认识到这个良知,并循循善诱,就一定能够在人的内心激起感情,最终通过内心的变化解决问题,这就是良知的妙用。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