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水人的口头禅(天水人为啥把去)
天水人的口头禅(天水人为啥把去)综上史料及旧有陕西省、甘肃省地方志所述,笔者以为把“去”说成“弃”并非天水人独创,事出有因,渊源有此,在陕西、甘肃、宁夏最起码有陕西铜川、天水、礼县、秦安、临洮、定西、会宁、靖远、海原、庆阳合水县等地均把“去”发音成了“弃”。其中陕西铜川在明朝时期就已经把“去”读成了“弃”。有不少人认为,“渠”是中古新产生的代词,表示第三人称,是“其”字的方言音变。粤语常用人称代词渠,就是他之意。也就是说,“渠”本来是“其”的别字,但久之成俗。在客家方言区的有些地方,“其”与“渠”同音。实际上,古代由别字取代本字的现象非常普遍,训诂学中主要有一声之转(同音)、双声通假(声母相同,韵母不同)、叠韵通假(韵母相同,声母不同)。其实,读音差别较大,并不能断然否定它们是同一个字。搞古文字的人都知道,上古或中古不少字的读音与今天的读音差别都较大,比如“打”古音“钉”,“耐”古音“尼”,“辅”古音“巴”。之所以读音差
天水人为啥把“去”念成“弃”?
天水人为啥把“去”念成“弃”?
秦风
【去】qì音若“弃”。在天水山里乡间,常听到天水人呵斥狗:“弃!”这个“弃”,其实是“去”的读音。这个词在天水基本上都读qì(气)音,包括轰人走、斥责狗、命令人都用“qì(!)”,使用非常普遍。如:你阿搭弃(去)来?城里弃(去)来。/走卬俩个喝酒弃(去)!把“来去”说成“来弃”,“来来去去”说成“来来弃弃”,俗语:你阿搭凉快到阿搭去。“去”说成“弃”的例子在天水话中不一而足。至今天水人说话都把“去”念成“弃”,为何?
事实上天水这个词的读音,承自古代口语。从有关资料来看,“去”读“弃”音,至少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北方话就如是读音。《左传·昭公十九年》:“及老,讬于纪鄣,纺焉以度而去之。”唐·陆德明《经典释文》:“去,起吕反。裴松之注《魏志》云,古人谓藏为去。案:今关中犹有此音。”《左传·昭公十九年》孔颖达疏云:“字书去作‘弆’,羌莒反,谓掌物也。今关西仍呼为弆,东人轻言为去。”《集韵·语韵》:“弆,藏也。或作去。”宋·普济《五灯会元》卷八《仰山慧寂禅师》:“干曰:‘早个问了也。’师喝曰:‘去!’”此种呵斥之声,若发出qù的音,绝无力度。天水而只是一个“去(qì)”,便充分表达了所有情绪,较为痛快。明·汤显祖传奇《牡丹亭·冥判》:“谁叫你插嘴?起去伺候!”明·陆蓉《菽园杂记》卷四:“又如去字,山西人为库,山东人为趣,陕西人为气,南京人为可去声,胡广人为处。”清乾隆三十年(1765年)袁文观纂《同官县志》卷四《风土·方言》:“去曰弃。”(同官县即原陕西铜川县,今陕西省铜川市王益区。)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打拉池县丞志》:“来去曰来弃。”(清同治十二年,左宗棠奏设海城县丞于打拉池,分会宁、靖远、海原部分地方归其管辖,亦称打拉池分县,后划归靖远县)清光绪《合水县志·民情·称谓》:“去之音若弃。”清宣统元年(1909年)《甘肃新通志》卷十一《舆地志·风俗·方言》:“过去了么,去转弃音,问病之辞,谓痊愈也,不自知其语犯忌讳。”《甘肃新通志》为秦安神明川(今属西川镇)人安维峻(1854—1925)等于光绪年间纂修而成,据此可见秦安也把“去”说成“弃”音。清宣统元年(1909年)《狄道州续志》卷二《风俗·方言》:“言那里去曰阿里去(里读俚,去读气)。”(狄道州即今临洮县,清乾隆三年(1738年)升狄道县为州,属兰州府。治今甘肃临洮县。1913年降为县,1928年改为临洮县。)民国《重修定西县志》卷十一“民族志·方言”:“命令词。弃,去转音,令他离开此处之意。”这与天水方言一样,至今天水话还说“你弃萨!”即“你赶快去!”“去”读如“弃”,是将撮口呼读齐齿呼。这在西北方言中是共同的。笔者认为方言的“去”,更应该写作以前人们用过的一个“朅”。不过从“归去来”和“回去来”的比较中看,“去”和“朅”,一定是以前口语中的同一个词。《说文·去部》:“朅,去也。从去,曷声。丘竭切。”清·章炳麟《新方言·释言》:“今江南多言去,北方多言朅,或音如铠(苦盖切)。然犹书作去者,以去朅本双声耳。”《吕氏春秋·士容》:“富贵弗就而贫贱弗朅。”高诱注:“朅,去也。”《王逸·九思》:“乃回朅兮北逝。”唐·陈子昂《感遇》诗:“朅来豪游子。”朅,在《康熙字典》中有一个记音为“丘竭切,音讫。”《康熙字典·曰部》:“《广韵》丘谒切。《集韵》丘杰切,从音揭。《说文》去也。从去曷声。《前汉·司马相如传》回车朅来兮。《楚辞·九辩》车旣驾兮朅而归。又《集韵》丘竭切,音讫。”“讫(qì)”在天水方言中与“弃(qì)”同音,而方言中“去”音或者正是“朅”字?“朅(今音qiè)”字,《说文》徐铉注音“丘竭切”。
《通俗文》(五):密藏曰弆(《一切经音义十三》)《广韵》见母语韵上声居许切:藏也;溪母语韵上声羌举切:藏也又音莒。今字为“去”。《汉语大词典》解释为收藏、密藏,与《通俗文》上面的解释是相同的。《左传·昭公十九年》:“纺焉以度去之。”孔颖达疏:“去即藏也。字书去作‘弆’,羌莒反,谓掌物也。今关西仍呼为弆,东人轻言为去。”
著名国学大师江津王利器(1912—1998年)在《陆贾新语注释》卷上《术事(一)第二》云:圣人不用珠玉而宝其身,故舜弃黄金于崭岩之山。“弃”,宋翔凤云:“御览八十一引作‘藏’。”器案:后汉书班固传注、太平御览八一一引亦作“藏”。“弃”当作“弆”,“弃”古文作“弆”,与“弆”形近而误。集韵:“弆,藏也,或作‘去’。”寻左传昭公十九年:“纺焉以度而去之。”注:“以度城而藏之。”释文:“去,起吕反。裴松之注魏志云:‘古人谓藏为去。’案今关中犹有此音。”正义:“此妇人以麻纑度城高下,令长与城等而去藏之。去即藏也。字书以‘去’作‘弆’,羌莒反,谓掌物也。今关西仍呼为弆,东人轻言为去,音吕。”汉书苏武传:“去屮实而食之。”师古曰:“去谓藏之也,音丘吕反。”又陈遵传:“性善书,与人尺牍,主皆藏去以为荣。”师古曰:“去亦藏也。音丘吕反,又音举。”此皆以“去”为“弆”之证,作“藏”者,以同义字易之耳。
有不少人认为,“渠”是中古新产生的代词,表示第三人称,是“其”字的方言音变。粤语常用人称代词渠,就是他之意。也就是说,“渠”本来是“其”的别字,但久之成俗。在客家方言区的有些地方,“其”与“渠”同音。实际上,古代由别字取代本字的现象非常普遍,训诂学中主要有一声之转(同音)、双声通假(声母相同,韵母不同)、叠韵通假(韵母相同,声母不同)。其实,读音差别较大,并不能断然否定它们是同一个字。搞古文字的人都知道,上古或中古不少字的读音与今天的读音差别都较大,比如“打”古音“钉”,“耐”古音“尼”,“辅”古音“巴”。之所以读音差别较大,主要原因是发生了多次音变。“渠”既然是“其”字的方言音变(元音高化),那么它虽然写成“渠”,读音肯定还是“其”,在湖北省东南部好些地方现在还念其。在方言中,类似的元音高化现象有不少,比如:“去”在很多方言中念“气”。在这里,“渠”(qú)变成了“其”(qí),“去”(qù)变成了“气”(qì)。也就是说,u变成了i。“渠”作为第三人称在方言中读若“其”(qí)。“渠”释作“他”(后起意)在文献资料中多有记载。晋代陈寿《三国志·吴书·赵达传》:“女壻昨来,必是渠所窃。”“渠”释作“他”的例句在唐宋文献里较多,尤其是唐诗。唐·杜荀鹤《钓叟》:“田不曾耕地不锄,谁人闲散得如渠。渠将底物为香饵,一度抬竿一个鱼。”唐·杜甫《遣兴》:“世乱怜渠小,家贫仰母慈。鹿门携不遂,雁足系难期。”唐·杜甫《忆幼子》:“涧水空山道,柴门老树村。忆渠愁只睡,炙背俯晴轩。”唐·白居易《北窗竹石》:“莫掩夜窗扉,共渠相伴宿。”唐·唐彦谦《宿田家》:“使我不成眠,为渠滴清泪。民膏日已瘠,民力日愈弊。”唐·寒山《五言律诗》:“烧香请佛力,礼拜求僧助。蚊子叮铁牛,无渠下嘴处。”南宋朱熹的《观书有感二首》其一云:“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问渠”的“渠”,不是“一渠水”的“渠”,相当于“它”的意思,这里是指方塘。“问渠”就是“问它”。在这个地方“它”指代的是“方塘”。
综上史料及旧有陕西省、甘肃省地方志所述,笔者以为把“去”说成“弃”并非天水人独创,事出有因,渊源有此,在陕西、甘肃、宁夏最起码有陕西铜川、天水、礼县、秦安、临洮、定西、会宁、靖远、海原、庆阳合水县等地均把“去”发音成了“弃”。其中陕西铜川在明朝时期就已经把“去”读成了“弃”。
秦风
本名赵文慧,笔名秦风、秦源、文慧。男,1974年生于天水市秦州区秦岭镇虎皮沟。现定居烟台。系甘肃省秦文化研究会会员,山东省书法家协会会员,天水华夏赵姓文化研究会副会长。
11月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