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的三个省会哪个强(沈阳重夺东北第一省会)
东北的三个省会哪个强(沈阳重夺东北第一省会)无论对内如何,东北四大城市对外都是一直在处于下滑状态。前几天黑龙江省级层面提出防止人口外流,再加上近日一线城市的抢人大战,让人禁不住感慨:未来城市的竞争毫无疑问是人才的竞争,而如何抢到人才、留住人才,仅仅靠口号和政策只是最表层的噱头。真正要吸引人才,最终还是要狠下心来、挖掉毒瘤,聚焦产业升级,深化改革,优化营商环境。做不到这三点,哪有就业机会,谈什么稳定人口?而2020年被长春反超的沈阳,在2021年又重新赶超了回来。近日出炉的数据显示,沈阳2021年GDP为7249.7亿元,与2020年相比突破了7000亿元,也反超了昆明、长春两市,重回东北第一省会、第二大城市的位置。从全国范围内来看,沈阳排名全国第31位,与排名第30位的温州(7585亿元)只有335亿元的差距,跻身全国30强有望。东北共有4大中心城市:大连、沈阳、长春、哈尔滨。这4个城市全部位列副省级城市。虽然如今东北地区经济低迷,
文丨王慕之
刚刚过去的2021年,许多城市交上了经济试卷,有的突破4亿大关,有的落选50强,有的被后面的“追兵”赶超,有的因为调整进入低谷。过去我们分析了长三角苏锡常、南京、南通,以及珠三角的深圳、广州、佛山、东莞,几家欢喜几家愁。
南北方城市经济差距越来越大,前十名的城市中,仅有北京一个北方城市,曾经位居前十的天津也被南京赶超。而大连、沈阳、长春、哈尔滨这四大东北经济强市也逐渐被其他省会陆续赶超。大连以7825.9亿元位居东北第一,在全国排名第29名,与2020年排名持平;长春下跌至35位,较2020年下跌2位,哈尔滨我们前一篇文章详细谈过,更是雪上加霜,被洛阳、榆林赶超,全国前50名垫底。
让人稍感安慰的是沈阳,2021年沈阳GDP为7249亿元,反超昆明、长春,较前年往前进了一位,位列31名,重回东北第二大城市、第一大省会之位。
东北共有4大中心城市:大连、沈阳、长春、哈尔滨。这4个城市全部位列副省级城市。
虽然如今东北地区经济低迷,作为副省级城市的4大中心城市在全国的排名都已经在30位开外,但依然占了全国副省级城市的1/4(全国共有15个副省级城市)。这是由历史原因决定的,新中国成立之初,“东北三省”一度是老工业基地的摇篮。钢铁、能源、化工、重型机械、汽车、造船、飞机、军工等重大工业项目,曾经为我国做出很大贡献,沈阳,那时候排名全国第七位!
从2017年开始,沈阳和长春如同坐上跷跷板,互相你赶我超。2018年长春27位,沈阳32;2019年,沈阳超了长春,分别是32、34位,长春在这一年从27位落至34位;2020年,长春又一举超过沈阳、哈尔滨,仅次于大连,逼近全国30强。
而2020年被长春反超的沈阳,在2021年又重新赶超了回来。近日出炉的数据显示,沈阳2021年GDP为7249.7亿元,与2020年相比突破了7000亿元,也反超了昆明、长春两市,重回东北第一省会、第二大城市的位置。从全国范围内来看,沈阳排名全国第31位,与排名第30位的温州(7585亿元)只有335亿元的差距,跻身全国30强有望。
无论对内如何,东北四大城市对外都是一直在处于下滑状态。前几天黑龙江省级层面提出防止人口外流,再加上近日一线城市的抢人大战,让人禁不住感慨:未来城市的竞争毫无疑问是人才的竞争,而如何抢到人才、留住人才,仅仅靠口号和政策只是最表层的噱头。真正要吸引人才,最终还是要狠下心来、挖掉毒瘤,聚焦产业升级,深化改革,优化营商环境。做不到这三点,哪有就业机会,谈什么稳定人口?
不久前,辽宁省政府印发《辽宁省推进“一圈一带两区”区域协调发展三年行动方案》,提出要加快构建以沈阳、大连“双核”为牵引的“一圈一带两区”区域协调发展格局,沈阳市政府副秘书长赵胜龄表示,沈阳要锚定建设国家中心城市总目标,紧紧围绕“经济总量突破一万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突破一千亿元、人口规模突破一千万人”的奋斗目标,深入开展“振兴新突破、我要当先锋”专项行动,为全省作出“四个示范”。
根据今年的沈阳市政府工作报告,今年沈阳将聚焦建设国家先进制造中心,不断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竞争力,持续做好“三篇大文章”。
第一篇大文章是改造升级“老字号”。沈阳将实施100个智能升级项目、50个精益数字化咨询项目,打造100个数字化应用场景,推进一批企业上云上平台,支持重大技术装备首台套、首应用。
第二篇大文章是深度开发“原字号”。沈阳将重点支持冶金建材、精细化工、农产品加工向精深方向发展。
第三篇大文章是培育壮大“新字号”。沈阳将加快布局智能机器人、生物技术、新型高端材料等未来产业,推动黎明航空动力产业园、中航发燃气轮机产业化基地、碳纤维产业基地等重大项目建设,力争在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上取得突破。
目前大连、沈阳经济总量都是7000亿级别。而在7000亿量级上,还有温州、昆明、沈阳、潍坊等众多城市,这些地方未来5年左右也大概率会有万亿城市诞生,东北地区什么时候能实现万亿城市的零的突破呢?东北的第一个万亿城市,是大连还是沈阳?
从目前来看,大连的整体实力还是略胜一筹。大连市政府在部署今后五年主要目标任务的时候提出,要以不甘人后、奋起直追的志气,舍我其谁、当仁不让的骨气,争先进位、全面振兴的底气,满怀信心实现“十个新突破”,奋力挺进“万亿GDP城市”。
2022年,大连和沈阳的地区生产总值预期增长目标均为8%左右。沈阳在短期内赶超大连仍有一定的难度。不过最近几年沈阳在积极推进产业转型、空间优化方面下了不少力气,也为未来冲刺万亿城市蓄积了强劲的动能。
从2021年的经济数据可以看出,沈阳这几年的动能转换不断加快。全市亿元以上项目开复工1819个、新签约1802个、新落地828个,分别增长12.8%、31.3%和37.8%。产业转型步伐加快,新能源汽车、新材料、航空产业增加值分别增长88%、15%和23.3%。
沈阳的创新能力也有明显提升。去年新增省级以上创新平台77个、新型研发机构20家、科技型中小企业2008家、高新技术企业842家、雏鹰企业289家、瞪羚独角兽企业64家。
我们也期待,创新创业活力在重新焕发的沈阳,能够早日挺进万亿俱乐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