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安石的座右铭(不畏浮云遮望眼)
王安石的座右铭(不畏浮云遮望眼)阵阵轰鸣的爆竹声中,旧的一年已经过去;和暖的春风吹来了新年,人们欢乐地畅饮着新酿的屠苏酒。初升的太阳照耀着千家万户,他们都忙着把旧的桃符取下,换上新的桃符。 王安石这首诗充满欢快及积极向上的奋发精神,是因为他当时正出任宰相,推行新法。王安石是北宋时期著名的改革家,他在任期间,正如眼前人们把新的桃符代替旧的一样,革除旧政,施行新政。王安石对新政充满信心,所以反映到诗中就分外开朗。这首诗,正是赞美新事物的诞生如同“春风送暖”那样充满生机;“曈曈日”照着“千门万户”,这不是平常的太阳,而是新生活的开始,变法带给百姓的是一片光明。结尾一句“总把新桃换旧符”,表现了诗人对变法胜利和人民生活改善的欣慰喜悦之情。其中含有深刻哲理,指出新生事物总是要取代没落事物的这一规律。多用此诗的除旧布新的含义来赞美和歌颂新生事物。事物的发展是不停的,新的事物总是代替旧的事物。这就是本诗所蕴含的深刻哲理。千门万户曈曈日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汉族,临川(今江西抚州市临川区)人,北宋著名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改革家。庆历二年(1042年),王安石进士及第。历任扬州签判、鄞县知县、舒州通判等职,政绩显著。熙宁二年(1069年),任参知政事,次年拜相,主持变法。因守旧派反对,熙宁七年(1074年)罢相。一年后,宋神宗再次起用,旋又罢相,退居江宁。元祐元年(1086年),保守派得势,新法皆废,郁然病逝于钟山,追赠太傅。绍圣元年(1094年),获谥“文”,故世称王文公。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存世。
登飞来峰
飞来峰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
这首诗主要描写了诗人登上飞来峰顶,居高临下时的感悟,阐发了作者克服艰险后所获得的人生哲思。 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常常为琐事所羁绊,在处理具体事务的过程中也会出现偏差,而出现上述问题的根由就在于目光短浅、学识浅薄。假如能够努力学习、刻苦钻研,就能够提高自己的眼界水平,处理起具体事务时也能够得心应手,游刃有余。王安石的自信就来自于他渊博的学识和高明的见识,这就要求我们辛勤学习,努力攀登,等到登上知识的高峰时,也就不会畏惧“浮云”的干扰,可以一望千里了。
元旦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阵阵轰鸣的爆竹声中,旧的一年已经过去;和暖的春风吹来了新年,人们欢乐地畅饮着新酿的屠苏酒。初升的太阳照耀着千家万户,他们都忙着把旧的桃符取下,换上新的桃符。 王安石这首诗充满欢快及积极向上的奋发精神,是因为他当时正出任宰相,推行新法。王安石是北宋时期著名的改革家,他在任期间,正如眼前人们把新的桃符代替旧的一样,革除旧政,施行新政。王安石对新政充满信心,所以反映到诗中就分外开朗。这首诗,正是赞美新事物的诞生如同“春风送暖”那样充满生机;“曈曈日”照着“千门万户”,这不是平常的太阳,而是新生活的开始,变法带给百姓的是一片光明。结尾一句“总把新桃换旧符”,表现了诗人对变法胜利和人民生活改善的欣慰喜悦之情。其中含有深刻哲理,指出新生事物总是要取代没落事物的这一规律。多用此诗的除旧布新的含义来赞美和歌颂新生事物。事物的发展是不停的,新的事物总是代替旧的事物。这就是本诗所蕴含的深刻哲理。
题张司业诗
苏州司业诗名老,乐府皆言妙入神。
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
这是一首高度评价张籍诗歌成就的绝句。张籍诗歌具有平淡处见功底的长处,这种风格特征备受宋人的推崇。 “看似寻常最奇崛”,是说张籍的乐府表面上看起来平淡浅易,实际上则是意蕴深厚,这样的作品不是简简单单写成的,而是作者反复推敲的产物。本诗的尾联不仅适用于评价诗歌,更适用于其他事物,正因为如此,它才是超越时空得以传承的人类普遍真理。对于寻常事物,不要只看到它朴素的外表,更要看到它内部所蕴含的哲理,这就要求我们具备平中见奇、常中见异的本领。我们看待事物不能被事物的表象所蒙蔽,要深入挖掘它的内部,但这一过程却是艰辛和困难的。
(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违权请联系小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