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构化中孩子受伤家长调监控(孩子被数字化监护)
结构化中孩子受伤家长调监控(孩子被数字化监护)一条“校信通”短信引发的骗局文、图整理/广州日报记者 李光焱微信群、校讯通、防丢手环、摄像头……“尊敬的家长您好!为了方便您了解孩子在学校生活学习情况,我校推出“校信通”,请您点击下载……”时值开学季,市民余女士收到这样一条短信,短信里带来网址链接。虽然她稍有疑虑,但因为孩子刚上学想多了解下,还是点击链接了。然而,这是一个骗子网址,点击之时病毒已被下载安装,最终余女士的手机银行、手机钱包被盗用……一方面是骗子“太高明”,另一方面亦不得不承认,家长们太心急——学校、家长之间已有多个沟通平台,还是想全方位了解孩子在校状况。广州日报记者更了解到,有的幼儿园,甚至装上了摄像头,家长可以实时“监控”孩子在校的活动。开学季来临,微信群、校讯通、定位手环、儿童手机……生活在数字化时代,孩子真的需要如此看护吗?
小孩从小就开始接触电子产品。
不少家长十分关注孩子在学校的情况。
家长与老师会利用校讯通、微信群等沟通。
开学礼上,家长都会用手机拍摄孩子。
微信群、校讯通、防丢手环、摄像头……
“尊敬的家长您好!为了方便您了解孩子在学校生活学习情况,我校推出“校信通”,请您点击下载……”时值开学季,市民余女士收到这样一条短信,短信里带来网址链接。虽然她稍有疑虑,但因为孩子刚上学想多了解下,还是点击链接了。然而,这是一个骗子网址,点击之时病毒已被下载安装,最终余女士的手机银行、手机钱包被盗用……
一方面是骗子“太高明”,另一方面亦不得不承认,家长们太心急——学校、家长之间已有多个沟通平台,还是想全方位了解孩子在校状况。广州日报记者更了解到,有的幼儿园,甚至装上了摄像头,家长可以实时“监控”孩子在校的活动。开学季来临,微信群、校讯通、定位手环、儿童手机……生活在数字化时代,孩子真的需要如此看护吗?
文、图整理/广州日报记者 李光焱
一条“校信通”短信引发的骗局
据余女士表示,她收到陌生手机号码发来带网址链接、需要安装下载“校信通”的短信时,也犹豫过。她称,学校和家长之间已经有QQ群、微信群等多个沟通平台,但以为“校信通”是个统一平台,所以还是点击了网址链接。其竟与运营商的“校讯通”只是一字之差,在点击网址后,手机“自动”安装了一个App。余女士发现不对,于是删除。而随后她的手机不断收到携程、微信支付、顺手付等的短信验证码、支付码等信息。信息还显示,她注册了某个金融平台。最终,余女士被盗走了4000元。
“一方面是骗子抓住了家长的心理,迫切想了解孩子在学校的情况;另外,同名的‘校讯通’业务确实是许多学校和运营商合作,并具有一定知名度,因而骗局比较容易得逞。”广州一位不愿具名的教育工作者说。
广州日报记者了解到,类似于校讯通的家校互动平台,多通过学校要求家长启用,然后通过相关运营商开通,一般收取6元/月的功能费或50元/年的使用费。“其实就是一个业务,用户可以选择开通或取消,而且在正式开通收费前还会以短信方式向用户‘二次确认’,用户也可以拒绝。”有本地运营商人士称,强制开通、强制收费、用户取消难的情形,已经不再。
日前,广东省教育厅厅长罗伟其做客“民声热线”时坦言,“校讯通”类平台并非教育部门要求一定要配的,“我们没有这个规定,完全是各个学校和电信部门的合作去开展的。”他说,省教育厅从来没有出过文件,也从来没有说过要用“校讯通”去安排课程和安排作业。
无处不在的“数字化包围”
前述教育工作者表示,家长被一条“校信通”短信骗,背后还有更深层的原因:过度关注孩子在校的一切,在QQ群、微信群之外,还有校讯通,还要定位手环、防丢手环、儿童手机等各种数码设备,以期全方位了解孩子的一举一动。
事实上,更夸张的事情不是没有。母婴垂直跨境电商蜜芽公关总监Grace告诉记者,她朋友的孩子上幼儿园,在教室安装了摄像头,系统接入家长手机,家长可以随时随地了解孩子的情况。市民韩先生表示,暑假期间他购买了小型摄像头安装在家里,出差在外也可以随时看看孩子在做什么。
“我担心孩子在家的安全,也想看看他是否做了作业。”韩先生如此说道。也正因为此,此前,奇虎360、小米等推出的小型摄像头、定位手环等,并且销量远高于成人用的智能手表、手环等硬件。
回顾现在,一个小孩子刚出生时,就有智能尿裤帮忙,一旦撒尿,父母手机上就会显示,方便父母处理;稍大,给TA一个类似于“Mommy I'm here 妈妈我在这”防走失报警器;上幼儿园,可以用定位手环、教室装上摄像头、建立Q群、微信群;上小学之后,可用的电子产品就更多了,儿童手机、健康手环、微信群、校讯通、各种App……总之,孩子喝水、吃饭、睡觉、玩游戏、上课、做作业等一切尽在家长掌握之中。
然而,移动互联时代,如此立体化、全方位的数字化包围,真的就是家长陪伴孩子成长的标配?这样到底是满足了家长的“窥探欲”,还是更有利于孩子成长?而在家长、孩子、老师三者关系中,如此细微、体贴的数字化包围,没有人感到累吗?
支持
数字化平台多
都是方便家长
“作为家长,谁都希望多了解孩子在学校的情况。每天通过校讯通收到的短信,都是老师要求的重点,一目了然,相比QQ群、微信群要简单。”东风东路小学学生家长马先生告诉记者,尽管同时有多个沟通平台,但微信群消息太频繁,容易造成刷屏,导致老师交代的重点内容被淹没了。
广州一所初中的老师小茜(化名)则告诉记者,班主任要通过校讯通、微信群、QQ群等随时报告孩子的情况。相比QQ群、微信群得自行付流量费,老师的校讯通属于免费使用,还能够获得一些话费充值优惠。另外,校讯通一方面可以在手机和PC上操作,还具有反馈功能发出的短信能自动统计谁看到了,然后只需个别打电话、发微信通知家长即可。
事实上,记者随机采访了解到,不止一个小学生家长表示可以使用校讯通平台,只要这一平台可以自行加入、自行取消。
广东移动方面表示,“校讯通”是中国移动的自有业务,目前已经升级为“和教育”。如果用户不再需要该项服务,两种方式都可以足不出户办理退订:一是发送短信“0000”到10086,按照短信指引取消业务;二是拨打10086,由中国移动客服人员协助取消业务。
反对
过度关注
加剧相互之间紧张感
在Grace看来,家长利用各种数字化平台来“武装自己”,的确是对孩子过度关心了。她认为,看到手机里连绵不绝的信息,其实加剧了紧张感。“我的一个闺蜜,孩子刚上学,看到老师在微信群里发的小朋友照片很少见到自己孩子,心里就开始不太舒服,要跟我吐槽。”她笑言,小时候父母连手机都没有,不是照样快乐成长。
采访中,不止一个家长坦言,各种群里会发现家长有“攀比之风”——哪个孩子被表扬得多,哪个孩子父母又如何如何。有些家长则认为,总觉得孩子们需要时刻呵护,其实是数字化包围制造了一种假象。Grace称,包围孩子的数码设备,放大了生活细节,令老师、家长都疲惫。而孩子一举一动都在监管下,究竟对健全的人格成长有无益处呢?
武汉大学哲学学院副教授周玄毅就表示,科技进步,直接交流的成本较低了,但必要性也降低了。家长看似时刻呵护孩子,却很难花时间与孩子在放学后亲密接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