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古人书信用语大全(读古人书信学微信礼仪)

古人书信用语大全(读古人书信学微信礼仪)上面说的还是相对“正式”的微信使用场景,在大多数情况下,我们在微信里使用的语言很混乱。有些人是既不说话也不打字,一个一个地给你发表情图片,可是每个表情具体代表的是什么含义?比如“微笑”这个表情,在老一辈那里是表达善意,在年轻人这里就成了嘲讽。而“裂开”这个表情所表达的含义,连年轻人都没法给出统一的标准。还有,先说什么,后说什么,有时候比具体说了什么还要重要,也就是表达的格式问题,这在今天也没有统一的规则了。好像只有发红包是信息明确的。 今天有不少关于使用微信方法的分享,内容都很不错,但是推行起来有一个现实的困难:礼仪和语言一样,基于普遍的同意,否则就没法被公众识别,这种统一礼仪规则的权力在谁手上?肯定是不在平台开发商手上,只能在漫长的时间里默会和沉淀。 就算我们觉得自己写得像那么回事儿了,也没有必要写。王力先生是中国现代语言学的奠基人之一,过去的大学古汉语教材都是他编的,他警告学生:“你给

古人书信用语大全(读古人书信学微信礼仪)(1)

每一次在电脑屏幕上打出中文字的时候,我心中就会泛起莫名的恐惧;最近我终于意识到了,我是怕自己说了什么“不好的话”,被人误解。有位大学古代文学专业的教授发了一条半文不白的朋友圈,又被学校转载出来,引发了全网群嘲。这个事件牵涉无数人生活的窘境,还涉及到一个活生生人类的死亡。我和其他很多“少数派”一样,有意等它过去一段时间,围观者散去了,讨论的情绪不那么激动了再来说。最近贾行家老师在他的专栏里提到了这件事,也给了我勇气,从文字的角度再谈这件事。

我在这里就不贴朱刚教授悼念校友的原文了,因为那段文字确实不好,我们普通人即使不懂语文,也知道说一句话至少应该语义通顺,从那段文字里,我实在看不出作者想要表达的含义,这是不用辩护的,我们起码不能放弃自己对阅读的基本判断力。

那么,中文系教授写出这么不明不白的“古文”,是不是证明他的学术水平很低劣?文学学者的专业水平和个人的文字表达能力当然有紧密的联系,但是也不完全等同。朱刚教授有一本讲义集结成的书:《苏轼十讲》,在豆瓣上的评分很高,还获得过奖项。我们就算怀疑大学教授的治学水平,总不能把那么多读者都当成傻瓜,反过来说,一位能把文章写得很漂亮的作家,在文学研究上也可能是不在行的。正如和菜头老师在评价《苏轼十讲》所提到的:“有些人就是执意要把别人想象成灭霸。”冷静下来想象,这样的人可能比不学无术的大学教授对我们更有害,更何况当事人肚子里的墨水肯定比你我多。

古人书信用语大全(读古人书信学微信礼仪)(2)

我们难免会想到这个问题:现代人该不该写文言?中国人对学科知识有一种功利的态度,翻一翻课本,就希望里面的知识能马上换成账户里的钱。古文大家张中行在他的《文言和白话》中已经解答过这个问题,简单来说就是:不要写,很难写到合格的标准。我们也不必为自己没有“继承中华文脉”而感到羞愧,据说《三国演义》中模仿刘备写的信,也不符合汉代的标准。这是几代中国语言学家的共识。

就算我们觉得自己写得像那么回事儿了,也没有必要写。王力先生是中国现代语言学的奠基人之一,过去的大学古汉语教材都是他编的,他警告学生:“你给我写信用文言,写得不错,但是你敢在试卷里这么写,我就不录取你!”他认为当代人学文言是出于知识和审美,不是为了使用。贾行家老师说:想表达现代思想,不能离开现代词汇和外来语,当代人写的所谓文言,难免要夹杂现代的词汇和语法,那种文言只显得丑,并不显得美,不能叫古文,只能叫“怪文”,因为这种语言从来没有存在过。

我们不是专家,不需要学写文言,但古文或许能给我们如今的困境提供一些启示。什么困境呢?就是微信朋友圈:朱刚教授的文字,最早是在他的朋友圈里得到传播的,也正是因为这段文字“冒犯”了很多人,才会最终引发舆论的轰动。

那,什么行为是“冒犯”的呢?应该就是用语“不礼貌”吧?就我本人而言,我实在是搞不清楚使用微信的礼仪,这个困惑的背后:是我搞不清楚我自己在微信上和别人是什么关系。这种困惑从加微信的那一刻就开始了。我听人抱怨别人对他不尊重,因为没有过来加他的微信,可是也有人觉得贸然加微信才是打扰。还有,发文字和发语音,到底哪个更礼貌?我个人觉得是发文字,但有人觉得用带感情的语音将事情说明白,更显得自己真诚。聊天就这样陷入了尴尬的处境。

今天有不少关于使用微信方法的分享,内容都很不错,但是推行起来有一个现实的困难:礼仪和语言一样,基于普遍的同意,否则就没法被公众识别,这种统一礼仪规则的权力在谁手上?肯定是不在平台开发商手上,只能在漫长的时间里默会和沉淀。

上面说的还是相对“正式”的微信使用场景,在大多数情况下,我们在微信里使用的语言很混乱。有些人是既不说话也不打字,一个一个地给你发表情图片,可是每个表情具体代表的是什么含义?比如“微笑”这个表情,在老一辈那里是表达善意,在年轻人这里就成了嘲讽。而“裂开”这个表情所表达的含义,连年轻人都没法给出统一的标准。还有,先说什么,后说什么,有时候比具体说了什么还要重要,也就是表达的格式问题,这在今天也没有统一的规则了。好像只有发红包是信息明确的。

对于这些问题,我和贾行家老师的感受一样,是因为通信技术发展得太快,文化礼仪没有跟上。我们看古人的信件,就算看不懂,也觉得他们的通信质量很高,有严肃成体系的交流规则。假如你的表达方式曾导致他人的误解,不妨从古人那里学几条交流的规则:

第一个规则就是表达要有格式。想象一下,一个你微信上不知道什么时候加上的好友,忽然发过来一条“在吗”或者“忙吗”,你肯定觉得很厌烦:我忙不忙乃至在不在,要看你是谁,要看你想干什么?比较默认的正常格式是:问候之后做自我介绍,提示双方上一次是什么时候在什么场合见面的,如果关系比较远,还可以再提一下当时有哪些人在场,然后再说事项。

古人的通信格式更完整。开头要包含叙旧、恭维和启事三部分。叙旧就是回顾过去的交往,常用的像“十年契阔,万里暌违”,“春天一别,容易秋风”,常写信的人是不假思索,拿起来就用的。古代的车马都慢,不知道两封信之间隔了多久,这一两句表达思念的话是很有用处的,可以建立情感,启动对话关系,也有人把叙旧内容称为思慕语。写这些话要注意对方的身份,写给尊长、平辈或者是晚辈的叙旧语是完全不一样的。

叙旧之外还要祝福对方一两句,这常常被称为恭维语,社交场合不知道恭维人,不见得都能被理解成是直率,起码显得少了一个必要的格式。之后才能正式启动信件的内容,也就是启事。

比较熟悉的朋友之间,可以把叙旧、思慕和祝福混合起来用,尤其是回信,像“大札拜读,敬佩之至”,“得聆教益,如坐春风”,我举的这些例子都是普通人的通信,不是古文里的经典。

正事儿说完了之后要有结束语,包括自谦、期望和祝愿几个部分。比如“肃此布复,敬问起居”,就是说我端端正正地奉上回信,恭敬地问候您起居安康。还是要注意符合双方的身份和关系。

懂得表达的格式,至少可以让你少“被坑”。王力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写过一篇杂文,抱怨当时的年轻人就已经不会写信了,在最后写“希望你一定答复我的信,切切!”切切是过去官方向老老百姓发布命令的话,也许妻子命令丈夫也可以吧,反正是让老先生很不高兴。假如你不懂这个格式,连别人在骂你都不知道,那就显得很迟钝了。

第二个要注意的规则是称谓。在官场上,从公文中的称谓里,能观察到很多动向。单说民间传统,复杂的民间称谓系统是和森严的差序格局互为表里的,也是错不得的。家人之间,称呼长辈的规则不用说了,今天的人也不至于忘了;过去的长辈写信给晚辈,如果不是直系的祖父母、父母,为了表示礼仪,也常常不直接称呼姓名,而是用排行加关系来称呼,比如“三侄儿”、“四弟妹”。

说话前加称谓是值得强调一下的。贾行家老师的专栏就提到一件事:一位五六十岁的老大姐把东西落在了快递站,快递小哥给她发了三条“回来”“东西没拿”“没走太远吧,要不我给你送去。”这个小伙子的心肯定是好的,但表达方式显然有问题,让人听起来很不舒服,没大没小。

到我这一代,很多人已经是连我这一代,已经是连“舅舅”和“小舅子”都分不清了。但在工作学习中,我们还是要注意随着称谓建立起来的对话关系:先根据关系来定称呼,再根据称呼来定对话的基调。得到的文稿里第二人称用“你”而不用“您”,是经过斟酌的。

古人写信,称谓之后要接敬语,像父母大人就是“膝下”“膝前”,前辈老师后面跟的是“函丈”“尊右”,长辈给晚辈写信可以写“入目”“知悉”,就是我说你听的意思了。

比较有意思的是我们今天看繁体竖排的古代信件,有一个叫“抬头”的格式规则,写信人提到收信人或者收信人的长辈亲属,要另起一行,抬高到比正文高一个字甚至两个字的位置。相应的,有人会在自称的时候把自己的名字写小一些,但是写自己的父母是不能自谦的,前面要空一格。

你说这是繁文缛礼吗?它也让人们保持着一种心理和情感上的交流秩序。我们今天用不着死守这些规矩,但是可以借鉴它们的规则和逻辑,套用起来起码也不会出大错。彻底自由地交流,意味着不依靠任何固定化的价值观,还真不是谁都能把握的。看看社交媒体上那些见头不见尾的骂战,我们大概能理解:繁文缛节可能不能锦上添花,但不懂某些规矩就很容易火上浇油。

我们应当注意的第三个规则,是我们自己经常使用的词汇和常用语。那位教授的那条朋友圈给我们的教训就是:在交流的时候,比起显露才能和性格,做到用词准确,表意明白,把歧义和误解降到最低更重要。他在谈论凶杀案的受害者的时候用了一个“求仁得仁”,你说这到底是用错了,还是另有所指,承认哪个都不合适,反正是不如直接说“我对此感到非常遗憾”既简便又得体。

不要说用错了,用词不准都会让对方困扰,比如“您的来信颇为精彩,让我获益匪浅”这句话,算是恭维吧?然而“颇”的本意不是“非常”,而是“稍微”,“颇为精彩”也就是“勉强还不错”。马上要开奥运会了,估计很多人还会说“发挥出最好水平”,严格地说,水平是平的,不能和“最好”连用的。你别嫌我事儿多,假如你是真心赞美一个人,却不小心用了让对方觉得是暗讽的话,那就该后悔了。

在基于广泛同意的通信礼仪还没有建立之前,我们先从关系、格式和规则这三个角度,为自己建立一个基本的表达结构。

贾行家老师说,他最害怕的不是写稿用词贫乏,而是时常没有用对,没用到希望的效果,于是他总想就着一本字典一个个字斟酌再下笔。我与贾行家老师心意相通,但对文字的把握能力,我是远不及他的。在这篇文章里,凡是能贾行家老师观点的句子,我几乎都是原封不动摘抄了下来,希望这种行为不至于冒犯贾行家老师,不至于羞辱读到这篇文章的各位。


公众号:书生小企鹅

参考资料:《贾行家·文化参考 228沟通困境:古人有什么通信规则》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