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再读红楼经典(再读红楼故事感慨尘世纷繁)

再读红楼经典(再读红楼故事感慨尘世纷繁)


再读红楼经典(再读红楼故事感慨尘世纷繁)(1)

在儿时的记忆中,由于父母坚持“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恰又赶上跳“农门”的大好时机,我也自然的成了时代的牺牲品。我“足不出户,话不高声,行不乱走”,只好整天与书为伴。其中,最吸引我的可能要数《红楼梦》啦!

再读红楼经典(再读红楼故事感慨尘世纷繁)(2)

《红楼梦》是我儿时的朋友,是我的知己。失落时,我读她;无聊时,我读她;没人玩和失意时,我还是读她。我并不是那么爱读书的孩子,只因为她是我心灵受伤时最好的慰藉。我读不懂其中的酸、甜、苦、辣,更读不懂其中的世态炎凉,更别说千古传诵的感人的爱情故事。孩子眼中看到的只是贾府的风光,贾家的奢华,满眼羡慕的是小姐丫鬟们穿着的绫罗绸缎,佩戴的金银钗环,服饰的考究,生活的奢靡。仅“凤辣子初见林黛玉”那一段,凤辣子出场时的服饰让我羡慕了好长时间,也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当然《刘姥姥进大观园》那一章,我更是看了又看,刘姥姥虽是乡村老妇,却在大观园中左右逢源。最可叹的是各房随意的一点点的赏赐,乡下人家可能是几年的口粮。儿时的我只知道羡慕刘姥姥有一门富亲戚,而哀叹自己没有贵人相助,甚至梦想我也能不读书而有所获,我不知道“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更不知道“读书使人明智,读书使人聪慧”。“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哪!

再读红楼经典(再读红楼故事感慨尘世纷繁)(3)

二十年后,如愿以偿,我放下卷起的裤角上了岸,做了一名父母眼中的城里人。整日的忙碌,事业家庭的双重压力,我不在有时间追逐“凤辣子”的衣裙,也没时间同情林黛玉的眼泪,更不关心贾宝玉到底是娶了谁?整日在家、校、马路上穿梭,仅有的一点休息时间也牺牲在电脑上。漫长暑假企图重温一下儿时的记忆,才猛然发现时过境迁,世是人非。原有的记忆不见了,出现在我眼前的是封建贵族阶级的无耻、堕落、虚伪、欺诈、贪婪、腐朽和罪恶。

再读红楼经典(再读红楼故事感慨尘世纷繁)(4)

对于素来爱看大团圆结局的中国读者来说,高鹗这个悲剧结局不能不说是一种挑战。塞翁失马,焉之非福?对于黛玉这样一个脆弱的封建少女来说,死,是她的解脱,是她所有悲剧的终结,是她的幸福。或许他们两个人都是浪漫的人,浪漫的人天生就不该相遇,因为生活不是浪漫,生活会将浪漫消磨得一干二净,最终,红玫瑰变成了墙上的蚊子血,白玫瑰成了胸口粘着的白米饭。我们现实生活不是好的例子吗?特别是物欲横流的今天,要爱情更要面包。有时浪漫在最美的时候画上句号,在彼此的心中,留下幸福的回忆,不失为一件好事。

再读红楼经典(再读红楼故事感慨尘世纷繁)(5)

读完这本书后,我不禁潸然泪下,这部小说的悲凉结局和它之中蕴涵着的封建社会独有的苍凉和无奈。都是我所不能接受的,权利有什么用?金钱亦有何用?都是身外之物,生不带来死不带去的。可又有几人能真正明白其中的奥妙。严监生不是到死还记挂着那两根灯芯吗?

再读红楼经典(再读红楼故事感慨尘世纷繁)(6)

思量过后,捧起《红楼梦》再次感受,却觉得书中已没有尔虞我诈,各自算计的大观园里仿佛总是春天,最初的暖意,最纯的感动,最无邪的诗情,风露清愁,衡芷芳菲。一曲红楼千人唱,佳偶美眷自凋零。是喜 是忧 是聚 是散自有后人评论。她,孕育着狂热的内涵;她 传承着深刻的思想;它她透散着醉人的感伤……

再读红楼经典(再读红楼故事感慨尘世纷繁)(7)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