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圈3000会被限制查看(微信有3000以上好友发朋友圈会被屏蔽)
朋友圈3000会被限制查看(微信有3000以上好友发朋友圈会被屏蔽)其实官方是不会把屏蔽规则公示的, 但做互联网这么些年,结合各平台的规则,其实都是大同小异,例如百度搜索、淘宝权重之间的规则可以说完全一致,懂seo规则的人淘宝的标题优化就不会差,你会sem 那你直通车开的就会稳当。但无论哪种,其实都是围绕用户体验这一个基点的。微信屏蔽的规则但15年至18年微商的介入大幅度的降低了朋友圈的质量,一度变成了大家口中的“卖货圈”,越来越多的人选择不刷圈也不爱发圈了。但2019年社交网络行业报告显示,不是所有人都减少发朋友圈了,还有30.6%的人,因为工作需要,发了更多的朋友圈..随着“私域流量”的“走红”,朋友圈更多的是营销广告而不再是朋友之间的问候,这降低了微信使用的粘性。站在微信的角度,这种被广告沦陷、病毒一样的各种求赞链接满屏现象,是不愿意看到的,也肯定不予支持的。所以屏蔽一些重复率高的广告或一些带骗局的内容也是一种解决用户体验 的方式...
前段时间微信迎来了史上最大规模的封号,微商和做号党损失惨重。很多微信营销的人开始研究规律、避免踩雷,于是营销圈子里又流传了另一个消息---“微信好友3000以上的就会被屏蔽”,这是不是yao言呢?
可好的三个私人微信都是超过3000人的,在屏蔽这事上我想我是有发言权的。有时候工作上的一些通知我不习惯群发就会以朋友圈形式分组发圈,但小伙伴经常说看不到我的动态,当然这并不是每一条都这样,这种屏蔽是选择性的。事实证明这屏蔽是存在的,不是谣言。
那为什么微信好友3000以上就会被屏蔽?
自从有了微信,它能帮助我们打造积极的形象,每个人都能在朋友圈中打造别人眼中最完美的自己,这种人性的心理需求成就了朋友圈的火爆。
但15年至18年微商的介入大幅度的降低了朋友圈的质量,一度变成了大家口中的“卖货圈”,越来越多的人选择不刷圈也不爱发圈了。
但2019年社交网络行业报告显示,不是所有人都减少发朋友圈了,还有30.6%的人,因为工作需要,发了更多的朋友圈..随着“私域流量”的“走红”,朋友圈更多的是营销广告而不再是朋友之间的问候,这降低了微信使用的粘性。
站在微信的角度,这种被广告沦陷、病毒一样的各种求赞链接满屏现象,是不愿意看到的,也肯定不予支持的。所以屏蔽一些重复率高的广告或一些带骗局的内容也是一种解决用户体验 的方式...
微信屏蔽的规则
其实官方是不会把屏蔽规则公示的, 但做互联网这么些年,结合各平台的规则,其实都是大同小异,例如百度搜索、淘宝权重之间的规则可以说完全一致,懂seo规则的人淘宝的标题优化就不会差,你会sem 那你直通车开的就会稳当。但无论哪种,其实都是围绕用户体验这一个基点的。
微信账号也是有“权重”的,做过短视频的都知道 ,抖音快手号都是分权重的,账号的权重决定平台对你的推广范围,所以,对于朋友圈的的屏蔽机制,会衡量微信账号的权重。
下面以自己的经验给大家一个参考,对照着自己平时发圈的习惯
微信降权规则
1、如果几十个人在朋友圈短时间内同时转发一条信息,就会被降权,内容会遭到屏蔽。内容敏感会导致封号。
2、微信好友在3000人以上就会降权50%、内容带有红包、支付、交易、账号等字样的不一定会封号,但一定会被降权。
4、80%的微信商城、微商城、微店…。其实是被朋友圈100%屏蔽的,可以转发,但看到的人为0。
5、系统会识别微信朋友圈广告、图片多的也会被屏蔽。
如何防止被屏蔽?
我个人认为最安全的方式是好友数到2000多好友就换个号,或是清理现有的僵尸粉,本来粉丝并不是越多越好,是要精准 质量
1、尽量不要同一时间批量发同样的朋友圈,发朋友圈也尽量不要选择相同的图片,这非常容易被微信识别成“同质化内容”;
2、凡是相同的文字均要修改后再发出,相同的图片必须做一些小的改动(比如剪裁)或者替换图片;
3、改变相同的 MD5 校验码,避免腾讯监控;
4、朋友圈内容一些关键词和频率以及二维码链接之类的要尽量少发。
5、新加的好友都相互聊上一两句,提升“亲密度”。
6、对好友进行分类标签,发圈的时候定向发,到达率相对高一些。
此外,还有其他多种方式可以减少被识别成“同质化内容”的风险,但原理都是相通的, 平时发内容的时候记得规避就好,你是否有所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