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你体验不一样的年味(谁说如今的年味儿渐渐淡了)
带你体验不一样的年味(谁说如今的年味儿渐渐淡了)陶然亭厂甸庙会(民俗活动区)以及中山公园迎春书画展、中国园林博物馆剪纸精品展、玉渊潭公园德化白瓷雕塑艺术精品展、紫竹院公园精品白瓷、青瓷展等也都将于春节期间拉开帷幕。各类迎春精品花卉展览是历年春节游园的最大亮点,游客能欣赏到北京“最早的春花美景”。今年,北京植物园第13届春节兰花展中,洋兰、国兰同时亮相,六大主题展区以不同风格展现洋兰的绚烂多彩,其中不乏珍藏精品;中山公园唐花坞内杜鹃、迎春、碧桃等反季节花卉展如约亮相,颐和园也特别增加了玉兰、牡丹、桂花等皇家园林特色花卉。这两天,各大公园已经陆续开始环境布置,随处可见的大红灯笼、生肖年画、祈福牌示、中国结、彩旗等传统元素使公园年味儿十足。据了解,鸡年春节游园会分为游园纳祥祈福、迎春新年礼物、名园文化展览、精品花卉贺岁四大类,同期还将举办第三届北京市属公园冰雪游园会。春节游园活动多达25项。今年,天坛公园“神乐之旅”雅乐展演、“福满香山”登高
过了小年,春节的脚步更近了。冬季的北京城裹着寒意,却挡不住年味儿的悄然而来。谁说如今的年味儿渐渐淡了,用心捕捉,年味儿就在身边:年味儿藏在点缀着灯笼、贴满福字的街景里,年味儿藏在热闹的公园迎春活动气氛中,年味儿是家里的温馨布置,年味儿是一张张笑意满满的全家福……
公园里面游“年味儿”
发现地:公园
近年来,到景山公园迎接新年曙光、到北海公园请福敲钟、到香山公园登高祈福等,逐渐形成了北京公园春节文化和冬季特色的游园项目。
这两天,各大公园已经陆续开始环境布置,随处可见的大红灯笼、生肖年画、祈福牌示、中国结、彩旗等传统元素使公园年味儿十足。据了解,鸡年春节游园会分为游园纳祥祈福、迎春新年礼物、名园文化展览、精品花卉贺岁四大类,同期还将举办第三届北京市属公园冰雪游园会。春节游园活动多达25项。
今年,天坛公园“神乐之旅”雅乐展演、“福满香山”登高祈福会、景山公园“春·纳福”活动等北京历史名园祈福活动丰富多彩。北京动物园将办“鸡年生肖游园会”,陪伴市民家庭科普娱乐过大年,雉鸡苑的饲养员将专门讲解与鸡相关的动物小知识等。香山公园在香炉峰顶布置了一幅大型“雄鸡唱响”生肖画布,从山脚下就能感受到辞旧迎新的氛围。
首版“公园年货”将在春节期间亮相。如颐和园首次推出了“春节福包”,祥和喜庆的春联、福字、窗花等一应俱全,福寿文化元素充分融入;景山公园设计了以鸡为主题的“新春福印”,游客可免费加盖印章。
各类迎春精品花卉展览是历年春节游园的最大亮点,游客能欣赏到北京“最早的春花美景”。今年,北京植物园第13届春节兰花展中,洋兰、国兰同时亮相,六大主题展区以不同风格展现洋兰的绚烂多彩,其中不乏珍藏精品;中山公园唐花坞内杜鹃、迎春、碧桃等反季节花卉展如约亮相,颐和园也特别增加了玉兰、牡丹、桂花等皇家园林特色花卉。
陶然亭厂甸庙会(民俗活动区)以及中山公园迎春书画展、中国园林博物馆剪纸精品展、玉渊潭公园德化白瓷雕塑艺术精品展、紫竹院公园精品白瓷、青瓷展等也都将于春节期间拉开帷幕。
北京市公园管理中心主任助理、服务处处长王鹏训表示,今年在保留公园春节传统活动的基础上,突出了各大公园的生态特色和历史文化,体现了许多历史典故和春节文化的原真性,集民俗、健身、赏景于一身,提高了市民游客的参与性。
街头巷尾挂年味儿?
发现地:大街小巷
春节临近,过年的氛围越来越浓,大家小巷悬挂的灯笼和中国结已将浓浓的年味儿展露无遗。记者从北京市城市管理委员会获悉,2017年北京春节全市景观布置正在展开。
2017年春节全市景观布置以“欢乐祥和、喜庆热烈”为主题。市政市容委市容景观处负责人介绍,今年春节景观在全市普遍布置的基础上,突出做好“五横、九纵、十区、多点”的景观布置。“五横”是指长安街及其延长线、两广路及其延长线、朝阜路及其延长线、平安大街及其延长线、前三门大街;“九纵”是指西单南北大街及其延长线、东单南北大街及其延长线、中轴路、南北长街、府右街、正义路、台基厂大街、三里河路、中关村大街;“十区”是指新城建成区;“多点”是指公园庙会、旅游景区、机场车站、公交枢纽、商业场所等,打造主次分明、布局合理、气氛热烈的景观布置效果。
据北京市城管委统计,全市将布置各式灯笼、中国结及其他装饰、灯饰共计17万余个,树挂彩灯110万米,夜景灯带30万平米,硬质宣传490余处,景观小品150多处。
其中,天安门城楼悬挂红灯笼,广场及周边建筑插挂红旗,开启松树彩灯等景观照明设施。长安街建国门桥至东单、西单至复兴门桥之间道路两侧路灯灯杆悬挂中国结灯饰,东单至西单之间(除南池子至南长街段)道路两侧华灯灯杆悬挂灯笼灯饰。
此外,北京站、北京西站对站内及周边公共区域进行布置,做好春节“一离一抵”期间节庆氛围的营造;11家市属公园和中国园林博物馆结合花展、庙会、冰雪活动等重点文化活动做好春节景观布置。
北京各区景观布置各具特色,利用中国红、传统纹样、吉祥图案等传统文化元素,通过灯笼、中国结、装饰小品、盆景插花、景观照明等形式,打造各具特色的春节景观。同时,加大了声光电等科技手段的利用力度,重点突出了夜景的营造,形成交相辉映、流光溢彩的昼夜城市景观,为城市增添喜庆热闹的年味儿。
年宵花里飘年味儿
发现地:花卉市场
时下又到了市民选购迎春年宵花的时候,记者从北京市园林绿化局获悉,今年将有上千万盆年宵花投入市场,其中北京自产花卉约有450万盆,主打中小型花卉品种,价格与往年基本持平。
据悉,今年的年宵花花卉市场中,以蝴蝶兰、多肉植物、迷你月季、丽格海棠及红掌等为主的盆栽花卉,占据整体的65%以上。相比从前,凤梨、竹芋等花卉的数量有所减少,适合家庭园艺的小型盆栽花卉,如迷你月季、丽格海棠,还有近年来十分火爆的多肉植物已经成为今年年宵花卉的主要种类,约占整体生产量的40%,水培郁金香和切花等新花卉种类也开始崭露头角。据了解,今年顺义区北郎中花木中心、北京良乡花卉庄园等花卉市场也加入年宵花展。
在价格方面,今年北京花乡花木集团、北京花乡花卉市场、盛芳国际花卉总部基地、北京金源财富花卉市场、玉泉营花卉展销厅、中蔬大森林花卉市场等全市30余家大型花卉市场年宵花卉价格和去年同比基本持平,由于各市场所处位置和经营情况有所不同,花卉价格呈现或高或低的浮动。
博物馆里展“年味儿”
发现地:博物馆
寒冷的冬季,有的人愿意选择在室内活动度过新年假期,于是京城各大博物馆纷纷推出了年味儿十足的展览,让大家在馆内品味浓浓的中国年味儿。
据中国园林博物馆宣传教育部部长杨秀娟介绍,春节假期期间中国园林博物馆将邀请观众免费参与体验皇家园林农商文化活动,身临其境地品味皇家园林中世俗文化的独特魅力,来一次“买卖街”穿越之旅。
活动以皇家园林买卖街为切入点,借助清华大学郭黛教授带领的数字圆明园团队复原研究成果,并结合当代考古发掘的现场测量数据,于园博馆二层公共区域实景打造买卖街场景。
为进一步丰富观众的体验效果,现场还增加了众多为买卖街量身打造的非遗体验活动。当观众置身于360度的买卖街实景中,可以看到依据历史文献复原的广和楼茶馆、居之安笔墨店、正明斋糕点铺等。另外,观众在穿行于清代“年货大街”的同时,还能体验到极具特色的“五代皇帝”写福字活动,将满满“福气”带回家。还可以体验制作毛猴、曹氏风筝、纸艺鬃人、荷花灯等丰富多样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民俗体验活动,感受浓浓的皇家迎春气息。
同时,2017年1月20日至3月19日,首都博物馆会举办《金鸡唱晓——博物馆里过大年》展览。
据了解,此展览包含“生肖奥妙”“酉鸡有吉”和“灵禽幻化”三个部分,共展出文物九十余件,涵盖陶瓷、青铜器、玉器、绘画等多个类别,旨在通过此展览展示生肖文化的丰富内涵,为观众在过年期间提供一个感受传统文化魅力的生动平台。此外,展览中还将加入“转动生肖轮盘”“听齐爷爷讲故事”和“妙剪生花”的互动项目,使观众可以近距离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据首都博物馆党委书记白杰介绍,春节期间常设展、精品展,以及《金玉满堂——京津冀古代生活展》等贺岁展览会同时对外开放。而一系列丰富的社教活动也将为亲子家庭带来乐趣,比如在《金鸡唱晓》展厅工作人员将带领亲子观众了解生肖鸡的故事,制作传统鸡毛毽;教亲子观众用胶泥捏公鸡等。
此外,北京民俗博物馆还将在春节期间推出春节祈福活动、井陉拉花表演、唐山皮影表演、吴桥杂技表演,以及《降以瑞相 吾在其中——十二生肖文化展》等民俗文化展览。
居家布置扮年味儿
发现地:家
打造一个极具新年气息的家,满载浓郁的节日氛围,成为此时装扮家居的共同主题。春节期间,若在家中摆放一些有“年味儿”的饰品,既能烘托节日氛围,带来感官上的愉悦,又能丰富居家情调,彰显家居的个性与品位。
在玄关处悬挂一些美好寓意的新年挂饰,例如黄金刺绣双鱼吊饰、彩色绸布炮串挂饰、火红灯笼……打造进门后的第一道新年风景线,讨个鸡年如意的好彩头,象征着家庭美满、举家欢庆,更有红红火火过新年的热辣味道。中国结饰品,可以为家带来浓浓的年味儿。大家可根据自己的喜好选购,较大些的中国结悬挂于玄关处,可突显喜庆的氛围,而稍小的中国结则适合挂在室内,例如主卧可使用盘长结,儿童房选用如意结,老人房可配吉祥结等。另外,春节期间,若将中国山水花鸟水墨画、古风的镂空屏风等饱含中国特色的物件安置在家中,不但彰显大家之风范,更能给团聚时刻增添一抹复古韵味,耐人回味。
春节期间,家中的中国红寓意着来年的日子将红红火火。春节期间,大家不妨将沙发套、抱枕、桌布等布艺产品换成红色系。或者在客厅电视机旁、茶几上放置一些红色花卉或红色家居饰品,也能增添喜庆感。此外,在客厅添置一款红色长绒毛的地毯也可营造充满活力的家居氛围。
若要凸显鸡年年味儿,必然少不了应景的鸡年造型吉祥摆件。鸡年的生肖饰品也被赋予了好彩头,如闻鸡起舞、金鸡报晓等,业主可以在家中摆放一些鸡年造型的吉祥摆件,除了增添喜庆与趣味外,更有一番红火吉祥之景。
全家福里品年味儿
发现地:手机
过年就是过人气儿,每到春节,家家户户少不了拍张全家福,纪念团聚的美好时光。随着手机拍照功能不断强大,其拍照效果越来越好。小小手机已经可以取代专业相机,随时拍下家人的团聚时刻。
对于一张好的照片来说,光线、构图都是需要注意的元素。值得注意的是,闪光灯虽然在光线不足的情况下,可以进行补光拍照,不过在拍摄全家福的时候,并不适合使用闪光灯。首先,闪光灯的每次开启,如果有婴儿或小孩在场的话,极其容易伤害他们的眼睛。其次,闪光灯的使用,会使本来可能就显稍暗的室内环境呈现出前后明暗的极端,即后面的暗部细节基本就看不到了,且容易出现红眼情况。
因此,在拍摄全家福的时候应当尽量避免使用闪光灯,可以开多几盏室内灯光来满足光源,或者选择明亮的地方。
构图方面,将被拍者的头部交错排列可得出更鲜活生动的画面。拍摄时,可以想象一下,画面内每张脸跟另一张脸之间都有一条线,定位好这些线,保证不会相互交叉或处于同一水平线上。使用斜线而非柱式结构,可带上折叠椅安排一些人坐下,有人站着有人坐着,让他们在背景环境下自然摆姿势。如果手边没有道具,至少要按身高将被拍者交错排开。
拍全家福的时候,还可以把人分为几排,注意每一排的人数不要相同,利用构图学中常用的三角形构图来布局拍摄结构。可以将人物布局成三角形或倒三角形,这样的画面更加整齐舒服。
旅行也能享年味儿
发现地:旅游目的地
随着人们观念的转变,越来越多的人在春节期间选择外出旅游过年。国家旅游局数据中心预测,2017年春节将成为旅游过年史上最热的春节。
今年春节,“南下避寒”“北上赏雪”是国内游客主要流向,三亚、厦门、哈尔滨以及上海、杭州等地客流集中,美丽乡村、旅游小镇等全域旅游目的地以及精品景区、旅游度假区、主题乐园等将是热点选择。出境游方面,从旅游预订情况看,远程出境游向美国、英国、西班牙、德国、瑞士等国家和地区出游的趋势比较明显,中近程出境游像澳大利亚、新西兰、泰国、越南等国家和地区出游的趋势比较明显。港澳地区仍是周边出境游主要地区。
据记者了解,不管是国内游,还是出境游,年味儿的营造成为了众多目的地吸引客人的手段。
过年看灯会体现了浓浓的年味儿,而去古城看新春灯会,又让很多人向往。北京市民王先生告诉记者,他这两天就要动身去西安,因为第30届“唐都上元不夜城”西安城墙新春灯会已经开幕,而且大唐芙蓉园新春灯会也已亮灯,这都是吸引他们全家人去西安旅游过年的原因。据悉,本届西安城墙新春灯会为期44天,由“万邦贺岁”“河灯映彩”“儿童世界”“中华祈福”和“盛世丝路”五个主题展示区组成,造型各异的彩灯绵延于古城墙之上近2公里,游客穿梭于高低错落的花灯中,可以重温千年前上元之夜的华丽光景。
出境游方面,美国依然是不少北京市民热衷的旅游目的地。其中,洛杉矶旅游局相关负责人向记者介绍,在华人聚集的洛杉矶,人们也可以通过当地的盛大庆典、游行、庙会和购物等方式来体验正宗的中国新年。
比如,为庆祝中国的鸡年新年,洛杉矶比弗利购物中心将其中庭改造为中式许愿树造型,附上传统的春节元素,并配有鸡主题的装饰和幸运符。去洛杉矶的游客一般都不会错过环球影城,《功夫熊猫》电影的主角阿波和悍娇虎将在环球影城和游客共同迎接新年的到来。这将是这两个动画角色首次在环球影城的春节庆典中出场。游客将来到由红灯笼装饰的环球广场,遇到会说普通话的变形金刚威震天、穿着中国传统服饰的啄木鸟伍迪和薇妮、好奇乔治。游客可以找到属于自己的中国十二生肖,还能在挂满红灯笼的广场以及梅花拱门下拍照留念。广场上的灯柱将由十二生肖以及每个生肖三个最显著的特征装饰。届时,工作人员还会向前来游客提供亚洲主题的零食以及由“酉鸡”和“发财”图案装饰的点心,让世界各地的人们一起体验中国新年。
防范“节日病”找上门
过年提示
春节将至,不少人已经开始做好了回家的准备,计划满满的上班族想趁假期玩个痛快。吃大餐、远郊游、玩游戏、看电视……殊不知,每年春节期间,头晕、恶心、疲劳等“节日病”更容易找上门。业内专家提醒,春节期间不要无节制地消耗身体,应该主动防范“节日病”。
北京市卫生计生委新闻发言人高小俊近日表示,春节期间,首先要注意生活方式的调整,长假期间,人们要出外旅游、走亲访友、娱乐聚餐,容易因劳累过度、情绪激动、烟酒过量、暴饮暴食等因素,引发心脑血管疾病和胃肠道疾病。
因此,长假期间大家生活起居要有规律,尽量不要熬夜,保证充足的睡眠。患有严重慢性病的患者要注意血压、血糖等指标的监控,常备心脏急救药物,高血压患者要按时服药,保持血压稳定。
同时,也要注意过节期间的心理精神压力,不要盲目攀比,要在个人经济能力承受范围内进行消费。对独自在外工作、亲友较少,比较孤单的朋友,建议积极调整心态,利用好难得的假期,积极参加健康有益的活动。假日休息期间不宜过度兴奋劳累,以免假期结束时难以适应工作的节奏。
“每年因烟花爆竹燃放不当造成的烟花爆竹炸伤事件时有发生,请市民按照燃放烟花爆竹的规定,减少烟花燃放,降低对人体和环境的危害。”高小俊指出,如果节日期间有卫生医疗需求,可随时拨打北京市公共卫生服务热线“12320”进行咨询或投诉。
民以食为天,春节期间亲朋好友们习惯聚在一起大吃大喝,聚众酗酒时有发生,这会导致胃肠道疾病的“突袭”,甚至需要住院,得不偿失。近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发布节日提示,春节饮食要注意控制,防范“节日病”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饮食清淡,不油腻。吃得过于油腻,会导致能量过剩,加重肠胃负担,引起体重增加,甚至肠胃疾病。应选择脂肪含量低、能量低的食物,并不要过量食用。肥肉、动物内脏等应适量少吃,鱼、虾、蚌、贝等水产品脂肪低且富含优质蛋白质的食品,可以适量多吃一些。
适量为止,不过饱。注意控制食量,不要吃得过于饱胀。节日期间不同平时,饮食缺乏规律,要饮食适量,短时间内摄入太多食物、饮料等会引起胃肠功能失调。
食物多样,不单调。要注重饮食合理搭配、选择谷类、肉类、蛋类、蔬菜、水果等多样化食物,多吃水果蔬菜,少吃油炸、烧烤食物。
清淡饮品,少喝酒。水是最好的饮料,根据《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6岁以上儿童日均饮水量建议在800—1400毫升,成人在1500—1700毫升。不要喝过凉饮品,少喝或不喝含糖饮料。喝酒要适量,每天不超过低度白酒(38度)50毫升(约1两)所含的酒精量为适量,或饮用葡萄酒不超过150毫升(约1杯)、啤酒不超过450毫升(约1瓶)。
零食零吃,不为主。零食应以水果、坚果等为主。只宜零吃,不能代替正餐。炸薯片(条)等零食能量较多,应少吃或不吃。
此外,除了注意饮食外,还应经常活动,不能久坐。(来源:北京参考记者 房磊 马丽玫 刘颖 哈昊天 凌云 杨捷 整理:北京参考)
长按识别二维码关注“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