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临死前想杀谁(朱元璋听说一人被杀)
朱元璋临死前想杀谁(朱元璋听说一人被杀)本来以他那点人,就是全胜也没什么大看头,毕竟基数在那里了,但是郭德纲老师有句话说得好“不是我们有多优秀,主要是同行衬托的好”。当时昔日纵横天下的蒙古大哥,被红巾军打的一点脾气都没有,元廷之上,听到的都是负面消息,猛然间出现几场胜利,就变得特别显眼,而且人家还不是正规军。这时手上还没有正规军的察罕帖木儿,利用自己家的威望(主要是不差钱),组织起了一只私兵,当然他的目的和曹不一样,人家是真心的保家卫国。不过两人的能力倒是很相近,在他的组织之下,不光招募了一批人,还接连打了几个小胜仗。察罕帖木儿的家世非常显赫,祖上是元朝开国四杰中的木华黎,在木华黎之后,他家也一直在元廷为官,因此我们可以说,察罕帖木儿是官好几代,而且还是最顶层的那一小撮人。一般情况下,如果自己的家世这么显赫,自己可能就要“躺平”了,要不古人就不会说:“富不过三代了”。但察罕帖木儿并不是一般人,他不光没有躺平,还非常的任干,他甚至
在金庸先生的武侠名著《倚天屠龙记》中,很有御姐范的女主角赵敏,估计大家都不陌生。
不过大家可能没注意的是,赵敏只是她的汉名,其实她的全名叫敏敏特穆尔,而在这部作品中,还曾提到过他的父亲汝阳王察罕特穆尔。
一般人可能不知道的是,察罕特木儿并非完全是金庸先生杜撰,他其实是有原型的,他的原型就是元末的元廷重臣察罕帖木儿。
这个察罕帖木儿在真正的历史中,也是个非常厉害的角色,据记载,在他去世以后,朱元璋曾兴奋地说:“天下无人矣”,那么察罕帖木儿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又为何会让朱元璋说出那样的话呢?
察罕帖木儿的家世非常显赫,祖上是元朝开国四杰中的木华黎,在木华黎之后,他家也一直在元廷为官,因此我们可以说,察罕帖木儿是官好几代,而且还是最顶层的那一小撮人。
一般情况下,如果自己的家世这么显赫,自己可能就要“躺平”了,要不古人就不会说:“富不过三代了”。但察罕帖木儿并不是一般人,他不光没有躺平,还非常的任干,他甚至还曾参加了元廷的科举,由此可见,这小伙是一个非常有想法的人。
不过元朝虽然疆域辽阔,但是像察罕帖木儿这样的二般人并不多,因此到了元末的时候红巾军已经遍地都是了,而且元朝多次派人清剿红巾军,都没能获得什么显著的成效。
这时手上还没有正规军的察罕帖木儿,利用自己家的威望(主要是不差钱),组织起了一只私兵,当然他的目的和曹不一样,人家是真心的保家卫国。不过两人的能力倒是很相近,在他的组织之下,不光招募了一批人,还接连打了几个小胜仗。
本来以他那点人,就是全胜也没什么大看头,毕竟基数在那里了,但是郭德纲老师有句话说得好“不是我们有多优秀,主要是同行衬托的好”。当时昔日纵横天下的蒙古大哥,被红巾军打的一点脾气都没有,元廷之上,听到的都是负面消息,猛然间出现几场胜利,就变得特别显眼,而且人家还不是正规军。
元朝的高层一看察罕帖木儿挺给自己人长脸,于是一面对他表彰,一面给了他更大的权利,不过元廷最初的目的,可能只想把他树立成典型,因此并没有拨给他正规军。但是人家察罕帖木儿并不在意这些东西,人家有了国家的宽松政策之后,立刻开始私兵的扩编,并迅速把自己的私兵扩充到了一万余人。
熟悉军事的朋友都知道,你带领几百人打仗,和带领几千人打仗不是一个概念,而带领上万人,那又是另一个概念,古代能自己带上万人,而且还能玩的转的,几乎都是当世名将,而察罕帖木儿当时就能做到(当时北方的红巾军被他打的抬不起头),由此可见,察罕帖木儿在军事上是非常有天赋的。
据《新元史》等书记载,在察罕帖木儿仅凭自己就能痛殴红巾军以后,元朝上层对他的关注度越来越高,并开始让他掌管更多的军事力量,那么察罕帖木儿表现又如何呢?
公元1355年,淮西红巾军30万人主动攻打察罕帖木儿,察罕帖木儿被动反击之后,红巾军被追杀出去十几里地;
公元1356年,察罕帖木儿主动出击,把刘福通占据的西北几座城镇收复,元廷为了嘉奖他,接连给他升官;
公元1357年,刘福通的派李武、崔德出兵陕西,陕西原驻军不敌,向元廷求援,察罕帖木儿前去摆平,同年刘福通又派人西进甘、陕,察罕帖木儿带人急行军200里,设伏击溃刘福通的人马;
公元1358年,察罕帖木儿守河北,镇陕西,把红巾军赶出山西......察罕帖木儿这一年多次当救火队员,因而被元廷倚重,并元朝的皇帝让这个短时间内崛起的军事天才:守陕、晋、冀,抚汉、沔、荆、襄,便宜行阃外事。
此后察罕帖木儿更是频繁作战,不光扫平北境之地,还横扫中原,红巾军无人是他的对手,如果不出意外,察罕帖木儿收复南方也是迟早的事,为此各路义军都担心的要命,其中就包括朱元璋所部。
当时朱元璋虽然已经成了气候,但是他当时已经面临陈友谅和张士诚的夹击,如果再让察罕帖木儿腾出手来,那么其结果不问可知。
但是却出现了意外,当时察罕帖木儿刚刚招抚了山东的田丰、王士诚等人,志得意满地察罕帖木儿不免有点发飘,所以对待田丰、王士诚等人非常敷衍,而他又傲娇的没有注意个人防卫,最终被田丰等人趁机刺杀。
察罕帖木儿死了之后,元朝举国震动,就连元顺帝都哭得不要不要的,而根据一些书籍记载,当时不光蒙古人为他惋惜,就连中原的"妇人小儿皆为流涕"。这说明了一个什么问题呢?
这是否说明察罕帖木儿之前的胜利,除了他在军事上有天赋之外,还和他的军事作风密不可分,一般情况下,古代的领军大将,往往只管战事的胜利,所不太注重某些细节,因此往往有“贼过如梳,兵过如篦”之说。
如果察罕帖木儿也是这样的人,那么他即使死了,中原百姓也不会因此而哭泣,反而言之,他能让中原百姓为他流泪,说明他在一些细节上,应该是非常得民心的。
一个有魄力,有能力,又深得元朝皇帝信任,且军事作风过硬的察罕帖木儿,是所有义军都不愿意面对的敌人,因此当他被刺的消息传到朱元璋的耳朵里以后,朱元璋自然是欣喜若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