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起血压偏高是什么原因(血压波动的因素)
晨起血压偏高是什么原因(血压波动的因素)01生活方式干预:那么我们应该怎样做呢?由于清晨血压的升高和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的高峰在时间上的一致性,很多学者建议把清晨高血压列入心脑血管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清晨高血压对身体的损害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清晨高血压对心脏的损害首先体现在加重了心肌肥厚的进程,这主要是通过增加心脏后负荷并促进动脉血管硬化,会加重心脏的负担。清晨异常升高的血压同样可加重血管的炎症反应,进而诱导斑块的不稳定性。高血压伴过度血压晨峰患者相比无血压晨峰患者,颈动脉内膜中层增厚,尿中儿茶酚胺排出增多,炎症标志物水平明显增高。这些都会导致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
咱们在上次聊到了关于体位改变引起的血压波动,今天带大家了解一下很多人都会存在的问题,那就是早晨起来血压高,我们应该怎么办?
首先,了解一下什么叫做晨峰血压增高,目前判定方法为:起床后2h内的收缩压平均值减去夜间睡眠时收缩压最低值(夜间血压最低值前后共3次收缩压的平均值)≥35mmHg。
那么晨峰高血压会有什么危险呢?
研究表明,跟一天中的其他时间相比,6:00am~12:00am这段时间内心血管疾病发作的危险度高出40%,心脏性猝死发生的危险度高出29%,各种类型中风发生的危险度高出49%。
由于清晨血压的升高和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的高峰在时间上的一致性,很多学者建议把清晨高血压列入心脑血管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
清晨高血压对身体的损害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清晨高血压对心脏的损害首先体现在加重了心肌肥厚的进程,这主要是通过增加心脏后负荷并促进动脉血管硬化,会加重心脏的负担。
清晨异常升高的血压同样可加重血管的炎症反应,进而诱导斑块的不稳定性。高血压伴过度血压晨峰患者相比无血压晨峰患者,颈动脉内膜中层增厚,尿中儿茶酚胺排出增多,炎症标志物水平明显增高。这些都会导致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
那么我们应该怎样做呢?
01生活方式干预:
戒烟限酒,低盐膳食,避免情绪波动,保持夜间良好睡眠,晨起后继续卧床片刻、起床动作放缓,起床后避免马上进行较为剧烈的活动。
02药物治疗:
选择24h平稳降压的长效降压药可以控制清晨血压的大幅波动,并能减少因不能按时服药或漏服导致的晨峰血压增高。
此外,维持夜间血压的适度下降(杓型血压)能够有效抑制血压晨峰。非杓型或反杓型的高血压患者,可选择睡前服用长效降压药。
若有相关问题,请及时就诊,切忌自己调药,心内四科为您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