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冰河炸鱼到林中套兔(从冰河炸鱼到林中套兔)
从冰河炸鱼到林中套兔(从冰河炸鱼到林中套兔)这河南兵能干,饭量也大得惊人:我亲眼看他用部队发给战士的胶木碗吃饭,把两个胶木碗盛满高粱米饭,再把一个胶木碗扣到另一个胶木碗上,两碗并成一碗,不消一刻钟,就吃了三大碗,实际相当六碗高粱米饭,如果折成生米,这河南兵一顿就吃了近二斤高粱米饭,哇!真是吓人。我们修建的穿越大兴安岭的林区铁路东北盛产高粱,部队供应的口粮有一半是高粱米,那红白相间的圆圆的高粱米,刚一吃口感还不错,粘粘的、爽滑的,很有嚼头。我们在大兴安岭当收工回来,一群二十岁左右的士兵,饿得肚子咕咕叫,真应了现如今一句广告语:吃嘛儿嘛儿香!吃饭时狼吞虎咽,全然不顾什么“吃相”了。有个河南兵,人高马大,体力过人,在施工中敢挑重担,他一人完成的土方量相当别人的两三倍,他挑着二三百斤重的箩筐,把沙石从森林边堆货场下挑到路基上,每天往返数百趟,一双穿解放鞋的大脚把路基踩得嘎嘎响。年终评比,他第一次立了三等功,当兵头一年就破格从列兵晋升为“上等
大兴安岭的冬天
严寒的冬季,大兴安岭林区一片白雪皑皑,银装素裹。繁重的劳动与单调的伙食形成了强烈的反差。在高寒林区,冬季副食供应奇缺,要吃到新鲜肉食和蔬菜水果是很困难的。
在上个世纪六十年代,刚刚度过经济困难时期,虽然部队供应要比地方好得多,但每天摆在桌子上的饭菜就那么几样:馒头、大米饭、高粱米饭、玉米大碴饭。炒“不留客”(俄罗斯萝卜)、炒土豆丝、炒“鸡毛菜”、猪肉炖粉条。
尤其是炒土豆丝,吃得太多了,以至我从部队到地方多少年以后一看到这道菜就“反胃”。黄豆也是寒区冬天的“主打”菜,炸黄豆、炒黄豆、炒黄豆芽,上顿吃完下顿吃,吃得让人腻烦。但超强的劳动,极度的疲劳,使战士们对饭菜的选择降到了最低点,不管菜好坏,只要能吃饱就好。
东北盛产高粱,部队供应的口粮有一半是高粱米,那红白相间的圆圆的高粱米,刚一吃口感还不错,粘粘的、爽滑的,很有嚼头。
我们在大兴安岭
当收工回来,一群二十岁左右的士兵,饿得肚子咕咕叫,真应了现如今一句广告语:吃嘛儿嘛儿香!吃饭时狼吞虎咽,全然不顾什么“吃相”了。有个河南兵,人高马大,体力过人,在施工中敢挑重担,他一人完成的土方量相当别人的两三倍,他挑着二三百斤重的箩筐,把沙石从森林边堆货场下挑到路基上,每天往返数百趟,一双穿解放鞋的大脚把路基踩得嘎嘎响。年终评比,他第一次立了三等功,当兵头一年就破格从列兵晋升为“上等兵”。
我们修建的穿越大兴安岭的林区铁路
这河南兵能干,饭量也大得惊人:我亲眼看他用部队发给战士的胶木碗吃饭,把两个胶木碗盛满高粱米饭,再把一个胶木碗扣到另一个胶木碗上,两碗并成一碗,不消一刻钟,就吃了三大碗,实际相当六碗高粱米饭,如果折成生米,这河南兵一顿就吃了近二斤高粱米饭,哇!真是吓人。
那年月由于副食少,蔬菜少,主食就吃得多。那时我在连队当文书,总是与连长、指导员吃“小灶”,伙食要稍微好一些。一次连长向指导员建议,冬天鄂伦春人不是从冰河里能打鱼嘛,我们为什么不能试一试,一句话提醒了我们,如能在冰河里捕鱼,岂不可以大大改善全连的伙食吗?
冰河上的马爬犁
当时在我国东北地区除了大兴安岭的鄂伦春族外,在黑龙江的“三江平原”还生活着另一个少数民族——赫哲族。鄂伦春人冬天以狩猎为生,而赫哲族以捕鱼为生,在鄂伦春人居住的村寨里也有少量的赫哲族人。
民国初期才进入封建社会的赫哲族人,也是我国人数最少的一个民族。他们与北冰洋的爱斯基摩人生活习性相近,鱼类是不可缺少的食物之一,即使在冰天雪地的冬季,也要想方设法在冰河上捕鱼。
大兴安岭在北纬50度以北地区,南北纵横近千里。一年中,结冰期长达六七个月,冬季到处是冰雪的世界,额尔古纳河水结冰达1—— 2米,赫哲人会凿冰捕鱼,还喜欢吃生鱼片,用大鱼的鱼皮制成鱼皮衣。这种鱼皮衣制作考究,如今只能在当地的民俗博物馆和少数民族收藏家手中看到了。
大兴安岭的深秋
当时,我们去向赫哲人请教冬天凿冰捕鱼的技巧,他们说冬天是捕鱼的大好季节。捕鱼方法,既有拉网捕,又有钩钓。大拉网有十几米之长,这样大的拉网怎样下到冰河下面,需要一套熟练的技巧。我们想到在冰河里炸鱼。部队修路有的是炸药,把炸药放进酒瓶子里,连上雷管,引信,再把冰河凿洞系入炸药酒瓶,点燃或电控引信,一声闷响,冰面炸开大洞,一会儿就飘上来炸死的冷水鱼,一次收获一二十斤没问题,冰河扑鱼获得成功。
林中套兔
古老而幽静的大兴安岭,像一部天书,有那么多神奇的传说等待我们去品读、去解密。冬天的大兴安岭,像格林童话,有那么多诱人的情节和如诗的画面等待我们去翻阅、去品味。
自从有了严冬冰河捕鱼炸鱼的成功经历,不但使部队的生活有了很大改观,而且启发了战士们的思路,他们纷纷问计于路人,问计于当地的猎人和村民。
我们在冰河上架桥
当地的一位猎人告诉我们,炸鱼有什么了不起,不是还要用炸药吗?我只要用一根钢丝就能套住兔子,直说得大家眼前一亮。
冬天的大兴安岭,漫山遍野都有出来觅食的野兔子,它们跑得飞快,徒手逮,不可能;拿枪打,不等你瞄准,它早跑远了,如能用纲丝套住,不失为良策。
猎人在我们的请求下,不再卖“关子”,而要亲自表演,露一手绝活。在大兴安岭的山坡上,在雪后阳光的照耀下,白皑皑的山坡泛着耀眼的银光,我们在猎人的带领下,向原始森林的边缘地带走去。在一片白雪覆盖的青草地上,有一条断断续续的小动物留下的脚印向远方延伸而去。“看到没有,这是野兔子的足迹……”猎人指着兔子的脚印,告诉我们:“这种三个瓣的脚印,就是兔子的脚印”。
今天的阿尔山冰雪节
“ 记住,兔子只走死道,今天从这条道走进深山,明天或后天还会从这条道走下山来……如果我们在这条路上设下圈套,兔子就会自投罗网啦!”猎人的双眼看着我们,露出狡黠和神秘。眼神中充满老道、胸有成竹和经验之光。
猎人站在路边一棵松树旁,从腰中取下一段一米多长的细钢丝,把钢丝一头折成一个直径10公分左右的圆环,另一头拴死在松树的根部,让圆环呈立体状,戳在兔子踩出来的小道上。
“妥啦,等过两三天来收兔子吧!”猎人边说边比划:“看到没有,兔子下山时,它是一窜一窜往前跑的,它不知这里有圈套。当它的头部和前肢伸进套子,它就再也跑不掉了,我设计的圈套尺寸只能让它身体前半部进入,到兔腰和后腿这里较粗的部位就过不去了。它前进不行,后退不得,它越挣扎,套的越紧,这套子是活扣儿,而另一头拴在树根部是死的,所以兔子进套子就再也别想溜走了。”哇,有这么神奇的事吗!我们将信将疑。
“你们每人下一个套子试试。”在猎人的指导下,我们来了情绪,纷纷按照猎人的指点走上山去,先找兔子道,看准了让猎人确认,确认后,猎人再发给钢丝,我们按照猎人的指点如法炮制,很快就在山林中设下了十多个钢丝套子,并按照方位编了号码;如一号套子在山北坡、松树林边第九棵树下;二号套子在一号套子往里数第20棵白桦树下。这样10多个套子都有了方位和编号。
原始森林伐木的林业工人
三天后正值星期日,一大早我们就约来住在村寨里的那位猎人,一道去收兔子。我们按照编号和方位走遍了下套子的地方。由于冬天大风雪肆虐,有的套子被大雪掩埋了。所幸我们小本子上都有清楚准确的记录,按照大树的方位,一个一个的寻找,当我们用随身携带的军用小铁锹铲开积雪时,一个早已被冻僵的土黄毛皮的野兔子呈现出来,大家不约而同地叫着:“哇——”野兔子早冻成了冰坨子,腰间的钢丝死死地勒进它的皮肉之中。
接着我们又一个个地寻找,按号码搜索,这一次的套兔成果是10多个套子套住了4只兔子。“这已经不错了,记住,年年打鱼,不可能网网有鱼,同样道理,下10个套子不可能套住10只兔子,任何事情成功概率总不会百分之百。”事后,指导员帮助我们总结战况时说了这番话。
接着猎人又仔细看过我们下套子的地方,帮助我们总结没套住兔子的那些套子;有的判断失误,套子拴设之处并非兔子之道;有的套圈直径太大了,让兔子钻了过去;有的在树根部没有拴牢,让兔子带着套圈跑掉了……
冬天的雪乡
我们带着四只冻僵的野兔回到驻地,套兔初战的胜利喜悦激荡在每个人的心头。交给炊事班的野兔,经过化冻、剥皮、与猪肉罐头炖成一锅香气诱人的肉菜。猎人告诉我们兔子肉太瘦,单吃兔肉不好吃,和猪肉或牛肉一齐炖才香。
这天晚饭,我们请来了猎人一起喝老酒,吃兔肉。营区内外、兴安岭的上空、处处飘散着酒香和肉香……
在那艰苦的岁月里,我们靠山吃山,靠水吃水,不但吃到了额尔古纳河里的鲜鱼,而且吃到了大兴安岭的野兔子,用今天的话来说,这可都是原始大森林奉献的无污染绿色食品呀!
炸鱼和套兔的成功,极大地调动了战士们的积极性,每逢节假日他们或去炸鱼,或去套兔。一段时间,在营房驻地附近的山野里,总有上百只套子等待着自投罗网的野兔。每逢下大雪的时候,也是饥肠漉漉的兔子出门觅食最活跃的时候。大雪一过,我们就按照自己的编号去山林里寻找属于个人战利品的兔子,回到营房大家比谁的运气好,套的多。记得最多一次,全连带回了20多只兔子。
在那段日子里,大家都感到大兴安岭是那么慷慨,那么无私,奉献了这么多的鲜鱼、野兔美味,真该好好感谢大兴安岭,感谢造物主——神奇的大自然。
冬天的马拉爬犁
那段日子,指导我们套兔子的猎人时常光顾连队,连长、指导员送他一个绰号——“套兔王”。每次来访,连队都热情接待他——喝部队军马场自己酿制的军用酒——58度扎兰屯高粱酒。在当兵的日子里,部队除“八一”建军节这天可以敞开肚皮喝酒,其余时间士兵是不准喝酒的,有些有酒瘾的士兵想喝酒了,就用津贴托人到林区小镇去买瓶白酒,躲在炊事班的菜窖里偷偷喝酒;大凡这种时候,连长指导员就睁只眼闭只眼,假装不知道不闻不问。由于我在连部当文书,整天跟在连长指导员身边,这样陪酒的机会也就多了。
每当“套兔王”光临连队时,大家都把他当成了英雄,他也以造福连队的“能人”与大家见面。连长让我转告炊事班,加好菜,给他下酒。等连长指导员在连部帐篷里摆下酒桌,一盘盘香喷喷的菜肴就摆上了桌面:红烧肉、炒兔杂、熘兔肝、烤兔腿、鲜鱼汤…
在向“套兔王”敬酒时,我和警卫员总少不了这句话:“这是你帮助套的野兔,多吃点!”猎人每次来连队也不会空手来,他带来自己熏制的腊肉、风干黄羊腿等食品与我们一齐分享。
冬天的额尔古纳
三巡酒下肚,“套兔王”也就打开了话匣子,他讲狩猎的奇闻轶事时,往往口喷唾沫星子,眉飞色舞。当问起打黄羊的事,他说那是呼伦贝尔大草原的特产。在大兴安岭南麓的大草原上有成群的野黄羊,春夏之交,正是黄羊觅食和交配的季节,大草原上风吹草低,大批黄羊成群迁徙,飞奔腾跃,十分壮观。
部队曾邀请他去打黄羊,以改善部队的生活。那年部队出动了十几部大卡车,架着机枪,追赶着飞跑的黄羊,然后近距离的扫射,一只只黄羊就倒在了血泊之中。一次围剿活动,能收上不少黄羊,满载而归。那年因带领部队狩猎成功,部队首长还破例奖给他一支苏联造的53式步骑枪及几十发子弹。
“英雄笑谈英雄事,愚蠢之人道愚蠢”。当年的英雄,今天看来已是十足的扼杀生灵、破坏生态环境的刽子手。当年掠杀黄羊的英雄早已不知命归何方,但“英雄”讲述的故事却长久铭记心中,至今想起来心里还隐隐做痛:人类在破坏大自然的“卓著功勋”中也在一步步毁灭着自己。今天,无论在呼伦贝尔,还是在科尔沁大草原早已不见黄羊的踪影,人类再也不会品尝到鲜美的黄羊肉味,如同青海的可可西里已禁绝猎杀藏羚羊。
“套兔王”头上的光环早已变得暗淡无光,那猎杀珍稀动物的行为已永远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当我们想起当年羡慕敬仰的英雄猎人时,只能作为历史来回忆了,涌上心头的是酸楚、疼痛和自责、内疚……
冬天的野褐兔
东北物产就是丰富,困难时期也不会饿死人,到处都有能吃的东西,怪不得有那么多人都去闯关东。那些年部队生活改善了,吃饱了,吃好了,干劲更大了。
山上的野兔越来越少了,就没想到抓回当种兔繁衍,后来那些养山兔的不是都发家致富了。冰河炸鱼,林中套兔,虽暴戾天良,破坏生态,但却让我们劳累枯燥的生活有了亮色,生活得到改善,感觉到了原始大森林生活的乐趣和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