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现代派绘画(自由绘画具体派)
后现代派绘画(自由绘画具体派)吉原治良渴望融入国际前卫艺术的潮流中,在他带领下的具体派天然地具备自我推广的主动性,这样的意图一方面表现在他们从1955 年开始出版日英双语的《具体》杂志(后来还有了法语版本);另一方面,作为一个紧密合作的艺术团体,他们自我组织了多次展览,展场多为公园、剧场这样的非常规空间。吉原治良 圆 45.5 x 53.0cm 布面油画 1971 具体派成员合影 1954 年夏天,“具体艺术协会”在吉原治良的领导下成立于关西地区的芦屋市,参与是他的16 名年轻学生。作为团体的创始人、精神导师与赞助者,吉原治良选择了“具体”(Gutai)一词,以与日本当时偏爱抽象艺术的现代派区别开来。吉原治良在介绍具体派的图录前言中写道:“我们希望以一种具体的方式来呈现我们精神自由的证据,我们将上下求索,从所有类型的艺术创作当中寻找兴奋点。”日本的当代书法在战后不断地引发欧美抽象艺术家的兴趣,书法艺术家们被频频邀请参与
战后寻找身份定位的途径:具体派(Gutai)
具体艺术并不尝试改变材料的本质,也不扭曲它们的特性,而是希望创作者与材料共同升华。
——《具体艺术宣言》
二次世界大战,日本战败。战后的日本艺术面临着两个议题:一方面艺术家们拒绝再与战争时期的旧体制合作;另一方面,他们也渴求日本作为独立国家的自主性,这又意味着拒斥对欧美艺术的盲目景仰。
具体派成员合影
1954 年夏天,“具体艺术协会”在吉原治良的领导下成立于关西地区的芦屋市,参与是他的16 名年轻学生。作为团体的创始人、精神导师与赞助者,吉原治良选择了“具体”(Gutai)一词,以与日本当时偏爱抽象艺术的现代派区别开来。吉原治良在介绍具体派的图录前言中写道:“我们希望以一种具体的方式来呈现我们精神自由的证据,我们将上下求索,从所有类型的艺术创作当中寻找兴奋点。”
日本的当代书法在战后不断地引发欧美抽象艺术家的兴趣,书法艺术家们被频频邀请参与国际展览,这导致1950 年代的日本艺术界具有非常国际化的面向。吉原治良曾与1952年成立的日本前卫书法团体“墨人”(Bokujin-kai)过从甚密,他们志在打破传统规则,与本土和国际的其他领域艺术家进行对话。“墨人”的决心也深刻地感染了吉原治良,同时“墨人”出版的杂志带给吉原治良一瞥欧美同侪新作的机会,这其中包括杰克逊· 波洛克、弗兰兹· 克莱因、威廉· 德· 库宁等人。
吉原治良 圆 45.5 x 53.0cm 布面油画 1971
吉原治良渴望融入国际前卫艺术的潮流中,在他带领下的具体派天然地具备自我推广的主动性,这样的意图一方面表现在他们从1955 年开始出版日英双语的《具体》杂志(后来还有了法语版本);另一方面,作为一个紧密合作的艺术团体,他们自我组织了多次展览,展场多为公园、剧场这样的非常规空间。
1955 年,第一回具体艺术展在东京小原会馆举办,这个展览最令人印象深刻的作品莫过于白发一雄的《挑战泥土》以及村上三郎的《六个洞》。白发一雄早在1954 年就发表了用脚做出的绘画作品,在展览当中,他全身浸没在黏稠的泥巴当中翻滚扭动;村上三郎则以破坏性姿态穿过多重纸屏风,留下几个大洞。这些表现性行为重新发掘了身体的原始主义,同时又超越了西方现代主义仍旧受画布限制的绘画性姿态。
吉原治良、吉原通雄、田中敦子、一柳慧、佩姬 · 古根海姆和黛敏郎在具体美术馆前,1962
1957年,来自法国的非定形艺术(Informel)理论家米歇尔· 塔培耶(Michel Tapié)造访日本,他对战前流行的抽象艺术的几何式构图感到厌倦,这一点与具体派不谋而合,塔培耶的撰文从而成为欧美艺术界认识具体派的重要渠道。
具体派对新方法与新媒材的探索欲望与纽约抽象表现主义在1950 年代初的探索是并行的,而且他们的艺术行为早于阿伦· 卡普罗(Allan Kaprow)的“偶发艺术”,具体派艺术实验的内核,正如吉原治良在《具体派宣言》当中所说:“当物质完好无损,表露出自身特性时,就开始述说故事,甚至呐喊出声。”
霸气“大家长”吉原良治
尽管《具体艺术宣言》为具体艺术给出了深入浅出的解读,具体艺术却远远不是这部宣言所能概括的。与其说具体艺术是对某种特定形式的遵从,不如说它是对革新的追求。这种追求很大程度源自具体美术协会创办人吉原治良与成员的师徒关系。白发一雄与评论家针生一郎的对谈中提到,吉原治良对具体成员非常严格,他习惯让成员各自展示作品,然后做出批评。吉原强调:“创作需要革新,要做前无来者的事情。”具体成员上前智祐在正式加入具体派以前,就曾经一星期一至两次带作品拜访吉原治良。上前智祐2012年接受《画廊》杂志采访时说,吉原的批评有时候毫不留情,很多时候,他甚至直接责骂来者:“不要给我带这样的垃圾!”
吉原良治
一次,金山明带来一幅60×65cm的白帆布,吉原治良认为那完全没有绘画的元素,做出严厉的批评。金山明坚持只要是有长度和宽度的,都能成为绘画的原材料,在他的坚持下事件才作罢。即便如此,具体成员对这位创办人依然敬爱有加,他们作为一个派别对创新的追求,也从这种互动中日渐成熟。除了形式,吉原对于作品展出的地方也希望有突破。有一年,他看过时装秀后,一直希望在台上策划展览。但是,直到他离世也未能成行,这成为他一生未竟之志。
田中敦子 电光裙 1957
值得一提的是,尽管具体派成员经常用身体直接创作,被后世称为“行动艺术”(action art)的先驱,例如白发一雄在《挑战泥泞》中裸体在泥中打滚,田中敦子在《电气服装》中把霓虹灯与灯泡直接穿到身上,村上叁郎在1955年的具体展览上用身体冲破三层画纸等作品,然而具体宣言中却没有明确提及“行动”这一要旨。具体美学中的“行动”并不能被抽离评论,因为具体艺术所用的所有方法,都旨在体现“革新”和“体现素材”的精神,而“行动”不过是其中一种常用方法罢了。后世普遍认为具体美术精粹相等于用身体直接进行创作,实是一场误会——那不过用来体现他们对原材料的理解罢了。
田中敦子 '88(150)C 1988 Synthetic resin enamel paint on canvas 227.2 × 182 cm
不能忽略的是,田中后来大量的绘画作品,就是利用传统的画笔与画布,持续贯彻具体派的创作理念。例如,作品《工作》(1963)是一个清晰的电路系统,显示物料与现实间、人与社会间相互连接的关系。作品透过使用在科学与工业大跃进时期才出现的物料,包括:塑胶彩、合成树脂、瓷漆,从中显示了现代化的痕迹。作品也显示了上世纪70至80年代日本大都市的科技发展,展示大版道顿堀地区的面貌——当地也是田中敦子的故乡。
上前智祐 Untitled Oil on canvas 54.5 × 45.8 cm
60年代,上前智祐发明了一种稠密的风格,以长形、快促、厚涂的笔触在画布上一层又一层地创作,这种风格充分展示在作品《无题》(1963)中。汹涌而至的长条型笔触是上前智祐独特的艺术语言,使他的视觉图案更具感染力。逐渐地,行动本身盖过了颜色的重要性,整个创作过程演变成一场探索物性的实验。具体派另一成员前川强的作品则经常用上布料和缝纫,这个习惯一直持续,未有因为他后来因经常缝纫造成的伤患而停止。具体派作品没有贯彻的素材,反而是透过各人不同的理解,在原来擅用的素材基础上不断创新。
在具体美术协会的历史上,田中敦子和金山明可能是比较叛逆的一对。作为在父权日本社会的先锋女性,田中打从一开始就希望以个人身份受到肯定。田中最初由金山明介绍进入“零会社”,后来再进入具体美术协会,一直体现非常独特倔强的个性。除了后来下嫁的金山明,她的创作不受任何人影响——这也导致她后来因为未能跟吉原在创作上达成共识,1965年跟金山明一起离开具体派。尽管如此,她一生的追求与众不同,持续创新的精神与具体派一脉相承。
白发一雄创作中
“具体派”如何影响世界
从一开始,具体拍艺术就跟西方艺术发展风潮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吉原在《具体艺术宣言》中,对西方艺术的发展也有明确的反思与评鉴。他指出,即使创新如点画和野兽派,都在某程度上改变了素材迎合自己的需要。因此,他们在历史上的任务已经完结——他们对于现世的人来说,不再创新,也不再有趣。反之,他对乔治·马蒂厄(Georges Mathieu)和杰克逊·波洛克的作品推崇备至,形容他们的作品“摆脱了传统的规范”,并启发了具体派成员创作。
村上三郎 六个洞 1955
屿本昭三 行动绘画 1956
与此同时,欧洲的画坛也正出现翻天覆地的转变。战后,美国当代艺术抬头,世界艺坛重心渐渐从巴黎移到纽约。当时著名的法国文化评论人塔皮尔频频往返巴黎与纽约,把欧洲画家如波洛克、德·库宁、让·弗特里埃、乔治·马蒂厄等介绍给美国观众。欧洲开始出现“文化交流”的早期风潮。同时,由于塔皮尔致力推动“不定形艺术”(Art Informel) ,他乐于在各国寻找创新和颠覆性艺术。这些种种,促成他和吉原治良1957年的会面,也因此让具体艺术走向国际。
塔皮埃斯 凡立水的三角形 综合材料、画布 1980
虽然后世普遍肯定塔皮尔对具体艺术的贡献,具体派成员对此却有保留。白发一雄曾经说:“塔皮尔带来的人花枝招展,我们也不自觉地染上了那种气习,这对创作是不好的。同时,我并不理解他的所谓理论。我是个工匠/艺术家,为什么要认识理论呢?”然而,吉原治良本人对塔皮尔,以至他的艺术理论都是肯定的。无论如何,塔皮尔和他的艺术活动确实让具体派冲出了日本。从那时开始,具体派画家开始与各国的艺术风潮频繁互动,合作不计其数,其中包括德国“零运动”(Zero Movement)、法国“不定形艺术”(Art Informel)、意大利的“贫民艺术”。具体艺术亦影响后来的艺术风潮,包括韩国“物派”创作,以及激浪派的很多艺术家,包括约翰·凯奇、博伊斯、小野洋子等。当时,白发一雄用脚画画的做法比著名的伊夫·克莱因早几年出现,而且当时克莱因在日本创作,很有可能受其影响。这些种种,也令具体艺术在亚洲当代历史上占据不能或缺的地位,远比市场回应来得早,来得深。
井上有一 豪
具体派对日本本国艺术发展,也起着强大的推力,其中最广为人知的,大概是吉原治良和和前卫书法团体“墨人会”的密切关系。“墨人会”是上田桑鸠为主,加上森田子龙、井上有一、江口草玄、关谷义道和中村木子5人于1952年1月5日在京都竜安寺石庭独立结成的会,希望打破过去的书法框架,制造真的“书法”。以古典研究为中心,加上西洋抽象绘画交流,与美学、禅哲学等结合,极力钻研新书法。这种革新精神和具体派的精神不谋而合,后期吉原对于“墨人会”的发展常提意见,“墨人会”出版的《墨人杂志》则为吉原提供了西方艺术发展的资讯,因此两派虽无直接合作,但却无间断地互相影响。
久保田成子 阴道绘画 1965
白楠准 King of Jang-Soo 2001 Mixed Media 73 × 51 × 40 cm
除此以外,具体派对后来出现的“物派”也有启发。“物派”由李禹焕、关根伸夫、小清水渐、菅木直雄、榎仓康二、吉田克朗、成田克彦和高松次郎组成,活跃于1969年至1970年,尽管时间非常短,他们却成为战后日本艺术不能或缺的组织之一。“物派”着重对土、石、木、铁等素材基本上不作加工,让它们以自然的姿态存在。李禹焕在1969年发表了题为《存在与构造》的文章中提到:“所有的存在都是自然,对这种自然形态的世界所予以的关注本身也是学习。”这跟具体派的强调不改变素材的本质,同出一撤。他在访问中也提到:“具体艺术给予我们创新的勇气。”不同的是,李禹焕本身受的是哲学训练,对“物”和相关概念的延伸留下了清晰的文字批判,而具体派的体现,则很大程度上在作品的变化中直接呈现。近年无论是市场和博物馆对“墨人会”、“物派”和“具体派”的重视,某程度上肯定了二战后日本艺术组织的整体革新行动,以及它们在美术史洪流中的价值。
新国诚一 幻 1956“自由绘画”
中国的非具象绘画研究工作坊
由于历史原因,所谓“现实主义”一直占据着中国现代美术史的中心位置,一代代数不胜数的画家们都在写实和具象领域内不断耕耘,创造出一个个的艺术丰碑。但现代主义以来绘画发展的内在脉络和理论线索,以及在当代语境下,绘画所呈现出的与以往迥然不同的格局与气象,在中国的当代学院教育中只是零散出现,难成系统,多赖学生们的自我学习和一二名师的只言片语。因此,现代主义以来艺术教育的缺失,导致在当代绘画中“新瓶装旧酒”的现象频频出现,希望创新的意识与头脑中陈旧观念与标准的束缚不断打架,看似前卫的观念和老套的方法论互为表里,造成了原创性的低下和模仿的盛行……
自由绘画-非具象研究工作坊第一期成员与导师合影
抽象艺术是现代主义的集中成果,已经有百年的发展历史,现代主义以来的所有艺术形式无不与之密切相关,在今天已经成为西方重要的艺术传统。包豪斯以来的现代艺术教育也不断培养出一代代与时代课题相符合,具备全新原创能力和自由艺术理念的新人。中国近几年来掀起“抽象热”,抛开其浮躁的外表,与新时代特征相符合的现代审美以及对更为尊重个人,遵从内心的自由表达的渴望,可能才是抽象艺术在今日中国蓬勃兴起的内在动因。
谭平老师与青年艺术家交流 “以抽象的名义”活动 2017
经过长时期与特邀导师的交流和组织“非具象”教学的实践下,为了让“自由绘画”的理念影响更多的年轻人,为了让更多有志于“非具象”绘画研究的艺术工作者有机会与国内一流的抽象艺术名家面对面交流和探讨,为了进一步推动国内非具象艺术的原创性发展,《库艺术》于2019年仲夏倾力打造“自由绘画—非具象研究工作坊”第二期,并特别邀请谭平、马树青、乌尔里希·克里博、方振宁等国内一线抽象艺术家,教育家,批评家作为本期特邀导师。
马树青老师与青年艺术家交流 “以抽象的名义”活动 2017
选拔出的二十多位热衷于绘画创作,深具潜质的成员们将与特邀权威导师一道,在十一天的时间里,摒弃外事的干扰,在全新的课程配置和导师们的精心指点下,全身心投入到绘画之中,在创作思维拓展与强化的实践训练中,让学员们勇敢跳出思维的舒适区,去触摸自我内心深处未曾可见的灵性的光芒;在“非具象”(非对景写生)的学术方向下,不断突破自我设限,抛弃外在标准,真正将媒材与表达,身体与观念合而为一,将自我的精神强度,自由意识带入到前所未有的境界。
方振宁老师参观“自由绘画展览季”
克里博(Ulrich Klieber)教授在“自由绘画展览季”开幕式上发言
“自由绘画”
对于绘画,你是否有勇气突围?
加入“非具象绘画研究工作坊”第二期
欢迎点击下图了解
本期导师课题专访
特邀导师马树青 | 学会在自己的绘画中思考
特邀导师谭平 | 抽象艺术中的理性逻辑
特邀导师方振宁 | 分析的绘画
特邀导师乌尔里希·克里博 | 头与肖像,接近一个困难的主题
往期导师授课回顾
周 长 江 讲 学 实 录 | 东方传统审美的现代转型
王 易 罡 讲 学 实 录 | 绘画中的色彩问题
孟 禄 丁 讲 学 实 录 | 自由绘画
顾 黎 明 讲 学 实 录 | 抽象语言的方法及多向度的延伸
袁 佐 讲 学 实 录 | 光、空间与视觉秩序
立刻加入本届工作坊
JOIN US
报名日期
2019年6月25日—7月31日
报名需提供资料
(通过审核方可入选)
自述(创作简介及参与此次活动的动因)、个人照、简历、5张最新作品高清图片
报名途径
(请提交上述资料)
邮箱:kuart@126.com
如有任何问题需要帮助请联系我们
微信号:kuyishu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