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围棋少年评分越来越低(备受吐槽的新围棋少年)
为什么围棋少年评分越来越低(备受吐槽的新围棋少年)但是新围棋少年却完全颠覆了这种动漫传统,将围棋与国运联系在了一起。这种揠苗助长式的拔高围棋,并没有让剧情看起来更宏大,而是让大家生出一个疑问,和国家兴亡放在一起,“围棋”配吗?总而言之,像这种动漫,往往都会侧重于他的江湖性质和民间性质。至于围棋少年第一二部也是这种路数,第一部营造了一个围棋的江湖,大家都在这个江湖中为棋力和胜负奋斗,后来引入大明棋圣,所谓大明只是一个背景板,所谓大明棋圣的争夺和江湖中武林至尊的江湖路数并无不同;最后引入日本黑木前来决斗,也有点像武侠小说中的正邪两派势不两立,也大概因为这样,林新城创造的定式一听就是正派的“天地大同”,而丈和的定式一听就是反派的“天魔大化”。而在第一部中出现的官方人物,大概只有以福王为主的寥寥数人。同样第二部的主角是棋鬼王,他的成长历程和剧情推进也是一种江湖式的方式,第一阶段引入大明棋圣,第二阶段仍然是对决日本使团,如果说第二部官方人物与第一部
作为少年的回忆,新围棋少年出来时便已经在追,目前已经更新到23集,最近几集的剧情,恨不得被观众钉在耻辱柱上。
其实当初看前几集的时候就发现一个问题,本以为这只是开场的毛病,没想到一直持续到二十多集,甚至爆了这么大的雷。这个问题就是用力过猛,或者是过犹不及。
开场对于皇位的争夺,变化成一局围棋,而后又把争夺天下的一局棋作为目前的线索主线。
我大概可以理解作者的想法是抬高围棋的地位,对标天下争夺,以此来让剧情立意达到一个新的高度。但是这种强行抬高主基调的方式是否能够实现呢。我们来对等一下某些同类型的动漫,《中华小当家》营造了一个厨师的江湖、《四驱兄弟》创造了一个以四驱比赛为主的社会、《棋魂》在一个以棋坛为主的社会,几乎所有的动漫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以某个主题开始营造一个属于他们的江湖,后面剧情会提到官方,也就是国家或者朝代,但这些无一例外都是作为背景板出现的。
至于围棋少年第一二部也是这种路数,第一部营造了一个围棋的江湖,大家都在这个江湖中为棋力和胜负奋斗,后来引入大明棋圣,所谓大明只是一个背景板,所谓大明棋圣的争夺和江湖中武林至尊的江湖路数并无不同;最后引入日本黑木前来决斗,也有点像武侠小说中的正邪两派势不两立,也大概因为这样,林新城创造的定式一听就是正派的“天地大同”,而丈和的定式一听就是反派的“天魔大化”。
而在第一部中出现的官方人物,大概只有以福王为主的寥寥数人。
同样第二部的主角是棋鬼王,他的成长历程和剧情推进也是一种江湖式的方式,第一阶段引入大明棋圣,第二阶段仍然是对决日本使团,如果说第二部官方人物与第一部最大的不同,在于出现了皇帝。但归根结底,第二部剧情更像是换了个主角,在与第一部差不多的江湖环境中成长历练了一番。
总而言之,像这种动漫,往往都会侧重于他的江湖性质和民间性质。
但是新围棋少年却完全颠覆了这种动漫传统,将围棋与国运联系在了一起。这种揠苗助长式的拔高围棋,并没有让剧情看起来更宏大,而是让大家生出一个疑问,和国家兴亡放在一起,“围棋”配吗?
一般动漫以江湖为背景的一个主要原因是可以聚焦一个小人物在江湖社会中的逐渐成长,最终成为一个江湖神话。然而一旦主动把朝堂引入进来,就会变成一部权谋动漫,毕竟所有的内容在国运面前都是小道。
新围棋少年非常作死地在第一集就把剧情放在朝局纷争,这就会必然地喧宾夺主,而强行把围棋当成安定天下的良药更是让人啼笑皆非。
在人物塑造上,新围棋少年最主要的问题仍然是用力过猛,这种用力过猛主要表现在欲扬先抑,它抑地太狠了。
首先第一幕,江流儿为了创造新的定式,苦思冥想,和臭棋王大战,屡战屡败。我大概理解作者想用这种方式,来反衬后期新六合棋的强大,或者在与数学家用“天地大同”时的强大。
但是,以江流儿那无敌天下的棋力,就算他想创造新的定式,就算他想舍弃天地大同,就算他坚持用自己的六合棋,棋力有所削弱,但削弱的总得有点度吧。但凡他下不过花面郎这种二流棋手我都可以接受,下不过一个不入流的棋手就有点太过分了吧。一个满级号,就算不带装备,也不应该被新手村的怪虐得死去活来吧。
同样,棋鬼王的角色塑造,第二部棋鬼王有点惹人讨厌,但是最起码他不坏。但是新围棋少年里对棋鬼王的角色塑造实在是有些下作了。所以我大概可以推测出这一部结束棋鬼王会变成一个正直善良有荣誉感使命感的棋手,别问我怎么知道的,现在怎么抑,后面肯定往相反方向扬。
最后是崩得最厉害的这两集,小明皇。
首先我解释一件事情,很多人说大明不和亲,小明皇在侮辱明朝。
我想说这段剧情根本不是和亲,而是为质。
我们来看看什么是和亲。
皇帝为了与少数民族的关系,选择一个宫女或者远支的皇族女子,赐婚给某个政权首领,维护两国友好。
和亲是皇帝挑选人嫁出去!然后目的是维持和平友好!
一个部落首领,来我大明朝点名要人。
这叫和亲?这叫必以长安君为质,兵乃出。
这叫用方百花,借兵!
然后回归主题,这段仍然是欲扬先抑,抑的是现在看起来小明皇是一个自私的昏君,后面再扬小明皇英明神武,不被积威所逼。
说到这儿我真的想问一下这部动漫的编剧,有那么多文学手法,他是只学了一个手法叫欲扬先抑吗。
我看网上有人指责一个一言九鼎的皇帝出尔反尔太丢人,但可能是碍于“皇帝”的身份才让人对这种感觉尤其明显。
因为过度地使用欲扬先抑,所有的人都在出尔反尔,一百八十度大转折呀。
江流儿从莫名其妙一直输棋成了莫名其妙一直赢棋。
方百花从答应离开棋坛到为国效力。
棋鬼王从嫌弃到爱上小芸。
小芸从欺负棋鬼王到俯就棋鬼王。
归根结底,这部动漫其实是很难拍的,如果和第二部一样创造一个新角色作为主角,怎么安排前面两个主角的戏会成为很大问题,而且新出来的角色也未必讨喜,有很大风险。
如果沿用原来的主角,那么江流儿作为第一部的主角,他有黑木这个宿敌,可以继续讲故事。但碍于第二部的主角棋鬼王并没有一个和他对应的宿敌,就会显得这个角色被边缘。
如果继续让棋鬼王和江流儿杠上,这又重复了第二部的剧情。
无论是小说还是剧本,冲突都是其中很重要的一环,但是围棋少年第二部里已经把几乎所有的冲突全都解决了。
方胜、林新城和老棋鬼王这三个的冲突。雷凌云、江流儿和棋鬼王的三个的冲突。等于说是这部动画片所有的反派和假想敌几乎都死光了。唯一还剩下的就是江流儿和黑木的冲突还没有结束,但是只利用这个冲突又会把棋鬼王边缘化。
然后就出现了这么个大昏招。。。创造一个大得不能再大的冲突。。。
我几乎可以想象,后面的剧情,天下的争夺一定会被喧宾夺主,盖过棋盘上的争夺。甚至小明皇会成为第二主角,但这还能算是“围棋”少年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