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事故是血的教训(时间的伤害空间来治愈)
人生事故是血的教训(时间的伤害空间来治愈)实例一上面四常言都是耳熟能详的老古句。相信大多数人,包括我自己都不太认可,但却似乎是句句中的,你不服也不行。这里举二个实例。2.老婆别人家的好;3.墙内开花,墙外闻香;4.生意不做熟人,干活不找亲戚;
一次和河南朋友闲聊,谈到想趁临近的国庆节结伴自驾游,自然而然谈到各自家乡的旅游资源。他先拉开话说你们梅州好,我在雁南飞度假村住过一个晚上,那环境很不错啊。听着他说话的样子似乎还想再去一次。我想想那犄角旮旯也不过如此啊,想想茶田山哪里都有,梅州山特多了,不高不矮,这有啥?随口说,那有你们河南周口好,河南那旮旯地方处黄河流域,历史上就是中华文明发源地。像你们周口有什么关帝庙、老子故里啥的,那才出名、好玩。没想到,朋友立马甩出句:“唉,河南哪里有什么好玩好看的?全国最差!”当时听得我一脸发蒙。
梅州雁南飞茶田度假村一景
后来好长时间,我脑海里都常常回想起那次闲聊,想探问为何会有这样的心理现象。后来慢慢发现下面四句老古句(四常言)所蕴含哲理是一样的。
四常言1.外来和尚好念经;
2.老婆别人家的好;
3.墙内开花,墙外闻香;
4.生意不做熟人,干活不找亲戚;
上面四常言都是耳熟能详的老古句。相信大多数人,包括我自己都不太认可,但却似乎是句句中的,你不服也不行。这里举二个实例。
实例一
著名典故里讲唐朝禅宗马祖得道返乡时,整个成都城都传遍了说有个闻名的高僧要来,乡亲们起初不知“马祖”为“何方神圣”,夹道而观。这时,后溪边一个洗衣服的老太太认出了马祖,哈哈大笑说:“他哪是什么圣人,不就是马簸箕儿子吗?于是人们一哄作鸟兽散”(马祖幼时家里很穷,其父以织簸箕为生,村里人都蔑称马祖父亲为马簸箕),马祖感叹道:“得道莫还乡,还乡道不香。溪边老婆子,唤我儿时名。”马祖,其弟子无数,是传奇的禅学大师,世人评价他是中国最伟大的禅师。可正是这样的存在,却被自己家乡人羞辱了。这不正是“外来和尚好念经”实例吗?
马祖:得道莫还乡,还乡道不香。溪边老婆子,唤我儿时名
实例二
我记得我念大学时,因为地陷,整条村要搬迁新居。家家户户都要重新打灶台,虽然乡下都烧煤气,但每家都仍配传统的柴火灶,用起来习惯、方便。有次暑假我到乡下,去邻居家窜门看他们新居装修,在和邻居们的交谈中我就发现个有趣的现象。就比如说柴火灶台,几乎都是找外村的人做的,包括很多水电,泥工的装修活也一样,有的甚至是找隔壁福建人来干的,这不是明显的舍近求远现象?到了晚上吃饭时,我还特定和我妈谈起这事情,我说本村有个叔叔在我小的时候不是经常帮人打灶台吗?怎么现在村里人都不请他了?我妈说,他一直好忙,忙外村的活啊,再说本村人不太方便说话,他也不太愿意接。这正是典型的干活不找熟人。
老家乡下的柴火灶
上面列举的实例,可以说在日常生活、人情事故中数不胜数。然而“外来和尚念的经未必就比本地和尚好”,“找外人干活也未必就比熟人好”,相信这是大家都接受的观点。那既然四常言观点不理性、不正确,为何还能成老古句呢?这正体现了人性的特点。人们明明知道不可行,仍偏偏有人屡屡为之,不是人性弱点是什么?(后续有机会再展开探讨)
下面列举我们常听到的另外四句老古话,来证明上面“四常言”观点的不正确、不科学、不理性。
四教训1.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2.媳妇还是原配好,破鞋永远不跟脚;
3.丢了西瓜,捡了芝麻;
4.天下乌鸦一般黑;
上面四大教训,也都是我们耳熟能详的老古句。证明了前面“四常言”未必都是对的、理智的。你以为外来和尚念得好,听后你发觉原来天下乌鸦一般黑;你以为老婆是别人的好,90%的人相处后会发觉老婆还是原配好。那既然人的行为容易受“四常言”影响和左右,但结局又是“四教训”,人们该如何来规避这种心理魔咒呢?那我们接下来听听二箴言。
多少人常常 丢了西瓜,捡了芝麻。
二箴言1.距离产生美;
2.君子之交淡如水;
同样的,上面的二箴言,也是我们耳熟能详的老古句。但之所以被人们奉为箴言,就因为这二句话能很好解决因“四常言”而引发的“四教训”问题。既然“四常言”因时间而起,那么“二箴言”用空间来解之。
二箴言,告诉世人,人情交往中,即便是最亲密的男女之间,都应该保持适当空间,更不用说同事、朋友、亲人之间。这是与人交往的大原则,堪称经典王道。时间给人情事故所带来的折损、裂痕和伤害,那就让空间来维系、弥合和修复。以让其永葆那份初心,实现人生若如初见的美好。
时间所带来的折损、裂痕和伤害,那就让空间来维系、弥合和修复。以让其永葆初心,实现人生若如初见的美好。
#头条创作挑战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