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已到12月有太多的盼头文案(冬至大如年数九过寒冬)
冬至已到12月有太多的盼头文案(冬至大如年数九过寒冬)冬至节里话冬至2019年12月22日我们将迎来2019年的最后一个节气冬 至
二十四节气
冬
至
《中国天文年历》显示
我们将迎来
2019年的最后一个节气
冬 至
2019年12月22日
冬至节里话冬至
冬至大如年
< 教育小微科普群
大毛
2019年最后一个节气要来啦
你说的没错,冬至大如年!
教育小微
二毛
冬至大如年是什么意思呢?
“冬至大如年”的说法... ...
冬至日太阳刚好直射在南回归线上 使得这一天白天最短 黑夜最长。从冬至日开始,白天会一天天变长。
冬至是我国二十四节气中最早制订出来的一个节气。古人认为:阴极之至,阳气始生,日南至,日短之至,日影长之至,故曰“冬至”,也俗称“冬节”、“长至节”、“亚岁”等。自夏代开始 人们便将冬至视为节气的起点、一年的开端和生命萌发的汛期。
冬至居于新旧更替的时节,自然就有了非同寻常的文化意义。
数九歌
这几天好冷啊?
是的呢,“数九”要开始了~
什么是“数九”?
一九二九不出手... ...
冬至后即开始“数九”,俗称“交九”,意味进入到一年中最寒冷的时节。所谓“数九”,是指从冬至当天算起,九天为一个单位谓之“九”。过了九个“九”,刚好八十一天,即为“出九”,燕子归来,桃花绽放,气候也就回暖了。各地流传的“数九歌”大同小异↓↓↓
《数九歌》
一九、二九不出手
三九、四九冰上走
五九、六九沿河看柳
七九河开,八九燕来
九九加一九,犁牛遍地走
冬至吃饺子
冬至有什么习俗呢?
北方冬至要吃饺子,南方地区的习俗各有不同~
为什么北方冬至要吃饺子呢?
冬至吃饺子的由来... ...
在我国北方有“冬至饺子夏至面”的说法,为何冬至这一天要吃饺子呢?饺子原名“娇耳”,相传是我国医圣张仲景发明的,距今已有一千八百多年的历史了。
东汉末年,名医张仲景见很多穷苦百姓忍饥受寒,耳朵都冻烂了,于是发明了“祛寒娇耳汤”,其做法是用羊肉、辣椒和一些祛寒药材在锅里煮熬,煮好后再把这些东西捞出来切碎,用面皮包成耳朵状的“娇耳”,下锅煮熟后分给病人,每人两只娇耳,一碗汤。人们吃下祛寒汤后浑身发热,血液通畅,两耳变暖,一段时间病人的烂耳朵就好了。
张仲景舍药一直持续到大年三十。大年出一,人们庆祝新年,也庆祝烂耳康复,就仿娇耳的样子做成食物,并称之为“饺耳”、“饺子”。此后,“祛寒娇耳汤”的故事一直在民间广为流传。每逢冬至和大年初一,人们吃着饺子,心里仍记挂着张仲景的恩情。所以,现在又有“冬至吃饺子一冬不会冻耳朵”的说法。
冬至诗词
冬至阳生春又来~
冬至到了,春天就不远啦
有哪些有关冬至的诗词呢?
诗句... ...
《邯郸冬至夜思家》
【唐】白居易
邯郸驿里逢冬至,
抱膝灯前影伴身。
想得家中夜深坐,
还应说着远行人。
冬至佳节,羁旅在外,孤影寒灯,全是挂碍。淡淡的思乡,浓浓的怀亲让人动容。
《小至》
【唐】杜甫
天时人事日相催,
冬至阳生春又来。
刺绣五纹添弱线,
吹葭六琯动浮灰。
岸容待腊将舒柳,
山意冲寒欲放梅。
云物不殊乡国异,
教儿且覆掌中杯。
冬至既到,春天也就不远了,虽然身处异乡,但云物不殊,所以诗人教儿斟酒,举杯痛饮,反映出诗人难得的舒适心情。
《冬至》
【宋】陆游
岁月难禁节物催,
天涯回首意悲哀。
十年人向三巴老,
一夜阳从九地来。
上马出门愁敛版,
还家留客强传杯。
探春漫道江梅早,
盘里酥花也斗开。
冬至来得太快,让诗人顿感年月已逝,心中惘然。
《冬至日独游吉祥寺》
【宋】苏轼
井底微阳回未回,
萧萧寒雨湿枯荄。
何人更似苏夫子,
不是花时肯独来。
冬至本应是阖家团圆的日子。诗人却故作轻松地自嘲还有谁会像自己一样,在万籁此都寂的季节只身前往古刹。表面的形单影只,内心怕是更凄然。
来源 | 内容据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国文明网、北京大学微信号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