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启蒙夜行黄沙道中朗诵抖音(这次陈岳叔叔专门来讲成华故事)
国学启蒙夜行黄沙道中朗诵抖音(这次陈岳叔叔专门来讲成华故事)还记得今年成华举办的“走笔文旅成华·讴歌熊猫乐园”全国诗歌大赛征稿活动吗?从2018年1月中旬到3月底,成华面向全国征稿,诚挚邀请全国范围内所有华语诗人、作家、诗歌爱好者赐稿。这里有让人流连忘返的美景美食……这里有憨态可掬的国宝大熊猫,这里有让人叹为观止的恐龙化石,这里有舒适宜人的城市绿肺,
这里是成都,诗歌之城;
这里是城东,文旅成华……
这里有“川西第一禅林”昭觉寺,
这里有古蜀文化遗址羊子山古祭祀台,
这里有憨态可掬的国宝大熊猫,
这里有让人叹为观止的恐龙化石,
这里有舒适宜人的城市绿肺,
这里有让人流连忘返的美景美食……
还记得今年成华举办的“走笔文旅成华·讴歌熊猫乐园”全国诗歌大赛征稿活动吗?从2018年1月中旬到3月底,成华面向全国征稿,诚挚邀请全国范围内所有华语诗人、作家、诗歌爱好者赐稿。
想知道诗人笔下的成华究竟是什么样子的吗?
华仔接下来将会推出获奖诗歌鉴赏系列报道,
满足各位的好奇心。
不过你以为只是简单的文字鉴赏,
NONONO,
华仔邀你以另一种方式品鉴诗歌的魅力,
这种方式保证让你耳朵“怀孕”。
在成都,有一档栏目
对85、90后的影响是特别深远,
你还记得当年放学后,
飞奔回家,打开电视,
迫不及待听他讲故事吗?
他就是曾经获得过
中国播音主持最高奖“金话筒奖”的陈岳,
那档家喻户晓的栏目就是《陈岳叔叔讲故事》。
这一次,陈岳叔叔将通过朗诵
“走笔文旅成华·讴歌熊猫乐园”
全国诗歌大赛征稿活动中的获奖作品,
给我们讲述关于成华的故事……
今天我们就一起品鉴的是
获得“走笔文旅成华·讴歌熊猫乐园”
——全国诗歌大赛一等奖作品
用文字将成华的历史调到诗句的亮度(组诗)
作者简介
胡云昌,男,生于1974年10月,重庆日报报业集团巴渝都市报社评论员、主笔、编辑。诗歌发表于《人民文学》、《诗刊》、《星星》、《草堂》等刊物。作品曾获得《人民文学》第一届“诗意济南,风雅历下”征文诗歌类一等奖等各类诗歌大赛奖项多个,作品入选多个选本。
在羊子山祭祀坛,寻找天地互动的痕迹
一鞠躬,就是一个遗址
北偏西54度,是一个适宜内省的角度
是一个适宜敬畏苍天的角度
祭祀的人,处于一种卑微的位置
以获取一种未知的宽容
北偏西54度,天空倾斜
羊子山祭祀台上,尘世对上苍保持着一颗谦卑之心
在静如谜的万物面前,人类要保持应有的谦逊
一座回字形三级四方形大土堆,抬高了羊子山的阅历
古蜀人在此卸下所有的沧桑
拾级而上,站在古蜀时代的最高处
羊子山祭祀台上,一群人相互搀扶
赶往众神之巅,把最轻的肉体
留在了遗址。千百年来,他们在尘世的隐忍
此刻,充满了神性的魅力
在羊子山祭祀台,我想替世界关掉日出
燃一炷香,自己升自己的太阳
用朝霞打开的格局,如此宏大
打通古今蜀地之间的通途,打通时光的关节
让一种敬意,从古延续至今
此时,羊子山祭祀台上
我就是那个在历史深处,捕风捉影的人
古老的祭词,已诵读完毕
祭祀台上的祭品,仍拥有一颗草木之心
羊子山祭祀台之外,山河依旧锦绣
芙蓉花在秋风里,开了一遍又一遍
一座古城的诗意,波澜起伏
“花重锦官城”
祭祀的人用神秘的语言,引开了岁月的疼痛
三牲祭品一字排开,像某种神奇的指引
在对上古一颗坠落的星辰,拱手相迎
这遥对苍穹的祭祀,仿佛在寻找天地互动的痕迹
在昭觉寺,像菩提树一样替万物生长和轮回
“川西第一禅林”,人间烟火最有诗意的偏旁
千古梵音织成的锦绣成都,深谙落日之美
静夜的禅钟,不敢辜负十里松风的辽阔
进入山门,我面带禅意,却心有悬崖
在丛林里寻找昭觉寺,仿佛循着经声寻找家门
禅钟不响,就无人风雪夜归
落日带来的思想,悬挂在树枝上
压弯了余晖,下坠的姿势
镇住了黄昏的躁动,与轻浮
我寄宿的人间,空落落的
我们都在流放的途中,赶赴黑夜延长的一部分
手握光阴的兵符,与时间作战
我就是那个熟稔流星赶月的人,放弃了个人的小生死
在川西,我一心打探昭觉寺经声的旧址
无暇他顾,不惜省略了多少萍水相逢
昭觉寺坐在尘世,而菩萨坐在方外
我却坐在世界的背面,像一个冒名顶替的人
内心藏着丰满的隐痛,而那粒止痛药未曾破茧成蝶
在昭觉寺,我像依赖药物一样
依赖木鱼声和诵经声,与灵魂沟通
期间穿插一两声禅钟,让我醍醐灌顶
一炷香火,已被世人磨起了厚茧
而我许下潮湿的愿,不能燃烧
但他们香火的燃烧,已积习难改
叫醒昭觉寺门前的落叶,叫醒一个人的真身
我多想把自己,种在这“川西第一禅林”里
像一株菩提树一样入禅入幻,替万物生长和轮回
在龙潭寺,受戒的仍是一副旧骨架
模仿古寺打坐,模仿经文苦修
模仿木鱼声,在木纹里走了很多年
我的前身从蜀汉时期的经书里
一路追赶了过来。像在辽阔里
用孤独追赶孤独。而龙潭寺的禅钟
始终无法戒掉成都平原的一场大雪
龙潭寺仍是三国的布局,木鱼与经文也活在古代
古寺在木鱼声里闪闪发光,而念经的人一身暮色
所谓的尘世,厚不过一页薄纸
用梵文填充身体,清空了另一个自己
躲在一串念珠里,不想与人间的喧嚣达成和解
静听诵经声,在一次次清理世间的腐朽
我含着一粒止痛药,拼命忍住疼痛
不让它在身体里发芽,偶尔的阵痛
让我对尘世的苦难,有了免疫力
用经文御下红尘与执念,拱手放生一炷香火
灵魂皈依之所,无四季寒暑
而一个人妄图用焚香的方式,金蝉脱壳
我感觉到,龙潭寺里的诵经声
使自己脱离了成见,一次次度化了自己的碎片
谦逊的落日,准时在寺庙后面入定
与山风一起做晚课,不养浮世的灯火
而一些香火误入人间,某些祷告来历不明
许的愿也心不在焉,那些香火的燃烧明显供血不足
木鱼声哺育的一方净土,显得过于空旷与落寞
我从一炷盛大的香火里,脱颖而出
仿佛人间离地高了三分,身体里的暗疾已经褪尽
在龙潭寺,我与我的姓氏似乎都获得了新生
龙潭寺,一座设于浊世的古庙
骨子里的修养,才是菩萨们安身立命的根本
在龙潭寺,受戒的仍旧是一副旧骨架
和陵预备了两个人的远方
不在乎个人的小生死,
和陵预备了两个人的远方
两个人的睡姿,刚好比土地辽阔一寸
用两个人的体温,调试着草木的冷暖
在和陵安睡的人,视枕边荒草为山野美学
最绚烂的,是他们心中盛开的芙蓉花
曾在秋风中,制造美的风暴
让一座古城的气象,在秋凉里大开大阖
而此时的怀念,多么温暖
两个人共享一个墓穴,天与地的缠绵
此去经年,再也不会孤独
即便今后,全是深渊般的黑夜
只要你睡在身边,鼾声均匀
那就是唇齿相依的圆满
足以证明,爱情可以刺穿生死的底线
我一定是在前世,将一朵芙蓉花
种在了眉宇之间,只要一靠近和陵
我眉心的那粒红痣,就会隐隐发热
是不是还没听够呀?
就让我们一起期待下一期吧……
更多资讯请关注微信公众号成华头条(chenghuatoutiao),定期有福利发送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