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尖上的年味记录(舌尖上的年味①咸)
舌尖上的年味记录(舌尖上的年味①咸)周朝时已是五味之一将盐这样直接加到食物中,人们发现食物有了它们带来的特殊味道,而且要比本味香,于是成为一种饮食的风尚。而这些盐只是添加做调料,不能直接吃——因为它少量混合才出好味,本身的味道则是酸涩,才有了对这种酸涩味觉描述而创造的字:咸。人是什么时候开始吃盐的?这个问题不像人何时掌握火、发明工具,早被各路历史学家研究得透透的,吃盐的历史目前没有任何史料记载。不过,可以断定的是,从盐被发现到食用,必定是经历了漫长的时间。当人们还是“食草木之食、鸟兽之肉,饮其血,茹其毛”的时候,估计连“咸”这种味觉都不知道,更别说盐了。所以,在古代的祭祀大典中,供奉先祖的肉汤也保留了先祖的风味——不能加盐,这也就是所谓的“大羹不和,有遗味者矣”,表达对古礼的遵循。不过,先民烹饪不加盐,虽是因为不知盐为何物,其实盐也是在无形中被摄入的。动物的血中就含有盐,茹毛饮血从本质上说,解决了盐分进入人体的问题。再往后,
随着农历牛年春节的临近,展现中国传统美食独特韵味的纪录片《国味》备受人们的关注。
俗话说: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不管是饕餮大餐,还是街头小食,每个人的舌头已经对五种基本味觉熟悉得不能再熟悉:酸、甜、苦、辣、咸,恐怕哪一顿都少不了它们的佐味。食物,对于中国人不仅是果腹之物、舌尖上的愉悦,更是礼仪的体现和感情的纽带。一箪食、一瓢饮,可以窥探出中国味道的独特魅力以及中国人的中庸智慧。
盐的制作与使用起源于中国
盐,大概是人类最早发现的调味品。是菜离不开盐,盐因此有“百味之王”的美称。
人是什么时候开始吃盐的?这个问题不像人何时掌握火、发明工具,早被各路历史学家研究得透透的,吃盐的历史目前没有任何史料记载。不过,可以断定的是,从盐被发现到食用,必定是经历了漫长的时间。
当人们还是“食草木之食、鸟兽之肉,饮其血,茹其毛”的时候,估计连“咸”这种味觉都不知道,更别说盐了。所以,在古代的祭祀大典中,供奉先祖的肉汤也保留了先祖的风味——不能加盐,这也就是所谓的“大羹不和,有遗味者矣”,表达对古礼的遵循。不过,先民烹饪不加盐,虽是因为不知盐为何物,其实盐也是在无形中被摄入的。动物的血中就含有盐,茹毛饮血从本质上说,解决了盐分进入人体的问题。再往后,人类进入了农耕时代,生产方式升级了,但是农作物提供不了盐,人们逐渐找到几种物质能有此功用。按我们现在的认知,这几种被发现的物质是海水、咸湖水、盐岩和盐土。
事实上,盐的制作与使用正是起源于中国。古代的技术百科《天工开物》中,将盐的来源分作“海、池、井、土、崖、砂石”等六类,而发现和食用自然生成的海盐、池盐、岩盐、土盐、盐泉则是人类食用盐的开端。其实古人并不将天然形成的盐晶体、盐粒、盐矿称为盐,而是叫做“卤”。所以才有了卤水、盐卤等跟盐有关的词汇。
将盐这样直接加到食物中,人们发现食物有了它们带来的特殊味道,而且要比本味香,于是成为一种饮食的风尚。而这些盐只是添加做调料,不能直接吃——因为它少量混合才出好味,本身的味道则是酸涩,才有了对这种酸涩味觉描述而创造的字:咸。
周朝时已是五味之一
盐最早见于史籍要追溯到夏朝。《尚书·禹贡》中,有青州“厥贡盐悕”的记载,是说当时的君王,只接受某一地方所产的盐作为供品,可见此时人们对盐已经有了优劣之分。到了商代,盐已经发展成饮食中不可或缺的调味品,商代的贤王武丁曾这样称赞他的相国傅说:“若做酒酆,尔惟曲醾;若做和羹,尔惟盐梅。”言下之意就是,你的重要性,好比酿酒要用酒曲,做羹必需要用到盐。
再往后,到了周朝,人们已经把咸作为“酸、苦、辛、咸、甘”的五味之一,并用于医治疾病。《周礼·天官冢宰》中,有个叫“以咸养脉”的论据,说明人们对盐的医疗作用已经开始有了研究并付之应用。周朝官吏中,有专门掌管王室所用之盐的职位,称作“盐人”。因为此时,盐已经发展出很多品种:有挂地而得者,其味苦称为“苦盐”;有用海水、盐湖水熬制而成的,称作“散盐”;有风干盐卤而成的,味道略甜,称为“饴盐”;还有将盐卤积在一起,结晶得来的,称为“形盐”……每种盐各有用途而不能乱,祭祀典礼要用散盐混上苦盐,取其自然而成,不忘本也。宴请宾客则要用散盐加形盐,以示高贵威严。王后、世子膳食则用饴盐,取其味之甘甜,妇孺皆善。
用盐法则
烹饪调味离不开盐,五味之中咸为首。盐作为调味品,没有不成,多吃也不成,再从美味的角度来说,加多少盐、怎么加、什么时候加都是有学问的。
古时烹调用盐,就已有不少讲究。清代的美食专辑《调鼎集》中就曾提到,做菜之时,要注意一切作料先下,最后下盐方好,若“下盐太早,物不能烂”。这是因为,盐能促使蛋白质凝结,因此,烧鱼炖肉时,不可先放盐,早放了,肉中蛋白质凝结,不能再吸水膨松,也就不容易炖烂烧透。清代美食家袁枚在《随园食单》中也写过一个所谓的“调味须知”,他说“调味者,宁淡毋咸;淡可以加盐救之,咸则不能使之再复淡矣。
现代烹饪中,用盐也有很多讲究和规矩。如烹制爆炒类或者蔬菜类菜肴时,原料在旺火、热油时下锅,全部炒透时才放盐。这样做是为了减少盐对菜肴的渗透,保持菜肴松嫩,养分不会流失。而蒸菜、炸菜则是先放盐,因为这个烹饪过程中,是不能再调味的,所以盐要一次放够,也就是所谓的做前腌制码味儿,或者挂糊上浆。
其实,如果将调味品都划归到化学领域中,烹饪的过程也就相当于一场化学实验,产生的结果就是菜肴的“复合味”。拿盐举例,盐与醋在一起,关系就挺复杂:盐中加醋,咸味减弱;酸中加盐,酸味增加。若是和糖,则有了那句“要想甜,你就加点儿盐”。说得这么热闹,究其原因,则是这些物质之间混在一起后,离子浓度发生了改变,有的则是相互制约,表现给舌头,就是能尝出不同的味道变化。
链接
腊肉飘香,盐也是功不可没
除了调味,盐有时也对食材的变化起着其他关乎其风味的作用,比如咸鸭蛋、松花蛋,再比如泡菜、酿酱。盐在其中,有时候作为变化的媒介,有时候是化学反应的催化剂。不过,前述所说的那些,盐在其中引发的变化是潜移默化的,而在腊肉中,人们可以很直观地领略盐的神奇。
每到腊月来临,很多人家都开始制作腊肉,这也成为过年的前奏曲。其实,现在腊肉虽在腊月做,但它的来历却跟腊月无关。腊肉的这个“腊”字,在古籍中读“昔”(xī),是指腌制、炙烤的过程,最早出现在汉末三国时期;而我们所说的寒冬腊月,原本是“臘月”这两字,后来随着它被简化成“腊月”,腊(xī)肉渐渐被人读成了腊(là)肉。
制作腊肉的初始步骤,便是搓盐。用手把盐均匀地涂抹在上面,并且要像做按摩一样,使用各种手法,目的是希望盐能渗透进肉中,在渗透压的作用下,肉开始出现失水的状况,随着阴干或晾晒等风干过程,失去水分的肉质开始变得紧实,肌肉纤维出现粘连,最后形成一个硬实的整体。
虽然这个过程中,肉会出现令人不太愉悦的味道,但在此番发酵的过程中,肉中的氨基酸游离出来,形成了腊肉的初级风味。最后,还要经过烟熏或暴晒:湖南、四川的腊肉多用烟熏法制作,而湖北、广东、安徽的腊肉则是用太阳暴晒,最终成了腊肉。
安徽腊肉最经典的吃法,不是蒸也不是炒,而是煮。南瓜色的猪皮,彤彤的肌理,这是安徽腊肉的特点。将腊肉煮个七八成熟,捞出在砧板上切成见方的小块,直接白嘴吃。这道菜必得趁热吃,凉了口感则变得油腻,所以它最好的状态便是在砧板上,故而得名“刀板香”。
(来源:读者报 资料原出处丨《食品与生活》 华永根/文 《养生大世界》旭辉/文 《天下美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