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明清通俗文学特征(通俗文学的兴起)

明清通俗文学特征(通俗文学的兴起)《儒林外史》插画蒲松龄有很高的语言造诣,吸取了古代文学中的精华,又融入了当时的口语方言,词汇丰富,句法多变,创造出既典雅简洁又活泼清新的语言风格。《聊斋志异》的成功推动了文言小说的发展,引起后世许多作家的效仿。清代另一位文学家吴敬梓的《儒林外史》也是通俗小说中的经典作品。吴敬梓少年时代生活较为安逸,从小受传统儒家思想的教育,本来准备踏上仕途。但父亲去世后,族人纷纷来抢夺祖产的情况使吴敬梓的人生道路产生了重大改变。《聊斋志异》插画《聊斋志异》看似只是鬼怪故事,但其实作者是有意地通过这些故事来抒发情感,寄托优愤。聊斋故事可以分为两种模式,一种是人进人到幻境,例如天界、人冥间、人仙境、入梦等;另一种模式则是异类变成人形,即狐、鬼、花妖、精怪等幻化成人进人人间。聊斋故事在写法上多叙述详尽,情节婉转,跌宕起伏,不过也有的故事只截取了生活的一个片段,表达出某种心情和思想。在语言方面,书中的许多篇目都有

明清通俗文学特征(通俗文学的兴起)(1)

《聊斋志异》插画

明清时期的通俗文学十分兴盛,涌现了许多脍炙人口的作品。蒲松龄的《聊斋志异》主要讲述了奇闻铁事,有许多狐鬼花妖的故事。蒲松龄是一位穷书生,以在富贵人家教书为生,生活的主要内容就是教书、读书和写书。他从青年时代开始就热衷于在民间搜集各种奇谈铁闻,他将自己搜集到的故事加以改编,又融入了自己的思想情感,用了大半生的时间陆续写出了《聊斋志异》一书。《聊斋志异》中有很多写书生科举失意的故事,例如《叶生》中的男主人公,实际上也是作者自己亲身遭遇的写照。

明清通俗文学特征(通俗文学的兴起)(2)

蒲松龄像

《司文郎》《贾奉难》等篇章则对科场考官进行了尿利的讽刺,表达出作者怀才不遇的愤遇之情。此外,书中最多的还是狐鬼花妖的故事,这是作者对自己长期孤独落寞生活进行的精神补偿。故事中非人的形象象征着摆脱了世间伦理束缚的女性,也表达了作者对两性关系的思考。《聊斋志异》的另一主题则是批判黑暗的政治,例如《席方平》通过描写阴司,揭露了人间官府的贪赃枉法;《促织》则表达了对下层百姓不幸遭遇的同情与愤慨;《梦狼》讽刺了贪暴残虐。这些故事体现出作者对世道民生的关心。

明清通俗文学特征(通俗文学的兴起)(3)

《聊斋志异》插画

《聊斋志异》看似只是鬼怪故事,但其实作者是有意地通过这些故事来抒发情感,寄托优愤。聊斋故事可以分为两种模式,一种是人进人到幻境,例如天界、人冥间、人仙境、入梦等;另一种模式则是异类变成人形,即狐、鬼、花妖、精怪等幻化成人进人人间。聊斋故事在写法上多叙述详尽,情节婉转,跌宕起伏,不过也有的故事只截取了生活的一个片段,表达出某种心情和思想。在语言方面,书中的许多篇目都有诗化的倾向,在小说内容中运用了一些诗句,还在叙事上吸取了诗歌含蓄蕴藉的韵味。

明清通俗文学特征(通俗文学的兴起)(4)

《聊斋志异》插画

蒲松龄有很高的语言造诣,吸取了古代文学中的精华,又融入了当时的口语方言,词汇丰富,句法多变,创造出既典雅简洁又活泼清新的语言风格。《聊斋志异》的成功推动了文言小说的发展,引起后世许多作家的效仿。清代另一位文学家吴敬梓的《儒林外史》也是通俗小说中的经典作品。吴敬梓少年时代生活较为安逸,从小受传统儒家思想的教育,本来准备踏上仕途。但父亲去世后,族人纷纷来抢夺祖产的情况使吴敬梓的人生道路产生了重大改变。

明清通俗文学特征(通俗文学的兴起)(5)

《儒林外史》插画

30多岁时,他移居南京,并创作了小说《儒林外史》。这本书假托明代的故事,实际上展示了清朝中叶的社会情境。既然命名为“儒林”,小说的内容就与知识分子有关,它以知识分子的生活和思想为主题,反思了封建制度下知识分子的命运和前途。作家对科举制度进行了反思,认为这一制度对社会造成了毒害,破坏了社会风气。小说中还有一群科举制度的派生物,即所谓的“名士”,这些人虽然并没有考取功名,但是却仍然热衷于功名利禄,是社会腐败的集中体现。

明清通俗文学特征(通俗文学的兴起)(6)

《儒林外史》插画

在这种乌烟障气的社会中,作者不忘塑造一批真正的儒土贤人,体现了作者试图改良社会的愿望。但是作者又清楚地认识到,依靠这些知识分子并不能挽救世风,于是又塑造出一群不受世俗污染的市井贫民。在清代腐朽的社会条件下,这些都只能是作者自己创造出的幻影。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