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的发音与方言区别太大(一个汉字的方言之路)
汉字的发音与方言区别太大(一个汉字的方言之路)这说明山东有的地区是说cuan的,不过我手头的山东的几个方言点的方言志都没有收这个字。
原本标题想写成:“cuan”的方言化之路,实在是这个字在网络上无法显示,现在不得不改成目前的标题。cuan,《说文解字》释义为小舂,
就是谷物去壳脱粒的一种农业劳动工序。
cuan,这个字在内蒙古、河北、河南、陕西、甘肃的方言书籍中都看到过,这几个省区包围的山西情况是什么样呢?在网络上询问山西网友得知山西也有这种说法,但检拾很多山西方言点的方言志都没有收这个字,这是什么原因呢?实际上,在对待方言词汇归属的问题上,专家们有两种观点,一个观点是认为有些古代用的词汇现在不常用了,虽然现在有些地方仍在使用但不算方言,一个观点是这些古代词汇使用面缩小甚至在日常生活中有消失的可能,应该算入方言,cuan就是这样一个字,两种观点都能讲出道理,在收词时就把观点亮明了。山西语言工作者是否没把cuan字当做方言,或者集体遗漏了,因为这个字确实不常使用。有趣的是《聊斋俚曲集俗字研究》中写序者与作者对方言字该不该收入书中作为俗字研究范围还有不同观点,他们的学术分歧也同cuan这类古词语入不入方言的情况是类似的。十多年前,我一直以为cuan是一个地地道道的方言,偶尔会听到人说“先吃这个cuan了皮的山药”、“这堆山药cuan了皮了,便宜卖了”等等,鲁迅先生说过: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cuan字正好相反,用的人少了,一个古代常用的词让非专业的人以为是个方言了。我在翻阅书籍中留意方言与古语的传承、演变中,cuan字就是一个发现。我推测cuan应该在我国除前述地区外其他省区也有使用,但使用频率、范围要少很多,而且分布区可能在乡村,加之有些语言工作者认为这是一个古已有之的字,怎么算方言呢,自然而然的“屏蔽”掉了,因而很多人对这个字知之甚少。清代山东淄博地区这个词还在使用,蒲松龄《日用俗字·器皿》就有类似字(因为这个字也难以显示,不做录入)
,张树铮教授注释曰:《正字通》以为形当作“cuan”,并说“今(淄博)方言仍说”这个字,
这说明山东有的地区是说cuan的,不过我手头的山东的几个方言点的方言志都没有收这个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