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港珠澳大桥地址概况及特点(港珠澳大桥的难度)

港珠澳大桥地址概况及特点(港珠澳大桥的难度)于一体的跨海通道工程又一集“桥、岛、隧、水下互通”距深中通道整体工程建成通车更进一步深中通道是继港珠澳大桥之后

5月17日

粤港澳大湾区超级工程

深中通道海上箱梁架设再提速

海上非通航孔桥高度最高的箱梁架设完成

距深中通道整体工程建成通车更进一步

港珠澳大桥地址概况及特点(港珠澳大桥的难度)(1)

深中通道

是继港珠澳大桥之后

又一集“桥、岛、隧、水下互通”

于一体的跨海通道工程

因为在设计上比港珠澳大桥多出了两个车道

被称为港珠澳大桥的难度“升级版”

深中通道建设有何意义和进展

超级工程背后有着怎样的科技力量

小新邀您一同探访

港珠澳大桥地址概况及特点(港珠澳大桥的难度)(2)

01 远观

桥连大湾区,龙腾伶仃洋

深中通道两岸

一边是深圳宝安南山

一边是中山马鞍岛

概算总投资近450亿元

全长约24公里

是集“桥、岛、隧、水下互通”四位一体的

世界级、超级、大型、跨海、集群工程

港珠澳大桥地址概况及特点(港珠澳大桥的难度)(3)

2016年9月27日

连接粤港澳三地的超大型跨海通道——

港珠澳大桥主体工程桥梁工程全线贯通

8个月后

在它以北38公里的地方

在图纸上等候多时的深中通道开建

港珠澳大桥地址概况及特点(港珠澳大桥的难度)(4)

重要的地理位置和战略地位

让深中通道在建设之初就备受关注

自2021年4月

项目顺利架设海上首片箱梁以来

目前,深中通道

已完成海上箱梁架设173片

计划今年10月

完成全线非通航孔桥箱梁的架设工作

港珠澳大桥地址概况及特点(港珠澳大桥的难度)(5)

整体工程计划2024年建成通车

届时

深圳至中山将实现20分钟“闪现”

深中通道也将与建成的

虎门大桥、珠江黄埔大桥

在建的虎门二桥、港珠澳大桥

拟建的莲花山通道等

共同组成粤港澳大湾区的“大通道”

02 走进

“智慧梁场”批量“种出”大桥组件

在浩瀚的伶仃洋中

深中通道的建设现场热火朝天

从中山出发,自西向东

共有约800片箱梁

将拼起24公里的海上长虹

港珠澳大桥地址概况及特点(港珠澳大桥的难度)(6)

800片混凝土箱梁

均在中国中铁大桥局智慧梁场“出生”

整个梁场划分为

混凝土输送中心、钢筋加工中心

钢筋绑扎中心、箱梁制梁

箱梁存梁区、出海栈桥

试验室及预应力超市等10个主要功能区域

犹如一个超大型的智能超市

港珠澳大桥地址概况及特点(港珠澳大桥的难度)(7)

“智慧梁场”是中铁大桥局

在港珠澳大桥项目预制梁场经验基础上

全面推行自动智能化、工厂化

及装配化的建设理念

应用物联网 、BIM及信息化等技术

实现模板自动化、钢筋部品化

及混凝土生产智能化

打造的国内最先进的梁场

港珠澳大桥地址概况及特点(港珠澳大桥的难度)(8)

为制梁量身打造的“智慧梁场”

拥有“下单后1分钟收货”的极致速度

这种整体制造、运输和吊装的新模式

使海上作业工厂化、智能化

有利于整个工程的质量控制

降低施工风险

同时更好地保护伶仃洋的生态环境

港珠澳大桥地址概况及特点(港珠澳大桥的难度)(9)

03 近览

国之重器“天一号”高效拼接超级桥梁

“天一号”架梁船于2006年4月

由中铁大桥局成功研发并投入使用

总长93.4米,型宽40米,型深7米

最大起吊重量为3600吨

目前最高起重高度为60米

是国内首创单体船型结构、

全电力推进的海上架梁施工专用起重船

集取梁、运梁和架梁功能于一体

适应于长江A、B级航区及沿海海域的桥梁施工

港珠澳大桥地址概况及特点(港珠澳大桥的难度)(10)

“天一号”可独立完成取梁、

运梁和架梁工作

能有效减少工序转化交接时间

提高箱梁架设的功效和安全性

在奔赴深中通道架梁前

“天一号”刚刚在

孟加拉帕德玛大桥工地完成架梁使命

港珠澳大桥地址概况及特点(港珠澳大桥的难度)(11)

2021年3月16日

“天一号”正式在深中通道担负起新的历史使命

将完成约300片箱梁的架设

其中重达3180吨,架设高度64米的箱梁

将打破它的历史作业纪录

港珠澳大桥地址概况及特点(港珠澳大桥的难度)(12)

港珠澳大桥地址概况及特点(港珠澳大桥的难度)(13)

每一次出发都是日夜兼程

每一次精准就位都是精益求精

优异成绩背后

是无数建设者跨越天堑、超越自我的勇气

是一千多个日夜的汗水

更是十年如一日的经验积累和智慧升华

港珠澳大桥地址概况及特点(港珠澳大桥的难度)(14)

目前,深中通道项目建设者们

正全力推进工程建设

感谢建设者的辛苦付出!

期待深中通道工程早日建成!

———— / END/ ————

责任编辑丨李虹萦

执行主编丨刘海草 张灏然

内容来源丨中国中铁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