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核心关键技术被突破(改变世界的曾被吐槽)
又一核心关键技术被突破(改变世界的曾被吐槽)vs 第一代 iPhone 2007 年黑莓推出的 curve 8300强技术让世界适应它2007 年,第一代 iPhone 问世之时,世界还没有准备好——无线网络很慢,用户只习惯物理键盘,市面上没有专为触摸屏设计的软件……因此,当 iPhone 和运营商 AT&T 签下独家协议,把整个浏览器搬到手机上,黑莓的公司 RIM (Research in Motion)也没把苹果视作对手。
2007 年,乔布斯对媒体展示新品 iPhone 时,有位记者当众批评:
“太难用了,总害我打错字,按键也太小了。”
乔布斯顿了顿,微笑回应:“你的拇指会习惯的。”
弱技术适应世界
强技术让世界适应它
2007 年,第一代 iPhone 问世之时,世界还没有准备好——无线网络很慢,用户只习惯物理键盘,市面上没有专为触摸屏设计的软件……
因此,当 iPhone 和运营商 AT&T 签下独家协议,把整个浏览器搬到手机上,黑莓的公司 RIM (Research in Motion)也没把苹果视作对手。
2007 年黑莓推出的 curve 8300
vs 第一代 iPhone
被 RIM 认定为“不安全”、“电池消耗快”、“数字键盘糟透了”的 iPhone,三个月售出超过 100 万部。
尽管推出两年后,iPhone 用户仍不得不购买适配器来为耗尽的电池供电,它耗尽网络带宽的情况也让 AT&T 头疼不已,但又怎么样呢?
正如 RIM 的 CEO Lazaridis 所说:“苹果重置了预期。谁还管节不节能?谁还管电池消耗?谁还管成本?”
真正强大的技术就是可以重置预期,为整个行业制定新的纲领。
历史上,技术的形态往往是成对出现的——一强一弱。智能手机就是很好的例子:一边是 iPhone 这种多点触控、独立操作系统的智能手机;一边是以黑莓为代表的有限软件、物理键盘的智能手机。最终谁赢了,一目了然。
强弱技术的区别就在于,弱技术适应世界,迎合现状;而强技术让世界适应自己,让现行的标准为它让路。
Encarta 是什么?
上 Wikipedia 查查看
全世界网民都在用的维基百科,一直以来备受百科专家责难。
2001 年维基百科上线的时候,谁能想象一部百科全书是由所有网民编纂出来的?专业性暂且不谈,维基百科采用的 Wiki 技术允许任何人编辑百科内容,用心不良者可以轻易添加虚假内容,删除正确信息,发布偏见性内容……这样的百科全书能看吗?
大英百科全书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是百科全书中的权威代表,售价数千美元一套。
90 年代,有各种公司想利用互联网,将百科全书电子化,制作出大众能够购买、使用的版本。
微软的产品 Encarta 是其中的头部玩家。Encarta 于 1993 年发售,售价 395 美元,随后降至 99 美元,并迅速卖出了 35 万份。
和大英百科全书一样,Encarta 的创作者和使用者是分开的,编写者虽不像《大英百科全书》那样涵盖每个行业最顶级的专家,但也聘请了诸多专业人士撰写或审阅,保障词条的质量。
和数千美元的大英百科全书以及 99 美元的 Encarta 相比,维基百科的概念在当时是疯狂的。不仅使用者不用花一分钱,而且生产者也不收一分钱。这是一个完全依靠志愿者贡献、协作的一个平台。
在当时,百科专家认为维基不具备编辑百科全书的能力和预算,维基的模式也毫无道理。
但随着词条、编辑者、访问者数量的激增,维基百科逐步位于谷歌搜索前列,人们很清楚,维基百科已经重置了人们的预期,改变了游戏规则。
在维基百科发展的同时,Encarta 的价格不断下降,从 99 美元到 29.95 美元再到 22.95 美元,却仍没能止住颓势,最终在 2009 年宣告关闭。
如今,问世 244 年的大英百科全书的纸质版也已停印。
俱往矣,现在的年轻人或许都没有听说过电子百科全书曾经的王者 Encarta。想了解它?那就去维基百科上搜搜看吧!
维基不是第一个做互联网协同百科全书的,凭什么它可以号召那么多人贡献出自己的力量?如果说维基百科代表着强技术,那它到底强在哪里?
论技术,它的网页设计朴素极了,也不需要有人负责搭建平台的基础构造。
但简单的网站设计中,它发掘并充分调动起了大众生产的力量:
1. 不像其他很多电子百科全书团队那样以“探索新知”作为目标,维基做的只是让一般人在自己熟悉的领域中贡献出自己的知识和信息;
2. 不同于有些团队只搭框架,完全被动等待用户做内容,维基的开发团队把重心放在建设维基社区上 ,搭建了 “普通用户—管理员” 两层体系,根据贡献度排名,用内容播种,开垦了维基百科这篇荒地;
3. 参与过程几乎不需要成本,参与者可以轻易修改,不需要负责。网站也不会将贡献者的姓名列出,即使在重大的话题上编辑,也没有名誉的负担。这样就能聚集起一切微小的贡献。
维基百科决不是唯一一个采用大众生产模式的互联网产品。
世纪之交涌现出了很多这种开放式的、草根的互联网协作案例。
自由和开源软件、知识共享协议……这些技术诞生了 Linux、YouTube 等平台。在短短的十年二十年内给人类创造了海量的知识、信息、内容。
Linux 的企鹅代表:开源的 Linux 如南极洲,
为全人类共同所有,任何公司无权将其私有
从吐槽到“真香”:
为什么强技术总有这样一个过程?
全球 IT 研究和顾问咨询公司 Gartner 根据各种新科技的成熟演变速度,提出了“Gartner 曲线”的概念。这个曲线也被叫做“技术成熟度曲线”(或光环曲线、炒作周期)。
Gartner 曲线认为,科技有着自己的生命周期,它把科技发展分为 5 个阶段:
• 科技诞生的促动期(Innovation Trigger):从 0 到 1 的阶段。这个阶段往往只有理论,甚至只有一个概念;
• 过高期望的峰值(Peak of Inflated Expectations):技术开始被媒体关注,大量资本进入,越来越多人知道并相信这种技术,予以很高的期待,估值也会非理性地到达巅峰;
• 泡沫化的低谷期(Trough of Disillusionment):方案落地哪有那么简单?这一阶段就是泡沫破灭的时候,大量资本撤出;
• 稳步爬升的光明期(Slope of Enlightenment):新技术逐渐找到突破点,技术开始落地,虽然仍大幅亏损;
• 实质生产的高峰期(Plateau of Productivity):技术成熟,进入各种场景,大众开始享受技术红利。
每一年,Gartner 都会发布当年的对技术发展的预测,把各项技术安置在曲线上的各个阶段中,标注出预计每项技术达到平稳的实质生产期所需的时间。
以 2018 年发布的 Gartner 曲线为例,5G、4D 打印、人造组织、L5 级自动驾驶、对话型 AI 平台等众多技术都处在诞生的促动期,但是根据预测,他们到达平稳期的时间各不相同:
5G 需要 2 到 5 年,对话型 AI 平台需要 5-10 年,而人造组织还需要 10 年以上。
生物芯片、深度学习、脑机接口等技术是科技界、投资界的宠儿,处在过高期望的峰值。
而 L4 级自动驾驶等技术已经从峰值渐渐冷静下来。
特别是位于“谷底”的增强现实、智能织物,已经有了不少落地的行业应用,即将成为主流技术。
主流世界拥抱新技术时,往往选择的是“弱”的那种形式,因为它们看起来更为安全、成熟、高效。
在泡沫化的低谷期,通常有一大批强技术的信徒丧失信念,把目光投向了更主流、更大众的弱技术,毕竟不是谁都等得起 10 年。
而这恰恰是错误的。
泡沫之后
并不是说弱技术没有价值。
比如 AR。尽管和 VR 相较,AR 不那么具有革命性,但在目前众多落地场景中,也创造了很大的价值:广告接入 AR,获得很大的转化率;AR 与游戏合作,体验大大优化。
但纵观历史,强技术总是会成为“终结者”,定义新纪元。
下图为美国著名投资机构 a16z 的掌门人 Chris Dixon 列举出的十余组成对出现的强弱技术。显而易见的是,右半边的这一列弱技术要么已经销声匿迹,要么只是强技术的妥协替代品,已成明日黄花。
这些强技术一开始可能不被看好,难以被接受;但是无一例外地,世界逐渐开始朝着他们定下的轨道运行。
萧伯纳说得好:
「理性的人让自己适应世界,不理性的人让世界适应自己。所以世界进步,就得仰赖那些不理性的人了。」
同样地,弱科技适应世界,强科技让世界适应自己。你看,你的拇指不就学会了怎么在玻璃屏幕上打字吗?
参考资料:
• http://cdixon.org/2019/01/08/strong-and-weak-technologies/
• https://www.wsj.com/articles/behind-the-rise-and-fall-of-blackberry-1432311912
• https://www.niemanlab.org/2011/10/the-contribution-conundrum-why-did-wikipedia-succeed-while-other-encyclopedias-failed/
• The Wealth of Network by Yochai Benkler
• The Penguin and the Leviathan by Yochai Benkler
• https://www.gartner.com/en/newsroom/press-releases/2018-08-20-gartner-identifies-five-emerging-technology-trends-that-will-blur-the-lines-between-human-and-machi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