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边拍照万能构图轻松营造氛围感(再也不是黄金分割的天下了)
海边拍照万能构图轻松营造氛围感(再也不是黄金分割的天下了)构图界再也不是三分法或者黄金分割的天下了图片来源:@我们当猫吧(虽然不一定能说全)斐波那契螺旋线尤其在良心国剧《瑯玡榜》充分演绎之后
一提到画面构图比例
99%的人第一时间会想到黄金比例
图片来源:贱小叶《梦幻家》
剩下1%的人可能会想到
(虽然不一定能说全)
斐波那契螺旋线
尤其在良心国剧《瑯玡榜》充分演绎之后
图片来源:@我们当猫吧
构图界再也不是三分法或者黄金分割的天下了
因为有一种构图法
早于黄金比例一千年甚至更多
还有这些人为它正名
苏格拉底:比例之王
Archilochos:英雄的矩形
柏拉图:最令人满意的比例
尤其是这个构图法的名字
还自带高贵冷艳气质
【钻石比】
为了方便咱理解“钻石比”
影像君先以“黄金比”为例来解释
【黄金比例是什么】
·1·黄金比例1.618代表什么
-
将一条线段分为两部分,整条线段AB与较长部分AC的比值与较长部分AC与较短部分BC的比值相同。这样就给给出一个近似比 1.161803:1
图片来源:微信号 优秀网页设计
-
按照这个比例出来的矩形则是最符合人类审美和美学标准的矩形
·2·黄金比例如何延伸扩展
也就是问,从正方形开始,如何得到一个又一个完美的矩形?
-
把正方形一边拉长,让长是宽的1.618倍(这个长宽比的矩形是最perfect的)。
图片来源:思缘设计论坛
-
将两个图形叠加,你就可以获得一个清晰直观的黄金比例
被分割出来的小矩形同样遵循着黄金比例(长:宽=1.618)。
图片来源:思缘设计论坛
-
如果你继续以这样的方式向新的矩形中填充正方形,那么你填充的正方形会越来越小
图片来源:思缘设计论坛
-
像上图所示,你最终绘制出来的将会是一个黄金螺旋曲线(而其中的矩形也就遵循着斐波那契数列)
这就是黄金螺旋
【钻石比是什么】
·1·钻石比如何得到黄金比矩形中的a和b(长和宽)呢?
钻石比和黄金比例在“得到完美矩形的过程”这一点上有相通点,也是从一个正方形开始
-
以正方形边长为新正方形的对角线长度,在正方形内部刻一个较小的新正方形,如图所示,这是“钻石”
-
接着平分钻石。
一分为二的这条线是“Diogenes的对角线”,我们用字母R表示Kalamari R. Diogenes(“钻石比”提出者、古希腊哲学家Diogenes的全名)
-
围绕R的端点旋转Diogenes对角线直到它垂直。
-
这就得到了钻石矩形的该有的最长边的长度(矩形长边)。
然后矩形就出来了,如上所示
·2·黄金比例是1.618,钻石比是多大?
答案:1.4571
这个比例与我们现在的3:2比例(35mm电影的标准)非常相似。
摄影常用比率有:1:1、5:4、4:3、3:2,其中135胶卷的比率为3:2。近年来因为消费型相机的普及,16:9也变得常见。
图片来源:5plus 微信号uedplus
比起稍微长点儿的全帧标准,“钻石比”更可靠,也更符合人类标准
因为没人记得标准的3:2的框架,只是看着自己的全帧标准的画面,认为
“现在也很好,但我把长边稍微裁掉一点会更好”
然后就从1.618变成了1.457
这个钻石比更好看的事实,古人比我们了解的更透彻
因为钻石比贯穿了整个艺术史,从古代到现代
比如建筑方面顶尖代表——金字塔、狮身人面像
尤其是埃及人对钻石比的运用——帕台农神庙、万神殿
还有古希腊,罗马和高卢(现今西欧的法国、比利时、意大利北部、荷兰南部、瑞士西部和德国南部莱茵河西岸的一带)的一些很重要的的建筑。
【如何运用“钻石比”构图】
我们先看黄金比例是如何被运用的
雕塑
图片来源:微信号 优秀网页设计
LOGO设计
影视剧画面构图(斐波那契螺旋线)
漩涡中心的位置代表观众视线重心,也就是最容易被关注到的位置
【一句话总结】
看构图不要怕,不要被构图分析所画出来的看起来很难理解的线所迷惑,黄金螺旋线只是将你视线引向螺旋重心
【那么钻石比是如何被运用的呢?】
不仅是建筑爱用,名画家们更爱用
说好大家一起用黄金比,怎么你先偷偷用起了钻石比
-
印象派大师惠斯勒表示你一定看不出我怎么用的钻石比
《灰与黑的协奏曲——母亲肖像》
画面中无论是坐着的主人公、主人公的上半身还是画中任一元素都符合钻石比(长:宽=1.457:1)
波提切利的《维纳斯的诞生》
三个视觉重点分别框选出来,各自的长宽也都符合钻石比例,各不干扰,整体画面重心布局平均、沉稳,符合人类审美标准
然而,最会玩的还是迷之微笑始祖
达芬奇
本来以为《蒙娜丽莎的微笑》是这样的
但其实人家是这样的
我们来分析一下
怎么人家就用钻石比了?
左:人像长宽比恰好为钻石比例 1.457:1
右:人像长宽比近似1:1,不知道什么比
很显然你不会选右边
【一句话总结】
-
钻石比构图看起来都是框框,其实只是标出来画面中各个元素,框框之间其实并没有什么联系
-
如果一个画面各个元素甚至很细微的元素都达到了钻石比,那还有什么比让强迫症满意更高兴的事呢?
所以
多数人不知道
却是许多大师常用构图法
(趁着你身边人还只知道斐波那契螺旋线的时候)
这个时候不记
以后怎么进(zhuang)步(bi)
?!
~end~
作者:Molitor、熊四
编辑:高能
精彩内容回顾:
《妹纸:大哥,别再拍我咪咪了行吗?》
点击下图即可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