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16mm胶片摄影机拍摄(我们的感受发乎肉体)

16mm胶片摄影机拍摄(我们的感受发乎肉体)“疯狂8mm”:朋克年代日本独立电影精选” 7月西宁、北京巡展编辑 | 阿萌(北京)让我们一起在高原看看电影,撒撒野!8mm电影随想,PFF,及日本先锋文化作者 | 黑犬(杭州)

16mm胶片摄影机拍摄(我们的感受发乎肉体)(1)

编者按:

在今年FIRST上,“疯狂8mm”是一个独特的新单元,由FIRST青年电影展、北京日本文化中心和匹亚电影节共同策划。在7月21—30日第十届FIRST影展期间,将为影迷带来11部8mm电影作品,这是继柏林电影节和香港国际电影节之后,“疯狂8mm”第三次国际展映!期待一同走进那个狂飙的年代,感受自由而真诚的电影精神!

参与展映的影片来自匹亚电影节(PIA Film Festival),从七八十年代大岛渚导演鼎力支持,直到现在竞赛单元仍在举办,匹亚几乎容留了日本当代电影史几乎全部最为重要的创作者群像,如中村义洋、冢本晋也、内田贤治等,成为与流行文化并行的亚文化阵地、日本青年电影人的家园。在本次“疯狂8毫米”的11部影片中(具体影片介绍可戳:七月西宁 | 疯狂8mm:来自电影史的回声),观众们可观看到众多如园子温、矢口史靖等日本知名导演青年时期的作品,这是一批疯狂的影片,毫无保留地展现了青春的无限可能。一卷8毫米胶片大约只能拍摄4分钟,而其中有些影片长达两小时,足见这群青年导演对电影的热情和胆量”。今天这篇推送,便是向大家介绍兴起于70年代的日本8mm运动,从中,我们亦可窥见活跃在当今影坛日本导演们的疯狂前史。

最后要提醒大家,今天是第十届FIRST青年电影节开幕的日子,作为本届FIRST青年电影展“新媒体战略合作”伙伴,深焦Deep Focus派出的六影评人团已经抵达西宁,将会在未来一周内对影展进行全程报道,敬请关注!

让我们一起在高原看看电影,撒撒野!

16mm胶片摄影机拍摄(我们的感受发乎肉体)(2)

8mm电影随想,PFF,及日本先锋文化

16mm胶片摄影机拍摄(我们的感受发乎肉体)(3)

作者 | 黑犬(杭州)

编辑 | 阿萌(北京)

16mm胶片摄影机拍摄(我们的感受发乎肉体)(4)

“疯狂8mm”:朋克年代日本独立电影精选” 7月西宁、北京巡展

自60年代起,日本经济迅速发展,制作放映8mm电影的地点逐渐增多,1965年柯达推出超8mm格式,8mm摄像机成为业余电影人的首选,也有许多高中生开始参与8mm 电影制作。反核、反战、反政府的不当施政是60年代社会运动的主题,其中学生运动尤为突出。在大岛渚的《东京战争战后秘史》中,可以窥见致力于8mm电影创作的青年作家沉浸在巨大的政治兴奋里,探寻政治与电影的关系。参与《东京战争战后秘史》剧本创作的原正孝也投身于8mm电影制作中,并制作了该电影的预告片——需知他在1968年举行的日本首次个人电影竞赛中获奖时,年仅17岁。青年们将热血撒向学生运动、个人表达,以狂妄的姿态立志改写8mm电影的历史(8mm电影时长越长,所需胶卷量越大,而一盘8mm胶片只能拍摄3分钟)。青春、性爱、暴力是贯穿于日本战后电影的主题,这些8mm电影或是记录了青年们听完甲壳虫乐队后的满腹牢骚,或是记录了变革时代中青年对电影艺术的衷情,莨莠不齐却生姿蓬勃。据四方田犬彦回忆:都立青山高中的学生在文化节时制作并上映了对一名男同学手淫过程进行特写的8mm影片,虽然学校当即禁止了该片上映,但其存在不失为日本电影史上的美丽插曲。

名声赫赫的导演中亦不乏早期参与8mm电影制作的先锋,如寺山修司曾拍摄8mm短片《猫学》、《槛》;森田芳光在中学时期亦用8mm短片纪录学生运动,28岁时,他拍摄了8mm的电影《生活在茅崎》,并在匹亚电影节上获得好评;高林阳一在大学期间开始拍摄8mm电影,并通过8mm电影与大林宣言,饭村隆彦交友,拍摄了《悲歌》、《石头的时候》等8mm电影;冢本晋也在14岁时开始接触8mm电影,处女作为《原始人先生》。后来他一边参加戏剧活动一边拍摄电影,组建了海兽剧团,他的16mm电影作品《铁男》为人熟知,他在25岁时推出了8mm电影《通常尺寸的怪人》作为《铁男》的前身,他深受朋克、怪兽片的影响,作品的风格躁动、奇诡,阐述工业与人的关系,堪称日本一代cult电影大师;并不是所有人拍摄8mm电影都是一帆风顺,押井守谈起自己17岁时拍摄8mm电影的经历,称自己兴冲冲拿底片去冲洗却发现只有一团黑。

16mm胶片摄影机拍摄(我们的感受发乎肉体)(5)

通常尺寸的怪人 普通サイズの怪人 (1986)

制作・監督・脚本・撮影・照明・美術・編集・特撮:塚本晋也

1960年后期与1970年前期,颓废的青年在新宿寄居,艺术与政治的交媾诞下它混乱危险的魅力,孕育了日本的先锋文化,造就《新宿小偷日记》、《蔷薇的葬礼》等电影。而到了80年代,山本政志仍孜孜不倦倦地纪录新宿,拍出了《夜之狂欢》(16mm),那个年代,与类似山本政志的年轻的电影人利用身边的一切来拍电影,在彼此的电影中穿行、客串,在其中加入朋克元素,用镜头描绘城市边缘的生活,山本政志这样说道:“我们的感受属于肉体的感受,而不是知识分子的感受;这使我们迥异与大岛渚这样的导演。”他提到,自己对20世纪80年代中产阶级的生活感到窒息,并用电影中的人物来反应生活的压抑。为了做出反抗,山本政志于1979和1980年拍摄了《看守殺しの序曲》、《圣恐怖主义》等8mm电影,这是他早期的学生作品,受到若松孝二的影响,地下电影的味道纯正。

16mm胶片摄影机拍摄(我们的感受发乎肉体)(6)

圣恐怖主义 聖テロリズム (1980)

製作・監督・脚本・撮影:山本政志

1970年代,由于电视的普及等原因,日本制片厂的发展并不景气,电影制作数量减少。电影业的崩坏使得助理导演录用率降低,原先“通过做副导演成为电影导演”的路不再是年轻电影人们愿意选择的途径,于是许多年轻电影人以8mm电影为中心(尽管16mm和35mm的胶片能使电影更清晰,日本的8mm电影依然活跃,在一段时间的积累后形成了超8mm文化),采取自主拍摄电影的方法,希望能在电影业中暂露头角。与此同时,世界各地的电影节逐渐增多,在这样的背景下,1977年东映大泉摄影所举办第一次pia展,它的第一企划案成为现在的Pia Film Festival的原型。当时,该企划在(映象部门)“第一次自主电影展”上,经由pia杂志公开招募作品,由pia工作人员进行审查,进行通宵放映。1979年,电影展改名为“Off Theater Film Festival”,1981年第四次举办时改名为现在的“Pia Film Festival”,并且此后一直使用此名称。

16mm胶片摄影机拍摄(我们的感受发乎肉体)(7)

2016年第38届 Pia 电影节官方海报

1984年开始该电影节设立PFF奖学金,它是世界上极稀少的长篇电影制作援助制度,内容包括企划到制作、国内外的公映(包含电影展出品)、DVD发布、信息发布等。培养了一批导游人才,诸如园子温,矢口史靖等在日本电影界比较活跃的导演。 1989年,“indies jam·89”成为如今PFF全国巡演的先导,当时在大阪成为人们热议的话题,之后,名古屋、神户、福冈、仙台、京都以及日本的全国各地都陆续进行了举办了PFF。此外,PFF举办了另一些活动,例如,PFF award获奖作品和奖学金作品开始出品海外电影展,通过这些活动,新人导演开始在海外施展身手,受到不少人的关注,对他们今后的发展打下了牢固的基础。

深焦 × FIRST青年电影展

-FIN-

点击关键词查看往期精选

我们在全世界和你看电影

深焦DeepFocus是成立在巴黎

成员遍布世界各地的迷影手册,

提供欧洲及北美的最新电影资讯和批评。

同时,我们也是全球各大电影节和电影工业的深度观察家。

长按上方二维码

即可关注

推广/合作/活动请添加微信号

——clumsycleo——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