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国物价上涨了吗:物价飙涨 住曼谷月薪1万5泰铢过最苦
泰国物价上涨了吗:物价飙涨 住曼谷月薪1万5泰铢过最苦值此同时,却也是贩售二手商品、非一线品牌或自有品牌业者打进市场的好机会,因为曼谷人们希望用较低廉的价格买到替代品或促销产品,也愿意改吃其他肉类或更便宜的食物。开泰银行研究中心认为,一旦民众消费紧缩,首先受到连带影响的当属「时尚产业」,包括服饰、鞋履、皮包等,另外还有汽车、房地产等业务,这也将使上述行业日后复苏之路面临更多挑战。根据该研究中心调查,与其他收入群体相比,居住在曼谷、且月薪不到1万5000铢的民众,是受到这波物价飙涨影响最大的一群人。与物价上涨前、也就是刚刚过去的2021年12月底比较,这群曼谷人中有36%的比例说自己日常生活花费多了2成。但对当地中、高收入者来说,物价上涨的影响相对较小,他们也更有余韵能应对此等状况。但现实就是生活成本持续上升,无论收入多寡,曼谷人短期内只能透过「计划性消费」来撙节支出,改变消费行为,仔细选择且只采购生活必需物资,减少、甚或不要购买奢侈品,同时减
世界日报讯 新冠疫情未歇,谁也没料到一跨完年竟迎来物价倏地上升的梦魇。泰国金融研究机构指出,此间压力最大者莫过于月薪低于1.5万铢的曼谷居民。许多人悲观预估,年内物价恐难回跌。
开泰银行研究中心表示,受到新冠疾病变异病毒株Omicron拖累,至少会对2022年的第1季经济造成影响,无论是商业活动复苏,或家庭购买力恢复等方面。
原物料价格不断攀高,人民日常负担也随之增加。各种肉类,尤其是猪肉价格已来到10年新高点,另像是青菜、植物油、能源、公用事业支出等,价格也都节节升高。
尽管政府陆续制定各类惠民措施帮助消费者节省生活成本,例如桶装天然气、鸡肉价格「冻涨」,设「蓝旗销售店」提供平价猪肉等计划。但多数民众仍受到影响,特别对伙食费、电费、交通及燃料费的增加感到忧心。
根据该研究中心调查,与其他收入群体相比,居住在曼谷、且月薪不到1万5000铢的民众,是受到这波物价飙涨影响最大的一群人。
与物价上涨前、也就是刚刚过去的2021年12月底比较,这群曼谷人中有36%的比例说自己日常生活花费多了2成。但对当地中、高收入者来说,物价上涨的影响相对较小,他们也更有余韵能应对此等状况。
但现实就是生活成本持续上升,无论收入多寡,曼谷人短期内只能透过「计划性消费」来撙节支出,改变消费行为,仔细选择且只采购生活必需物资,减少、甚或不要购买奢侈品,同时减少社交活动。
开泰银行研究中心认为,一旦民众消费紧缩,首先受到连带影响的当属「时尚产业」,包括服饰、鞋履、皮包等,另外还有汽车、房地产等业务,这也将使上述行业日后复苏之路面临更多挑战。
值此同时,却也是贩售二手商品、非一线品牌或自有品牌业者打进市场的好机会,因为曼谷人们希望用较低廉的价格买到替代品或促销产品,也愿意改吃其他肉类或更便宜的食物。
调查发现,曼谷人最希望政府提供的援助措施有2项。第1,加大力道管控民生必需品的价格上扬,如生鲜食材、日用品及能源等。第2,提高最低工资,并延长公用事业费用如水、电费补助,最近一期补助已在2021年9月截止。
针对私人企业方面,消费者则希望大老板们放慢涨价步伐、减少产品数量,甚或在必要时宁愿重新调整包装大小,而非调涨售价。最好扩大产品降价促销活动,尤其是即食品、个人用品等。
约50%的曼谷居民说,短期内日常生活开支「已回不去了」;另外一半的人则预计,物价维持高点的情况将持续超过1年,但多数人同时也表示有办法应付中、低幅度的物价上涨。
开泰银行研究中心认为,除了制定有助在短期内降低生活成本的具体措施,如固定或控制必需品价格、产品降价、举办促销等。以涨幅最大的猪肉为例,公、私部门应合作解决供给短缺问题,协助提升小型养猪户竞争力。
此外,应透过资金挹注增加市场上活体猪只的供应量,恢复猪农的信心,才会使他们有意愿继续养猪。严格执行各项疾病防控措施,加速解决原物料和运输费用上升问题。
开泰银研究中心另指出,商业部门的操作必须更加灵活、机动调整以帮助消费者度过难关。还须提升管理效率、强化成本管控,方能布局下一阶段的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