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最大的溶洞景观(上亿年的人间仙洞)
北方最大的溶洞景观(上亿年的人间仙洞)相传,夏禹时代,晋阳湖八百里,洪水泛滥成灾。我们对他印象最深的,恐怕就是“三过家门而不入”的典故了。总是在不经意间让你体会到大自然的另一种美。禹王洞——华北第一溶洞大禹,夏朝第一位天子。
溶洞,是一个大自然的艺术美,
如果你没有到过,你可能无法知道溶洞到底有多美。
大自然总是在不经意间将一种平凡化为神奇,
就像那些让人叹为观止的溶洞景观一样,
总是在不经意间让你体会到大自然的另一种美。
禹王洞——华北第一溶洞
大禹,夏朝第一位天子。
我们对他印象最深的,恐怕就是“三过家门而不入”的典故了。
相传,夏禹时代,晋阳湖八百里,洪水泛滥成灾。
禹王为了拯救百姓,来到此地治理洪水,为民除害,当时就是从瞭望孔察看洪水的。
凿了洞也泻了洪,也治好了水,这个洞功成身退。待到被发现时,这个洞已经沉睡数千年。
一开始人们把这里叫做仙人洞或者仙登窑,后来有人发现洞内有一个石像,像极了治水的禹王,于是这里就有了正式的名字——禹王洞。
禹王洞有三大特点:
一:洞内常年恒温
温度常年保持在8到11度,盛夏时洞内凉风习习,严冬时洞内温暖如春。
二:洞内景色秀美
禹王洞是天然的石灰岩溶洞,洞内九曲回环,数不清的石像造型千变万化,仿佛到了神仙住的地方!
三:至今没人知道洞有多深
禹王洞深不见底,据明朝万历县志记载,此洞可通河北平山。
而截止到目前,可以探明的已经有2000多米深,可供游人参观的有四层共三厅十洞,长约700多米。
禹王洞位于忻州市城南16公里的系舟山腰 处于太原与五台山旅游热线的必经之地。
到处可见石花、石瀑、石笋、石佛、石塔、石柱、石钟乳等 是一处天然旅游胜地。其中“群狮迎宾”、“金龟出洞” 、“瑶池仙境”、“蓬莱仙岛”、“镇海宝塔”、“禹王观瀑”等造形奇特 形象逼真。
禹王洞究竟有多深,至今仍是个谜。据明万历《忻州志》 载 洞可通往河北平山县 但目前只探明2000多米。1992年 忻州市政府和当地驻军联合开发这一旅游资源 修筑盘山公路、索道 整修山洞700余米 设禹王宫及3厅10洞50多个景点 其中"群狮迎宾"、"金龟出洞"、"二仙对弈"、"瑶池仙境"、"蓬莱仙岛"、"镇海宝塔"、"禹王观瀑" 等造形奇特 形象逼真。 洞外山势雄伟,森林茂密,风景秀丽,气候宜人,花香鸟语,被列为国家森林公园。
景区地址:忻州市豆罗镇
最佳旅游时间:4月——10月
开放时间:08:00——20:00
景区门票:
旺季4月1日—10月31日,84元人民币。
淡季11月1日—3月31日,60元人民币。
交通信息:
1、从五台山向太原方向,过定襄后转入太原方向,在禹王洞高速出口下,向前在丁字路左转(有指示牌)3公里即到。
2、从大同向太原方向,过忻州后转入定襄五台山方向,在禹王洞高速出口下。
3、从太原到大同方向,过大盂后转定襄五台山方向,在禹王洞高速出口下。
4、本地游客从外环向南直行,根据路标指示牌即可到达。
美食:
禹王洞处有一个从清代就颇有名声的美食,叫代县麻片。
每片麻片有二寸长,半寸宽,淡黄颜色,片薄如页。选料优良,制作过程精细。食之香脆可口,回味无穷。
太行龙洞——气势磅礴 流光异彩 华北溶洞之首
太行龙洞位于山西省长治市武乡县蟠龙镇石泉村,太行龙洞在大地构造上位于沁水凹陷的东部边缘地带。在这里您可以欣赏到世界第一大钟乳石擎天大柱,最大的月奶石 岩溶水下滴形成清晰可见的年轮......太行龙洞是华北规模较大,独具特色的喀斯特溶洞。太行龙洞总长两千多米,洞内气温宜人,空气新鲜,石花、石柱、石钟乳、石笋、鹅管等月奶石,各种造型奇特的钙化景观攀沿四壁,流光异彩,具有较高的可研价值和观赏价值。该洞形成于5.7亿年前的造山运动时期。
太行龙洞具有悠久的神奇传说,传说当时此地为茫茫大海,太行龙洞是东海龙王的宫殿,殿内热闹非凡,后来大海中升起一座高山 即现在的太行山,太行龙洞浮出了水面,东海龙王从此另选宫殿。有人曾见过彩色巨龙从洞中出入,传说是东海龙王思念过去的寝宫,从此百姓把此洞叫做太行龙洞,龙洞的传奇故事也一直流传至今……
太行龙洞在大地构造上位于沁水凹陷的东部边缘地带。洞内大厅宏伟,温度宜人,空气新鲜,各种造型奇特的钙华景观攀沿四壁,流光溢彩。
洞内溶石错落有序,洞中套洞,晶莹透明,千姿百态,景观奇特。洞外群山环绕,森林茂密,鸟语花香,景色优美。
太行龙洞景区特色:洞内溶石错落有序,洞中套洞,晶莹透明,千姿百态,景观奇特。石花、石柱、石钟乳、石瀑布、石笋丛、石蘑菇群、石帘、石塔、石钟、石葡萄、石慢、石狮、鹅管等各种造型奇特的钙化景观攀沿四壁,流光溢彩,具有较高的科研价值和观赏价值。洞外群山环绕,森林茂密,鸟语花香,景色优美。
这里峰峦叠嶂,草木茂盛,空气新鲜,山水绝胜,洞内溶石错落有致,洞中套洞,气势磅礴,曲经通幽,最大面积约有一千多平方米,溶石晶莹剔透千姿百态,敲击有声,面积之大,景观之奇,让人遐想万千。
经地质专家考察:此洞为华北溶洞之首。它发育在上寒武系白云岩地层中,洞内的岩溶景观形成于5.7亿年前,由于溶洞气候干冷,岩溶作用强度和规模较小,龙洞洞口狭小,渗入洞内的降水不易蒸发,构成了相对湿润的气候。龙洞沉积了大量的钙华,形成现在独特的景观。龙洞上下共分4层,总长2000多米,共有400多处景点,目前对外开放的有3层,300多处景点。
1、各种造型奇特的岩溶景观可和南方溶洞媲美。
2、洞内有岩溶下滴形成的鹅管,不论大小,从横断面可以看到大部分是空心,轻轻一击好像有音乐声发出。
3、洞内有华北最大的岩溶擎天柱。
4、三层大厅中央有全国罕见的面积最大的月奶石。
5、三层二号厅有清晰可见的年轮,根据条纹可分析出当时的气候特征。
6、三层二号洞的岩溶水下滴,形成的年轮层次清晰可见,属全国罕见,造型奇特的钙华景观攀沿四壁,栩栩如生,经地质专家考察为华北溶洞之首。
景区地址:位于山西省长治市武乡县蟠龙镇石泉村
最佳旅游时间:4月——10月
开放时间:8:00——18:30
景区门票:50元/张
交通信息
1、太原方向的游客:太长高速(武乡口)--沿322省道向东行驶约40公里至景区
2、北京方向的游客:京大高速(大同口)--大运高速(太原)--太长高速(武乡口)--沿322省道向东行驶约40公里至景区
3、河北方向的游客:京昆高速(小店口)--太长高速(武乡口)--沿322省道向东行驶约40公里至景区。
白马仙洞——中国古代皇帝唯一进过的天然溶洞
在山西吕梁离石区东南方向的13公里,有一座名为九凤山的山麓,山上有一个神奇的白马仙洞的天然溶洞。白马仙洞四周苍山拥翠,漫山松柏,郁郁葱葱,卉草呈祥,百鸟争鸣,群峰拱翠,景色宜人。
它就是被誉为神仙洞府、森林家园的离石白马仙洞景区。 据《汾州府志》载:“世传白马日食民田,逐之,竟入洞,蹄迹犹存,故名。”白马仙洞四周苍山拥翠,漫山松柏,郁郁葱葱,卉草呈祥,百鸟争鸣,群峰拱翠,景色宜人。
白马仙洞幽邃深远,别有洞天。洞内变幻十分奇妙,大洞套小洞,一洞复一洞,高高下下,宽宽窄窄,弯弯曲曲,气势雄伟,令人惊叹。内有独木桥、飞石燕、盘石顶。
该洞属柳林泉域,地质绝对年龄约1.4亿年。现已探明洞中有八洞,具有深而险、险而奇的特点,洞中险境遍布,宽处可跑马阅兵、窄处难容一人,布袋岭高低不平,三仙洞如入仙境,骆驼石如猛虎挡道,珍珠山琳琅满目,凤凰山白云缭绕,朽木桥古树老根,通天柱巧夺天工,悬空石心惊肉跳。在绚丽的灯光照射下,沿着弯弯曲曲的观景小道前行,会经过布袋岭、三仙洞、骆驼石、珍珠山、凤凰山、朽木桥、通天柱、悬空石等景点,不时还有小小的地下暗流穿插其中,让人有一种梦幻般的感觉。
洞内景观
白马仙洞内有独木桥、飞石燕、盘石顶。直下有梯,偃仰旋转而进,迎面一根大石柱直插天顶,叫通天柱。柱高一丈有余,上面有各种图纹,又像龙,又像蟒,又像悬塑,击之“嗡嗡”有声。
过通天柱而进,宽敞如屋,百石争奇斗艳,削尖如刺,方平如床,联缀如珠,好象精雕细刻的工艺品,蝤距而卧者如虎,鳞甲而盘者如蚊龙。
白马仙洞因历代游客火把薰照,使得四周白石全部梁上一层烟黑,其色如墨似灰,有的成为红赭色,在灯下各放异彩。再进则有圆石,至顶倒悬,名曰石钟、石鼓,击之铿然有声。如钟鼓,因而得名。顺崎岖石路而下,眼前豁然开朗,到达白龙池,西壁有一眼望不到边的天然屏障。
景区地址:山西省吕梁市离石区九凤山麓
最佳旅游时间:4月—10月
开放时间:8:00——18:30
景区门票:50
交通信息:
1、吕梁市区—沿307国道—田家会街道—吴城镇上王营庄村—白马仙洞景区。
2、太原方向高速—吴城高速口下—吴城镇上王营庄村—白马仙洞景区。
3、陕西方向高速—吴城高速口下—吴城镇上王营庄村—白马仙洞景区。
世界是一本书
不旅行的人只看到其中的一页
所有最精采的旅行
都不是发生在外在
而是在每个人的灵魂之中
发掘内在的自己
挑个时间,一起出去走走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