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最牛钉子户100亿都不拆(河南霸气钉子户)
河南最牛钉子户100亿都不拆(河南霸气钉子户)当时专家到场勘查时说了一句话:这个宅子真的不敢拆了。难道这个老宅子有什么特别之处吗?2007年,由于城市建设的需要,河南省郑州市东史马村也开启了拆迁政策。其中有一处老宅子竟能补助一亿元的巨额拆迁款,不禁让同村人羡慕不已。然而老宅子的主人任金岭,却果断地放弃了拆迁的机会,决定继续在这里生活下去,为此他也成为了河南“最牛”的钉子户。
1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拆迁”已经成为了众多人心中共同的夙愿。
因为这样不仅能搬到更加明亮的新房子里,还能获得一笔巨额的拆迁款。
有些人甚至在拆迁过程中一夜暴富,成为了名副其实的“拆二代”。
2007年,由于城市建设的需要,河南省郑州市东史马村也开启了拆迁政策。
其中有一处老宅子竟能补助一亿元的巨额拆迁款,不禁让同村人羡慕不已。
然而老宅子的主人任金岭,却果断地放弃了拆迁的机会,决定继续在这里生活下去,为此他也成为了河南“最牛”的钉子户。
难道这个老宅子有什么特别之处吗?
当时专家到场勘查时说了一句话:这个宅子真的不敢拆了。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2
其实这个老宅子,大眼看上去非常普通,甚至有些陈旧。
此时它已经成为了钢筋水泥中的一座“孤岛”,颇有些“不食人间烟火”之意。
在当地,这座宅子又被称为“任家大院”,它之所以成为开发商眼中的“香饽饽”,也不是没有原因的。
东史马村位置优越,北面就是规划中的高速公路,东面紧邻河南工业大学,可谓发展前景十分优越,而任家大院就是东史马村的中心。
当时开发商都要把任家大院的门槛踏破了,从最初的500万拆迁费一直上调到3000万,可任金岭老人的态度却始终坚韧,说什么也不搬走。
无奈之下,开发商直接开出了1亿的价格。
谁知这直接惹怒了任金岭,他声调抬高、眉毛高挑,怒斥道:“就算给我100亿我也不搬”。
按理说“拆迁”就是天上掉馅饼的事情,任金岭的作为也让同村人颇为不解。
把破旧的房子变成高楼大厦或者琳琅满目的大商场,不仅会让市容市貌看起来更有魅力,人们的生活也会越来越富裕,难道这不是一举两得的事情吗?
后来有记者来到任家大院,任金岭这才说出了心声:
“我不是钉子户,只是这座老宅子对我来说太重要了,如果没有它,我们任家的根就断了”。
对于这座陪伴了自己一辈子的老宅,任金岭对它充满了感情和责任。
在他的记忆中,任家大院一直都是如今的模样,陈旧中带着庄重,破损中带着岁月的质朴。
它不仅仅是一个房子这么简单,它的存在的确有些不同。
3
任家老宅始建于1775年,第一位建造者是一位名叫任君选的祖先,他一直在筹划着建造一座能容纳全家人的大房子。
宅子设计精良、做工精细,每一处都是用心设计的,所以他这一辈子没能将其竣工。
于是就传到了官拜布政司的布政史,官位之高的任德润手中。
再后来,这个房子历经了四代,在长达60多年的建造下,于1838年正式完工,成为了当地颇有名望的官府门第。
其实一开始的时候,这座宅子占地面积约30多亩,草木繁盛、雕梁画栋,一看就是大户人家的气派。
可是后来清王朝覆灭,旧中国内部战乱不断,在历史的洪流中,任家的荣光也逐渐褪去。
直到新中国成立,任家大院也不再符合当时的价值观,于是大宅子被陆续分配给其他的村民,到最后就只剩下了4亩地,2进院落,48个房间。
200多年来,任家人一直生活在这里,经历了风风雨雨,既有天灾又有人祸。
对于任金岭来说,这处老宅子既是家族的象征,也是见证任家兴衰荣辱的地方。
任金岭表示,爷爷去世之前就把宅子嘱托给了父亲,让他一定守护好任家大院。
2007年父亲去世,这个重任就交到了任金岭的手中。
而此时的任金岭也已白发苍苍、年过七旬,每当想起父辈们临终时的场景,他都忍不住哽咽一场。
据他所说,文革时期父亲为了保护任家大院,把一些锡制茶具和文物都埋到了地底下,屋脊上的那些“五脊六兽”也被一一取了下来。
那些埋藏不了的石雕,则用泥巴糊上,尽量不那么引人注目。
正是因为父亲的存在,任家大院才没在特殊的时期中遭到破坏。
如今,任金岭为了保护好这个宅子,从未去过新房居住,哪怕这里冬天冷、夏天热,他也依然守在这4亩土地上。
老宅毕竟年数久了,有时候也会出现一些问题,任金岭不放心工人师傅的修葺,于是亲自学习木工之活,为老宅子修修补补、添砖加瓦。
在任家大院的横梁上,还刻着一条简短的家训,它只有4个字:“布德施恩”,任家的祖祖辈辈都是看着它长大的。
任金岭曾说:“有1个亿的确不愁吃喝,但钱都是靠自己挣来的,而不是靠祖上的房子去贪图享乐”。
这么看来,任金岭放弃1个亿的拆迁款也是有他的原因的,可他如果不搬走,一般开发商就会选择强行拆除老宅,这该怎么办呢?
4
任金岭决定向相关部门提出申请,把古宅保护起来,后来考古学家前来考察,结果任家大院让他们啧啧称奇。
他们惊奇地发现,虽然任家大院的大门在岁月的侵蚀下早已朱红尽褪、纹路斑驳,但打开门的那一瞬间,眼前便是低调而精美的院落。
里面的木雕、砖雕等都精妙绝伦,可以说是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科研价值。
最惹人醒目的就是大门上挂着的黑底金字的牌匾,上面写着“辅翼国政”4个字。
你可不要小瞧了这块牌子,这可是清代道光帝所赐,只不过由于原牌匾已失传,现在上面挂着的是任家后辈复刻出来的。
在它们的前方,就是两座威武气派的“石麒麟”,这便是达官贵人的象征,因为在那个时候,不是所有人都可以在门前放置石麒麟的。
除此之外,任家大院中还有一件来自清朝的蟒袍,名叫“八蟒五爪袍”,上面绣了八只蟒蛇,每只都活灵活现地伸出了五个爪子。
这件衣服金光闪闪,摸起来非常有质感,在岁月的打磨下依然保持着最初的凌厉,贵族气派丝毫不见得减少。
就连一些生活的痕迹,在任家大院中也能清晰可见。比如囤粮食用的囤子、去粮食的斗和簸箕等。
总之在这些细节当中,我们能看出曾经的任家大院应该是门庭若市、儿孙满堂的热闹景象。
考古学家一致认为,任家大院并不是普通的宅子,而是历史的传承,如果被拆了就会造成传统文化的缺失,所以万万拆不得。
为此,2009年时,任家大院被列为了郑州市市级保护单位。
任金岭原以为任家大院从此得到了保护,可接二连三的问题才刚刚开始出现......
5
除了任家大院以外,周围的老宅几乎都在动工拆迁了。
在一片黄沙和钢筋中,它有些显得格格不入,外界的嘈杂和冗乱也与任家大院的寂静和清闲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最为关键的是,由于施工的原因,老宅的电话线断了,喝水也成了很大的问题。
于是任金岭还特意在门前的不远处凿了一口井,无论施工的压力让他多么无奈,他也从未后悔过。
只是自从工地开工之后,有些嘈杂人员总会悄悄地溜进任家大院里,如果是来观赏的倒也没什么,可他们每次离开后,宅子里总都会缺失点东西。
这个问题难倒了任金岭,他不明白为何同为中国人,还要对国家的文物有所觊觎。
为了防止情况进一步恶化,他在宅子里铺上了地板砖,还用玻璃罩住了木制雕花门窗,并在大门外写上了“非请勿进”的牌子。
这个办法的确管用了一段时日,但没过多久,任家大院依然有外来人员进入,重蹈覆辙的事情也在一遍一遍地上演。
任金岭思来想去,决定从外面建一堵墙,这样就能把任家大院和外界完全分隔开了。
可是任金岭的全部积蓄几乎都用在修整老宅上了,一家人的生活本就有些拮据,现在就靠女儿的面包店支撑度日了,又哪来的钱建一堵墙呢?
无奈之下,任金岭向郑州文物局提出了申请,想要把老宅改造成一座真正的博物馆。
老两口将家里所有的文物,包括家具、瓷器、朝服等上千件物品提交了上去,他们想通过这些历史的痕迹得到专业的保护,从而也能更好的进行文化的传播和传承。
2017年,郑州文物局通过了任金岭的申请,任家大院从此改为“郑州天祥博物馆”。
这处博物馆在高楼大厦的包围下,显得既渺小又伟大,对任金岭来说,他不仅完成了祖辈们的心愿,还将历史文化传承了下去,这就是一件“双赢”之事。
“郑州天祥博物馆”分为两个院落,其中一处广为开放,迎接来自四面八方的参观者,不收取任何费用,凭借身份证就能进入。
任金岭也成了博物馆的馆长,他和妻子一起参与博物馆的讲解工作,这里的一草一木,以及每一件文物都是他最为熟悉的“伙伴”。
他从未想着凭借老宅子或这些文物去挣钱,而是免费进行传统文化和文物的讲解工作,这不禁令人为之动容。
有句话说得好:“莫让文化遗产毁于拆古建新,尊重历史是必须的”。
拆迁工作我们应该支持,但我们也要保护好来之不易的文化,毕竟这才是祖国富强的根基。你说对吗?
对于任金岭放弃1亿拆迁款保护任家大宅的事情,你是怎么看待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