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水十大经验(亲力亲为3过家门而不入)
治水十大经验(亲力亲为3过家门而不入)禹就把疏导龙门当成攻坚的战斗,观察好地形,带领人们开凿大山,最后凿开了一个大口子,河水才畅通无阻,一直流进大海了。这样经过13年的努力,到处泛滥成灾的洪水终于完全被制伏了,统统排泄进了大海,露出了排干了水的地面,又可以重建家园,种庄稼,过上久违的安定的生活了。禹的功劳这样大,世世代代的人们都很尊敬他,在他的名字前面加一个大字,把他尊称为大禹。从此大禹治水的故事就一代代流传下来。大禹治水仅仅是治理了一次洪水灾害吗?不,还有非常深远的意义。它告诉人们,洪水只能因势利导应该以疏为主,不能到处都堵,水来土掩的办法只能作为辅助手段,不能当成是唯一的办法。治水的思想直到今天还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大禹治水还宣告了人定胜天的观念。远古时期,世界上许多地方都同时发洪水,包括西亚美洲等许多地方。面对滔天洪水,他们只能打造诺亚方舟一类的逃生工具,消极逃避洪水。只有古代中国采取了积极的治水措施,真了不起,时间一
现在我们要把故事拉回到尧在位的时候了,那时候发了大水灾,淹没了许多地方,人们没有栖身的处所,只好爬上树爬上山,扶着老人,拖着孩子,哭哭啼啼到处逃难,加上毒蛇猛兽,伤害人和牲口,简直活不下去了。尧十分焦急,派鲧去治理洪水,鲧继承了从前共工治水的方法,使用的方法只有一个堵字。他心里想,俗话说,水来土挡,只要用土堵住了水,就可以平息这场灾难了。想不到这个办法压根就不行。到处泛滥的洪水堵是堵不住的,一道道堤坝都被冲垮,水势反而更加凶猛了。他耗费了九年时间,结果一事无成。舜接替尧担任部落联盟首领以后,亲自到下面去检查工作,为了给天下老百姓有个交代,气得把鲧抓住杀了,下一步怎么办?
舜命令鲧的儿子禹接着干下去,与接受了父亲失败的教训,换了一套治理的思路。他想堵是堵不住的,不如干脆因势利导采取疏的办法来处理。这个做法说白了就是疏通河床,开挖一条条渠道排水,让四方堵塞的洪水统统流进大海,就不会造成危害了。这是一个非常聪明的办法,河水本来就要往东流,一直奔流进大海的,顺应了自然规律,就不会是洪水到处泛滥了。这一场堵和疏的治水方法的差别在于,一个是顺应自然规律,一个是违背自然规律。从以后几千年治理洪水的经验,全部都印证了中心思想。疏是根本的战略思想,堵只是局部的战术措施,治水的人们必须清楚二者的根本区别才行。禹是治理洪水的统帅,也是不知疲倦的实干家。他一面东跑西跑,了解情况,查明了地势高低,确定了疏导方向,指挥各地疏通洪水,一面走上第一线,挽起袖子和老百姓一起劳动。
人们常常可以瞧见他亲自握着简陋的工具,冒着风雨,踩着烂泥,和民工们没有一丁点儿差别,带头在工地上劳动,累的磨光了小腿上的汗毛。如果他活到现在,把他评为劳动英雄,一点也不过分。据说,为了把水治好,大禹结婚才几天,就离开了家里,向洪水的地方跑去。临别的时候对妻子说,如果生了孩子,就给他取名叫做启。我们婚后几天我就起行上路的意思。后来他的妻子生下一个儿子,就真的取了这个富有纪念意义的名字。在治水的过程中,他三次经过家门口,但都没有进去过他第一次从家门外经过,他的妻子刚刚生下孩子,他听见孩子哇哇的哭声,多么想推开房门进去看一眼,可是任务紧急,他终于狠了一下心,带领着队伍拔起脚就走了。第二次从门口经过,妻子远远看见他心疼的拉着他说,瞧你累的样子,回家休息一下,他说,不行,洪水还在泛滥,人们还在受苦,形势这样紧急,我怎么能够休息。
妻子求他道,你就只留半天,你的衣服也该补一下,草鞋也该换一双,禹还是没有答应,安慰她说,我知道你一个人带孩子很不容易,可是现在洪水这样大,我是绝对不可能留下来的。妻子没有办法,只有眼泪汪汪瞧着他,越走越远了。他第三次经过自家的门口,儿子已经长大了,使劲拉着他,要他回去歇一下,禹慈爱地抚摸一下他的脑袋,说了几句安慰话,还是头也不回地往前走了。这样的首领多么了不起,为了大家,他舍弃了小家,他的心里只有人民,人们也就更加敬爱他。这场洪水主要是黄河泛滥引起的。在治理的过程中,疏通黄河的任务最重要也最艰巨。特别是在龙门这个地方,由于河道狭窄,堵塞了滚滚滔滔的洪水,造成很大的灾难。
禹就把疏导龙门当成攻坚的战斗,观察好地形,带领人们开凿大山,最后凿开了一个大口子,河水才畅通无阻,一直流进大海了。这样经过13年的努力,到处泛滥成灾的洪水终于完全被制伏了,统统排泄进了大海,露出了排干了水的地面,又可以重建家园,种庄稼,过上久违的安定的生活了。禹的功劳这样大,世世代代的人们都很尊敬他,在他的名字前面加一个大字,把他尊称为大禹。从此大禹治水的故事就一代代流传下来。大禹治水仅仅是治理了一次洪水灾害吗?不,还有非常深远的意义。它告诉人们,洪水只能因势利导应该以疏为主,不能到处都堵,水来土掩的办法只能作为辅助手段,不能当成是唯一的办法。治水的思想直到今天还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大禹治水还宣告了人定胜天的观念。远古时期,世界上许多地方都同时发洪水,包括西亚美洲等许多地方。
面对滔天洪水,他们只能打造诺亚方舟一类的逃生工具,消极逃避洪水。只有古代中国采取了积极的治水措施,真了不起,时间一年年过去,舜也老了,必须要选一个接班人,选谁好呢?大家异口同声,一致推选了大禹,接着担任天下部落联盟的大头领。这个选择没有错,在治水的过程中,他有这样大的功劳,谁比得上?如果不选他,普天下的老百姓都不会答应。禹的威望高了,权力也大了,似乎脾气也变了。他在位的时候发生了一件值得注意的事情。有一次他在会稽地方和诸侯会盟,有一个叫防风氏的部落头领迟到了,禹就毫不客气地杀了他。开会迟到算得了什么,也要砍脑袋吗?这表明部落联盟大首领的权力已经大到谁也不能够约束的程度,简直像国王一样,部落联盟向国家过渡已经是不可避免的事情了。不过,不管怎样,大禹治水的功劳还是很大,也多亏了他,滔滔的洪水才能流向大海,没有危害到人民,他的功还是比过大的,这一点还是值得我们敬佩的。
华夏治水第1人,亲力亲为3过家门而不入,细数他走过的成长之路!这样踏实肯干的大禹,就是我们华夏民族的精神灵魂,千百年来的传颂,更是铸成后世人民的淳朴高尚的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