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沙坡头的过程(探秘沙坡头思乡情悠悠)
旅游沙坡头的过程(探秘沙坡头思乡情悠悠)在沙坡头和附近几个村的村民的心中,这两棵古柏就是神树,谁家的孩子命硬了,父母就会把孩子认到古柏跟前,每年孩子过生日时,都会登上柏树坡前来祭拜还愿。两棵树中间缠满了红绳,绳上还悬挂着红色纸灯笼,风雨侵袭,灯笼早已变形。柏树前边的石块上燃放过的闪光雷还插在石缝中间,这些都是村民们来给孩子过生日时留下的 。 一 神秘大柏树 穿越一段杂草丛生的小径,再往下走一二百米远,就能看见那两棵大柏树傲然挺立在石山中央。它们吸天地之灵气,历自然之沧桑,根紧握,叶相连;沐风雨,观流岚。三十多年没到过这里,这两棵古柏变得更加粗壮健硕,我伸出手臂已经不能环抱它了。这两棵古柏树龄已有三百五十年,树高二十多米,虬枝相交,形成一道天然的山门,这个山坡也因树得名叫柏树坡。村民们上山砍柴或者山上的人下来赶集,大柏树必定是他们途中休憩的一个场所。靠着树干坐下来休息会儿,会让人的体力好像增加了许多。树身上布满斧头的砍痕,据说这是
文/王明琴
路途遥远,隔不断游子浓浓的乡愁;炎炎暑气,挡不住文友采风的热情。五月三日,顶着39度的高温,我随同宜阳文学的几个文友,前往生我养我的故乡——莲庄镇沙坡头村进行采风活动。
沙坡头村南依巍巍熊耳山,北傍涛涛洛河水,风景秀丽,物产丰富,是莲庄镇最西边的一个行政村。下辖十八个村民组,四千七百多口人,它又是莲庄镇人口最多的一个村。村子距县城二十五公里,沿着新修的滨河快道,汽车风驰电掣,不到半个小时,我们就到达了村委会门口,村支书冯武占等人热情的接待了我们。国旗在村委大院中心迎风飘扬,一座两层办公楼耸立在大院正北边。走进办公室,窗明几净,现代化办公设施一应俱全,传统的管理办法正在被科学管理,精准施策的理念所代替。
短暂的逗留之后,我们就踏上采风之旅的第一站——柏树坡探访古柏。车子沿着急弯很多的柏油山路缓缓行驶,山风习习,让人顿觉凉爽许多。放眼山下,一块块麦田宛如铺开的绿毯,洛河如同一条白练自西向东奔流而去。山坡上的梯田红土绿植,格外好看。不时还能看见一些野苹果和野桃子在枝头迎风摇曳。车子开到建在小南顶的祖师庙处,就不能再走了。我们就把汽车停在那里,然后顺着山路往古柏的方向步行。
一 神秘大柏树
穿越一段杂草丛生的小径,再往下走一二百米远,就能看见那两棵大柏树傲然挺立在石山中央。它们吸天地之灵气,历自然之沧桑,根紧握,叶相连;沐风雨,观流岚。三十多年没到过这里,这两棵古柏变得更加粗壮健硕,我伸出手臂已经不能环抱它了。这两棵古柏树龄已有三百五十年,树高二十多米,虬枝相交,形成一道天然的山门,这个山坡也因树得名叫柏树坡。村民们上山砍柴或者山上的人下来赶集,大柏树必定是他们途中休憩的一个场所。靠着树干坐下来休息会儿,会让人的体力好像增加了许多。树身上布满斧头的砍痕,据说这是以前村里人进山砍柴,试试斧头锋利与否留下的痕迹。
在沙坡头和附近几个村的村民的心中,这两棵古柏就是神树,谁家的孩子命硬了,父母就会把孩子认到古柏跟前,每年孩子过生日时,都会登上柏树坡前来祭拜还愿。两棵树中间缠满了红绳,绳上还悬挂着红色纸灯笼,风雨侵袭,灯笼早已变形。柏树前边的石块上燃放过的闪光雷还插在石缝中间,这些都是村民们来给孩子过生日时留下的 。
二 大水塘和龙脖
顺着柏树下的山路下山,远远地就能看见山脚下有一个大水塘。它建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呈六边形,全部用石块垒就,耗时几年时间才修成,听我的大姐说她那时还参与了水塘工程的修建。那时候没有机械化,全凭肩挑手推,勤劳的沙坡头村人竟然完成了一项这么庞大的工程,今天看来都觉得不可思议,叹为观止。这座水塘可以汇聚山谷里的溪水,下雨时的雨水。干旱时节,只要打开阀门,就能放水浇地。十八个村民组排班轮流浇地,每当轮到自家浇地时,家人们就会提前查看水渠,有没有哪个地方崩口漏水的情况,在他们眼里,一滴水就像一滴油一样金贵。这个水塘在蓄水,防洪方面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经它灌溉的土地,滋养了一代又一代的沙坡头村人。
后来各个生产队都挖了机井,避免了水线过长,损耗太多的问题,缓解了水塘的压力,但是它至今还在在发挥着自己的作用。紧挨水塘北边,是一座南北走向绵延起伏的丘陵,人们叫它龙脖,传说是一条龙死后埋在了这里。龙脖土质很黄,表层是一些细碎的黄色颗粒。小时候跟着姐姐们来这洗衣服,她们管这种黄色颗粒叫龙脑子,而且还用这些黄色颗粒洗衣服上的污迹,令人称奇的是搓洗后还真能洗净。至今也搞不清这种土是含了什么化学成分。
三 铜墙铁壁五峯寨
中午趁文友们在喝茶休息,我独自一人顶着大太阳,再次来到以前的寨门处,寻访古寨遗址。但令人遗憾的是由于村里人口的增多,有些人家在寨外边盖了新宅,寨墙已被推倒,寨壕也被填平,我只能站在那里默默凭吊了。
拒碑文记载,沙坡头村还有一个名称叫“五峯寨“,以前经常有刀客(也就是土匪)来抢夺村民财物。扰乱百姓的生活。村民深受其害,谈匪色变,那时小孩子不听话,大人就会吓唬他们说不听话刀客就来了,足见那时人们对刀客的恐惧程度。后来村民们在张连升区长的带领下,仅仅用了四十天的时间就修建了一个坚固的土寨。土匪们第一次来村里抢掠时还没有有任何阻挡,等他们卷土重来时,一座坚不可摧的寨子却让他们望而止步。寨墙全部用夯土筑成,分设东南西北四个寨门。环绕寨墙,又挖了宽五丈,深三丈的寨壕,里边放上满满的水。白天村民出村耕作时放下吊桥,夜晚拉起吊桥,紧闭寨门。派人严防死守,真的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传说张连升区长枪法特好,经常提着手枪,带人在寨子上巡护。刀客们无法进入,只得悻悻而归,从此不再来骚扰这里的村民。我上初中时,村子西边和南边都还保存着两段完整的寨墙。秋天,寨墙上偶尔还能发现几颗鲜红的野枣。酸酸甜甜,味道极美。南边的寨壕里也还有很深的水,有些人家还会去寨壕边涮洗衣服。后来不少人家都开始在村外盖房居住,为了方便出行,就在寨壕中间修筑起许多条土路,这样寨壕就被截成了一段一段的,改变了它原来完整的样子。沙坡头村也开始有了寨外头和寨里头的分界之称。
这次重回故乡采风,耳闻目睹,令我感慨颇多,沙坡头村的村容村貌已经有了很大的变化。目前,村中原有的街道都正在硬化,每隔一段距离就会有一所垃圾池。雪白的墙壁,高大的门楼,公路两边林立的商铺,井然有序的集贸市场,无一不在说明沙坡头村正在乘着党的扶贫惠民的春风飞速发展。
由于时间关系,我魂牵梦绕中那古老的木船渡口,还有儿时的乐园——小学校的戏楼,以及风景秀丽的南寺沟,都没来得及去看。只好留作下一次再来探访了。但我相信在村委领导班子的带领下,不久的将来,沙坡头村必将以一个美丽乡村的面貌展现于父老乡亲的面前。
图/文友【部分图片来自网络】
作者简介:
王明琴,网名明月琴心。喜欢唱歌、摄影和古诗词的写作。在纸媒和微信公众平台均有作品发表。
来源 宜阳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