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隍和土地神的传说(漫谈-说说城隍起源和城隍神的故事)
城隍和土地神的传说(漫谈-说说城隍起源和城隍神的故事)起源之小结史载“城中先有神祠一所,俗号城隍神,公私每有祈祷。”慕容俨呢,充分尊重军民的信仰需求,允许他们分批次前往祈请。不曾想,没过多久,狂风骤起,竟真的漂断了阻隔江面的荻洪,瑱军赶紧用铁链重新进行了加固封锁。慕容俨则亲率军民,再到城隍神祠祈求保佑。随后,江面上真又刮起了更加狂烈的风暴,彻夜呼啸,封锁江面的荻洪和铁链,也数次被风浪冲断卷走。城内军民都认为这是城隍神的神威显现,因此更加坚定了守城信心。那么,城隍神崇拜究竟从何时开始的呢?有说,始于帝尧,但西周之时才有城和隍的记载,何来尧时崇拜?又有说,始于汉代、魏晋三国之时,这在碑刻铭文或图经等地方典籍上有记载,但是在正史中却没有发现相关记载;再或说,元明时人记载的始于汉魏六朝的传说故事,这种时空穿越的孤证,又不足为据。城隍神的最早传说明末清初思想家顾炎武,认为城隍神崇拜“大约起于南北朝之世”。就目前而言,正史中最早记载城隍神传说的是《北齐书
前两期借着灌口城隍庙,拉杂讲了古建筑的屋顶类型、脊饰小跑,城隍庙的命名、文物维修和保护原则等。这期,言归正传,入题,本打算在这一期就把城隍起源、传说故事、信仰传播、祭祀典礼等做个了结。但内容实过太多,故而还是分作两期,下期再来画句号。
城隍的源起
城隍二字,据史家考证,最早见于经传的是成书于西周先秦时期的《周易·上经·泰》:“上六,城复于隍,勿用师。”此为六十四卦的《泰卦》爻辞,其大意是:城墙倒塌归复城壕之内,是泰极而否,城复于隍,静处勿擅动之意;实际也暗含否极而泰来,应遵循大道,顺应自然规律。可见,先秦时期的城、隍,仅是指城墙与城壕,并未神话崇拜。
苏州古城门城墙 Ancient city gate city wall in Suzhou
那么,城隍神崇拜究竟从何时开始的呢?有说,始于帝尧,但西周之时才有城和隍的记载,何来尧时崇拜?又有说,始于汉代、魏晋三国之时,这在碑刻铭文或图经等地方典籍上有记载,但是在正史中却没有发现相关记载;再或说,元明时人记载的始于汉魏六朝的传说故事,这种时空穿越的孤证,又不足为据。
城隍神的最早传说
明末清初思想家顾炎武,认为城隍神崇拜“大约起于南北朝之世”。就目前而言,正史中最早记载城隍神传说的是《北齐书·慕容俨传》。话说,天保三年(552),南梁司徒陆法和等以郢州城(今湖北武昌)归降北齐。北齐清河王高岳派出大将慕容俨前往接收并镇守治理。俨军刚入郢州城,旋即被南梁大都督侯瑱等率水陆大军包圆围困。俨军防守致为严密,瑱军多次攻城无果,只能采取围剿方略。除陆路封锁外,还在上游江中放入大量荻洪(形似芦苇的草本植物)阻塞水道交通,使之成为一座孤城。
史载“城中先有神祠一所,俗号城隍神,公私每有祈祷。”慕容俨呢,充分尊重军民的信仰需求,允许他们分批次前往祈请。不曾想,没过多久,狂风骤起,竟真的漂断了阻隔江面的荻洪,瑱军赶紧用铁链重新进行了加固封锁。慕容俨则亲率军民,再到城隍神祠祈求保佑。随后,江面上真又刮起了更加狂烈的风暴,彻夜呼啸,封锁江面的荻洪和铁链,也数次被风浪冲断卷走。城内军民都认为这是城隍神的神威显现,因此更加坚定了守城信心。
起源之小结
通过以上,我们知道城、隍,最早起源于先秦时期,但是各有所指。“城隍”二字组合联用,首见于东汉班固《两都赋序》,但也仅是指疏浚城壕,没有信仰崇拜的意思。正史记载城隍神崇拜的,是六世纪中叶南北朝齐梁时期的《北齐书》慕容俨传,这也是反映了城隍神信仰源自于长江中游地区的一个例证。
城隍神都有谁
纵观史料,城隍神或者是前朝的名臣宿将,或者是当代的有功之人。从历史时期上看城隍神的组成,有着时代越靠前,城隍神人物越单一,事迹也简单;时代越往后,城隍神人物越丰富,事迹也更加多彩的特点。
唐代以前的城隍神
唐代以前各地供奉的城隍神主要是秦汉时期煊赫一时,威震八方的名臣宿将,春申君黄歇[1]、萧何、范增、英布、纪信[2]、灌婴[3]等。史料中,萧何萧相国是被记载城隍神的第一人,他和范增、英布等被尊神的原因不明,应有保境安民的寓意。而春申君修建城池,疏通吴淞江,开河修渠;纪信代替刘邦,荥阳诈降,被项羽焚烧至死;灌婴营建袁州城,固护城池等,都是他们舍生取义、御敌保民、福及生人的壮举,得到后代朝堂百姓的颂扬,因此希望在他们亡故以后,在冥界也能继续护佑一方城池和黎民百姓。
唐代以后的城隍神
唐代及其之后,各地城隍庙除了供奉前述的人物之外,城隍神都有所增加。新的城隍神,一方面,基本上也是护佑一方周全的忠臣名将或本地官员,因此他们的事迹更为壮烈、鲜活;二是,死后祀奉的区域也大多就在本地区及其周边。比如,三国东吴屈坦,因其父得罪孙权而被免官隐居浙江台州,他看轻仕途,不愿为官,携母隐居期间,为百姓做了不少好事,传言他能呼风唤雨,死后化身成龙,唐武德年间被奉为台州城隍神。再如,隋末投效大唐,太宗李世民即位后被授予左监门大将军,掌管东宫军务的大将庞玉,早年任越州(古称会稽、山阴、越州,今浙江绍兴)都督,身故后,于五代时期被尊为越州城隍神。
当代就封神的人
还有几位忠勇至极、功高志伟的忠臣名将,则是在当代就被尊为城隍神。
第一位,相信大家并不陌生,我们小时候看过的《血战睢阳》《张巡殉国》等小人书的主角-张巡。他于唐安史之乱时,任河南真源(今河南鹿邑)县令,巡为人果毅刚强,忠诚不二。他的顶头上司谯郡(今安徽亳州市,唐代隶属河南道)太守叛唐投敌,任他为长史,逼他去迎接叛军,他却借机拉起了千把人队伍讨贼平叛,去与数倍之敌血战。后来辗转雍丘(今河南杞县)固守城池将近一年时间,屡战该县叛降县令令狐潮,曾多用奇谋妙算获胜。尤以深夜吊悬千余黑衣草人,让敌军误以为偷袭,从而得箭数十万支的经典故事为最,这与《三国演义》中草船借箭的故事,有异曲同工之妙。
随局势的变化,为保全大唐赋税重心的江、淮之地,张巡率军与睢阳(今河南商丘一带)太守许远,合兵一处阻击固守,因其出众的军事才能,被众推举为主帅。在弹尽粮绝之时,张巡杀己爱妾、许远杀僮仆以充军粮,在坚守十个多月后,城陷被俘殉难。虽历代对他们为守城而杀人取食,有很大争议,但对他们功绩的称颂,却是不吝溢美之词。唐肃宗平叛后,追赠张巡为扬州大都督、邓国公,配享春秋二祭,之后历代皇家都有追赠并享祭祀。此外,他还是睢阳等地的城隍神。
第二位,宋神宗熙宁时,邕州(今广西南宁)知州苏缄率军民抵御交趾蛮军入侵,坚守42日城破,苏缄为“义不死贼手”杀家口36人,藏于坎下并自焚而死,举家殉国。而交趾兵则继续北上准备攻占桂州(今广西桂林),贼兵方前行数十里路,忽见有大队兵马从北呼啸而来,众人惊呼:“苏城隍领兵来抱怨”。贼军大乱,遂惊惧引军退还。神宗皇帝感念苏缄率军民固守邕州,迟滞打击了交趾军的嚣张气焰,使桂州和象州(今广西象州县)得以保全,因此追赠为奉国军节度使,谥号“忠勇”,而邕城百姓则为苏缄立城隍祠,以期苏城隍在冥界亦能庇佑保护。
第三位,明永乐年间,历任云南、浙江等地按察使之职的周新,为人刚正不阿,清廉无私,敢于伸张正义,被誉为“冷面寒铁”,受到广大百姓的拥护爱戴。他坚持查办涉贪腐案锦衣卫的一名千户,从而得罪锦衣卫指挥使纪纲,遭诬陷受尽酷刑而死。待沉冤昭雪,明成祖朱棣追封为城隍神,在浙江杭州、嘉兴、绍兴等地多有祀奉。
三点认识
根据老一辈史学家邓嗣禹,对各时代建造城隍庙和分布区域的统计梳理,结合湖北武昌是城隍神传说最早发生地,可得出以下三点认识。第一,城隍神,基本上都是在生前为守卫一方城市和保护一方百姓,舍生取义,为国捐躯,或者是对国对民有功、有贡献的本地官员为主,具有典型性的特征。第二,就其分布和传播而言,是以长江中游地区为起点,自我国中部(约两湖、江西等)地区,向东南(约江浙、安徽、福建、广东等)地区发展,再北折向西北(约河南、山西、陕西等)地区传播。第三,就其时代划分而言,信仰崇拜起于南北朝齐梁之时,唐宋开始在吴越地区流行,明朝初年在皇家推动下,流行于天下。
漫谈-从灌口城隍庙讲古建屋顶之趣(一) 漫谈-从灌口城隍庙讲得名和文物修缮(二)
[1]春申君,战国四公子之一。楚考烈王元年(前263),黄歇被拜为相,封春申君,赐淮北十二县为封地。多年后,因封地与齐国相接,地处战略要冲,他向楚王提出宜改设为郡 以强边固防。楚王遂改赐于江东,故吴地。因春申君在吴地(约在今江苏南京、扬州、无锡、苏州及上海一带)修缮了阖闾大城(今苏州城),疏浚吴淞江开河修渠,发展农业,并营建蛇门(今苏州城古城门,方位巳地属蛇,故名),以御越军,保城护民而获庙食供养。
[2] 纪信,为汉高祖良将,楚汉相争时,刘邦被项羽围困荥阳,生死之际,大将纪信请缨,身形体貌酷似沛公,愿穿戴其衣冠服饰,前往楚营冒充诈降,助其脱困。在楚军营中,纪信身份终被识破,项羽怒而烧杀纪信,后人感念纪信的这份忠烈,广为祀奉。
[3] 灌婴,亦为汉高祖刘邦猛将,以骁勇著称。据唐刘骧《袁州城隍庙记》说,《汉书》所载,在汉高祖六年春,大将军灌婴筑袁州之城,即古宜春城。世人感念灌大将军固护城池,福及生人的功德,因此加以祭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