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胸搭桥手术真实感受(58岁的男隐之言)
开胸搭桥手术真实感受(58岁的男隐之言)“像钱先生这样,前列腺增生电切术后出现膀胱颈口顽固性狭窄的患者虽然只占手术患者的千分之五,但由于我国前列腺增生患者基数大,现实中有不少患者深受其困扰。”俞建军主任医师介绍,膀胱颈口顽固性狭窄不仅会极大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也是困扰业界的一个全球性难题。不甘心就此妥协的他,来到浙大一院泌尿外科就诊,在泌尿外科副主任俞建军主任医师的门诊,他寻得了最后一丝希望。“刚做完手术那几天效果是还不错,但一个月都不到,就又尿不出来了。”在当初手术的那家医院,医生告诉他,这是由于电切气化手术后形成的疤痕再一次堵塞了他的尿道,导致尿道和膀胱相连部位的膀胱颈口狭窄,这是该手术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约有千分之五的患者会出现这种情况。无可奈何,钱先生接受了医生的建议,通过金属探针直接将疤痕“暴力”顶掉,以期能扩张尿道。但接受2次治疗后没多久,钱先生仍然觉得小便吃力,每次都感觉尿不出来,有时候甚至在厕所待半小时,才能断断
来源: 浙大一院男人年纪大了,总有这样那样的难言之隐,当年迎风尿三丈,如今顺风湿一鞋。这种烦恼就是由前列腺增生所导致的。
有的人做一次手术就能轻松解围,有的人做六七次手术仍饱受折磨,为了解决这一业内“老大难”的问题,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泌尿外科,在国际上首创了一种新术式,目前已成功开展数例,大大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1年内做6次手术,还是排不出尿桐庐的钱先生(化名)今年58岁,是当地一家国企的老员工,眼瞅着再过两年就要退休了,他却每天满脸愁容,原来,他饱受前列腺电切气化术并发症的折磨。这种煎熬,直到他最近在浙大一院接受了一种新术式,才眉间舒展。
“去年上半年开始就感觉有点不对头嘞。”钱先生表示,由于尿频、尿不尽等原因,他被当地医院诊断为前列腺增生,并接受了前列腺电切气化术,这是国际上治疗前列腺增生的“金标准”手术。但术后没多久,钱先生长达一年多的噩梦就此开始了。
“刚做完手术那几天效果是还不错,但一个月都不到,就又尿不出来了。”在当初手术的那家医院,医生告诉他,这是由于电切气化手术后形成的疤痕再一次堵塞了他的尿道,导致尿道和膀胱相连部位的膀胱颈口狭窄,这是该手术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约有千分之五的患者会出现这种情况。无可奈何,钱先生接受了医生的建议,通过金属探针直接将疤痕“暴力”顶掉,以期能扩张尿道。
但接受2次治疗后没多久,钱先生仍然觉得小便吃力,每次都感觉尿不出来,有时候甚至在厕所待半小时,才能断断续续完成排尿。为此,他水也不敢多喝,还把喝茶的习惯给戒了。
“你去上海看看吧,我们这实在没办法了。”从今年年初开始,他在当地医生的推荐下,来到上海某三甲医院接受了3次手术,其中2次经尿道膀胱颈瘢痕切除术,也就是利用电切镜将瘢痕再次切除,1次用冷刀把瘢痕切开,可治疗效果却一次不如一次。第6次手术之后,钱先生已经完全无法自主排尿了,只能膀胱造瘘,借助人工尿道排尿。
遭遇国际难题,男子寻求最后希望不甘心就此妥协的他,来到浙大一院泌尿外科就诊,在泌尿外科副主任俞建军主任医师的门诊,他寻得了最后一丝希望。
“像钱先生这样,前列腺增生电切术后出现膀胱颈口顽固性狭窄的患者虽然只占手术患者的千分之五,但由于我国前列腺增生患者基数大,现实中有不少患者深受其困扰。”俞建军主任医师介绍,膀胱颈口顽固性狭窄不仅会极大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也是困扰业界的一个全球性难题。
前列腺本是男性生殖器附属腺中最大的实质性器官,看上去像一颗小栗子,随着男性年龄增长,雄激素分泌减少,前列腺体积变大,压迫尿道导致男性排尿困难。
前列腺增生电切术是利用电切镜经过尿道像刨萝卜丝一样一点点把增生的前列腺和被包裹的尿道切除,尿道四壁会出现创面,而部分人由于疤痕体质或者局部炎症,就容易在切口处长出疤痕,并且疤痕会沿着黏膜不断生长,变大变硬,堵塞在膀胱和尿道相连的膀胱颈口,就像是一层厚厚的水垢堵塞在一根软水管中,阻断水流。
前列腺电切术示意图,来自网络
膀胱颈口狭窄后,不仅影响患者日常生活,还可能会因残尿积留影响肾功能,或者由于小便用力导致小肠气、疝气、脱肛等症状,更严重的还会像钱先生这样造瘘。
目前国际上常用的解决方法,除了钱先生已经使用过的方法,对症状较轻的患者,还会使用局部激素注射,软化瘢痕;对症状较重的患者,还会进行狭窄处V-Y成形术,但由于疤痕顽固,术中暴露视野差,操作困难。
全球首创技术,终于摆难言之隐“在长期临床实践中,我们另辟蹊径,首创了一种‘腹腔镜下保留后尿道床的膀胱颈楔形切除成形术’,不仅操作简单,成功率还很高,对钱先生这样的顽固性患者来说,绝对是福音。”俞建军主任医师解释,疤痕就像一个环一样紧紧绕着尿道,疤痕底部紧贴着性神经和控尿神经,且十分靠近直肠,如果只是简单粗暴地将疤痕“一刀切除”将损伤这些重要神经和直肠,这也是限制目前治疗方法的主要因素。
浙大一院泌尿外科逆向思考,创造出了一种能与疤痕和谐共生的方式。
灵感来源于尿道重建中的保留尿道板的扩大成形术,这种方式适用于前尿道闭锁或狭窄的情况,而膀胱颈口狭窄发生于后尿道,后尿道与前尿道的区别在于,后尿道周围属于骨性组织,很难为游离的代替尿道的粘膜提供营养,使其成活,切除疤痕后粘膜不利于着床爬生,因此临床上不适合做扩大成形术。
如果能在后尿道部位人为创造一个“床”,就可以做扩大成形术了,问题也就解决了。那么,“床”从哪里来?俞建军主任医师设想,只要将颈口狭窄处的疤痕保留部分,人造床也就出现了。
颈口疤痕切除后外观
缝合关闭整合后的膀胱颈部与后尿道
“尿道重建术中有一个定义,只要管腔内的粘膜层有50%以上或者超过半圈是正常的,就不会出现再次狭窄的可能性。”借助这一理念,如果切除颈口狭窄处绝大部分的疤痕,这些地方就会出现新的黏膜,仅保留底部20%的疤痕作为“人工床”,再依靠高超娴熟的技术将黏膜与黏膜精准缝合,就可以避免再次形成疤痕。
更为重要的是,手术是微创形式,只需在肚子上开3、4个大小约1厘米的小孔。这种全球首创的术式,操作简单、成功率高,为解决患者“老大难”问题开辟了一条新的路径。目前,浙大一院在谢立平教授指导下已成功开展近10例手术,患者术后半年随访,最大尿流量可达到18ml/s,高于15ml/s的正常水平。“一般瘢痕的形成,一个月之内就会出现,如果超过一个月,甚至像我们随访的患者,半年没有复发的基本就算是治愈了。”
俞建军主任医师强调,除了前列腺增生电切术后可能出现膀胱颈口狭窄,前列腺癌根治术后出现的吻合口狭窄患者也适用这种新术式。
#超能健康团##健康科普排位赛##医师报超能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