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假设与推理的思维方法(假设与论证谬误)

假设与推理的思维方法(假设与论证谬误)在论证中,需要找到那些没有明说出来的观点或信念。这些没有明说出来的想法称为假设(assumptions)。要全面理解一个论证,就得找出这些假设,假设有五个关键属性。批判性思维的最终结果就是要求一个人虚怀若谷地接纳各种观点,理性而又有理有据地评判这些观点,然后在理性判断的基础上决定接受哪些观点或采取哪些行动。当我们想说服一个人的时候,都会尽量拿出一系列的理由。也就是说,理由和结论相辅相成,才能构成一个完整的说法。但是表面的、明说出来的理由并不是唯一用来证明或支撑结论的观点。有些内在的、没有说出来的想法提供了一个不可见的结构,使可见的结构说得通。因此,就需要理解假设对于论证的重要性。 假设是什么 假设:没有明说出来的想法称为假设(assumptions)。

爱美食、爱读书、爱旅行

爱一切平凡生活中美好的温暖瞬间!

假设与推理的思维方法(假设与论证谬误)(1)

今天又是读书笔记的日子啦


《学会提问》读书笔记分享第三篇。

当我们想说服一个人的时候,都会尽量拿出一系列的理由。也就是说,理由和结论相辅相成,才能构成一个完整的说法。但是表面的、明说出来的理由并不是唯一用来证明或支撑结论的观点。有些内在的、没有说出来的想法提供了一个不可见的结构,使可见的结构说得通。因此,就需要理解假设对于论证的重要性。

假设是什么

假设:没有明说出来的想法称为假设(assumptions)。

批判性思维的最终结果就是要求一个人虚怀若谷地接纳各种观点,理性而又有理有据地评判这些观点,然后在理性判断的基础上决定接受哪些观点或采取哪些行动。

在论证中,需要找到那些没有明说出来的观点或信念。这些没有明说出来的想法称为假设(assumptions)。要全面理解一个论证,就得找出这些假设,假设有五个关键属性。

假设与推理的思维方法(假设与论证谬误)(2)

到哪儿去找假设?

一个论证的表面结构由理由和结论两部分组成,需要关心的只有影响到论证结构的质量的假设。因此,可以限定寻找假设的范围,只在你已经学会怎样找到的论证结构中去寻找这些假设。

注意:在理由和结论之间寻找价值观假设和描述性假设。理由和结论部分也是我们寻找重要歧义的地方。

假设与推理的思维方法(假设与论证谬误)(3)

两种常见的假设

我们都会把自己的价值观和假设带入论证中。若不仔细考量,我们常常意识不到自己的观点背后的价值观和假设。

1)价值观冲突和价值观假设

一个人的价值观会影响他提供的理由,进而影响到他的结论。

价值观的冲突:为什么有些很讲道理的人会怒斥说堕胎就是谋害生命,而另一些同样讲道理的人却把堕胎看作人的一项基本权利?存在这些不同结论的一个最重要的原因,就是价值观的冲突,或者说由不同参照系衍生出来的不同价值观。一个人的价值观会影响他提供的理由,进而影响到他的结论。只有把这些价值观假设添加到论证过程中,各种理由才能从逻辑上支持结论。

价值观假设:所谓的价值观假设,是指一种想当然的看法,认为某些相互对立的价值观中的一个比另一个更重要。当写作者对社会论争采取了一种立场,他们通常都会选择一种价值观而排斥另一种价值观,因为他们有自己的价值倾向或者说价值偏好,这些倾向就是他们的价值观假设。要找出这些价值倾向,需要较好地把握价值观的含义。

价值判断:没有明说的对于价值倾向的主张所起的就是价值观假设的作用。有些人称这些假设为价值判断。当你在一个论证中发现一个人的价值偏好时,不应该期待这个人在讨论不同的争议话题时还会持有相同的价值倾向。离开了讨论的问题,一个人也就不再持有同样的价值倾向。

寻找价值观假设的线索:

①立论者的背景:找到价值观假设,一个比较好的起点就是检查一下作者的背景。尽量找出像写作者或发言者这样的人通常持有的价值偏好,越多越好。

②可能发生的后果:对某个论题采取的每一种立场都会指向不同的结果或后果。某个结论对应的后果是否可以接受,主要取决于个人的价值偏好。

③反串:问一下这个问题:“如果争辩中的这些人采取相反的立场,他们会关心些什么?”如果有人说我们根本不应该用猴子来做实验,你就应该问问自己:“如果我要为用猴子做实验辩护,那么我应该关心些什么?”

④了解其他人的价值倾向的价值:让我们更能理解人们所持立场的来龙去脉。

⑤价值观与相对性:选择价值偏好需要进行论证。价值偏好需要有一定的理由,这样,批判性思维者才能加以考虑。一个价值偏好需要有支持它的理由和证据,恰如所有其他的结论都需要理由和证据一样。
2)描述性假设

描述性假设:指对这个世界过去、现在或未来是什么样的信念。

举个例子:这辆车肯定能把你送到目的地,不管你的目的地在哪里。我在各种各样的地形都驾驶过这款车。

这个论证的结构如下:

结论:这种型号的汽车肯定能把你送到想去的地方。

理由:这种型号的汽车在各种情况下性能都很不错。

一个理由自身并不具备与结论之间的直接联系,必须通过其他特定的观点(通常是没有明说的观点)才能与结论产生联系。所以,需要为上述论证提供两个假设。

假设1:年复一年,某型号汽车的质量始终如一。

这个假设是一个关于事情是什么样的陈述,而非关于事情应该是什么样的陈述,因此它是一个描述性的连接假设。

假设2:将要使用新车进行的驾驶,和推荐这辆车的人以前进行的驾驶属于同样的类型。

这个假设是定义性假设,只有假设作者对驾驶给出了恰当的定义,这个结论才能被其理由所证实。

描述性假设就是一种关于世界过去、现在和将来是怎么样的没有明说的信念。

寻找描述性假设的线索:

①不断思考理由和结论之间的鸿沟。

②寻找支持理由的观点。

③把自己放到反对立场。

④对论题进一步学习了解。

识别价值观和描述性假设的过程

1)检查所提出论题的潜在结论背后的价值观假设。

2)选择最符合我们价值观的结论。

3)在选择了一个结论之后,我们需要确定支持该结论的潜在理由背后的价值观假设。

4)选择与我们所选中结论,以及与当前语境中我们所偏好的价值观假设一致的理由。

5)如果无法找到与我们所选择的结论背后的价值观假设一致的理由,那么我们就得回到所有潜在的结论中,重新进行评判。

论证中的谬误

谬误:就是论证中的欺骗手段,交流者有可能利用这个欺骗手段来说服你接受他的结论。

当你找到一个谬误时,你也就找到了一个合理的根据以拒绝接受立论者的那部分论证。但是秉持着建设性的批判性思维精神,你还是需要考虑立论者提出的每一个不属于谬误的理由。在口头论辩中,当对方出现谬误时,你如果想要深入交谈下去,最有效的措施就是问一问犯了逻辑谬误的对方,有没有更好的理由来证实他的结论。例如,如果出现一个转移话题谬误发生,你就可以问对方是否可以回到原来的那个论题。

常见的谬误如下:

叙述谬误:错误地假设因为我们能讲出一个貌似可以解释一系列正在发生的事实的故事,所以我们已认识到事实和现象之间的全部联系。

滑坡谬误:假设采取某种做法会引发一连串不可控的不利事件,而实际上有现成的程序可用来防止此类连锁事件的发生。

计划谬误:人们或者机构倾向于低估他们完成一项工作所需的时间,尽管有很多过去的经验显示他们曾一直低估完成某件事所需要的时间。

粉饰谬误:使用模糊、引发人们强烈情感认同的描述品行的词语,使我们倾向于同意某件事而不去细查其理由。

环论证谬误:在论证过程中假设自己的结论成立的论证。

诉诸公众谬误:试图通过引述很多人都持有这一观点,以证明某个断言有道理。错误地以为很多人支持的事就是可取的。

诉诸感情谬误:使用带有强烈感情色彩的语言来分散读者或听众的注意力,让他们忽视相关的理由和证据。

乱扣帽子谬误:错误地以为因为你给某个特定事件或行为起了个名字,所以你合理解释了这一事件。

转移话题谬误:插入一个不相干的话题,以将人们的注意力从原来的论题上转移开,通过将注意力从当前的论证转移到另一个论题上以赢得论证。

人身攻击型谬误:指针对个人进行人身攻击,而不是直接反驳其提供的理由。

诉诸可疑权威谬误:引用某一权威的话来证明结论,而该权威对这一论题并没有特别的专门知识。

虚假的两难选择谬误:在现实中存在两种以上的选择时,却假想只有两种选择。

追求完美解决方案谬误:错误地认为如果尝试某种解决方案后还有遗留问题未解决,那么这种解决方案根本就不该采用。


相关书籍:《学会提问》,尼尔·布朗/斯图尔特·基利,译者许蔚翰/吴礼敬,机械工业出版社(2021)


本书相关笔记:

学会提问:如何寻找论题、理由和结论?

学会提问:在繁杂信息里学会去伪存真的底层逻辑


>>专注个人成长、终身学习促进者<<

>>点赞和转发是最大的鼓励<<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