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碌碌无为的人生是怎样的(那些一生庸碌哀叹不幸的人)
论碌碌无为的人生是怎样的(那些一生庸碌哀叹不幸的人)信念,从字面解释就是相信一种观念、概念。什么是限制性信念?让我们先从信念谈起。我继续问:你试过跟客户沟通了吗?哪怕三两句话都说不来吗?他摇摇头,说:我天生就不是那块料……说到这里,我没再说了,其实在生活中,这样的人到处可见,他们对于一些没做过的事情,总是试都没试过,就直接放弃了,断定自己做不到,不可能成功。而这一切归根结底都是因为:我们拥有了太多的限制性信念。
“我一个做技术的,老板非让我去跟客户沟通,我又不会,怎么沟通?真搞笑!”饭桌上,小熊一边喝闷酒,一边跟我抱怨。
我仔细听了才知道,原来是老板觉得小熊技术方面懂得很多,很看好他,想让他除了在技术上精进,也能和客户面对面沟通,可是小熊却觉得自己根本做不到,却又没法拒绝,于是进退两难。
了解了整个情况,我问到:你怎么知道自己沟通不来,我觉得你平时和大家谈话表现的挺好啊,再说说到技术没人比你更精通了吧?
他说:技术我是懂,可我不会沟通啊,闲聊我可以,跟客户沟通谈判,我可做不来。
我继续问:你试过跟客户沟通了吗?哪怕三两句话都说不来吗?
他摇摇头,说:我天生就不是那块料……
说到这里,我没再说了,其实在生活中,这样的人到处可见,他们对于一些没做过的事情,总是试都没试过,就直接放弃了,断定自己做不到,不可能成功。而这一切归根结底都是因为:我们拥有了太多的限制性信念。
什么是限制性信念?什么是限制性信念?让我们先从信念谈起。
信念,从字面解释就是相信一种观念、概念。
信念的产生最初是一个念头的形成,此时你对这个念头并不会深信不疑,还需要经过一些体验之后才会形成一个信念。
心理学家艾利斯提出的ABC理论认为,不同的人对于不同事件会有不同的情绪反应和行为反应,并非事件本身引起了这种反应,而是人对这个事件的不同看法导致了不同的反应。看法,在这个理论中被称为“信念”。
A是指诱发性事件(Activating event);B是指个体在遇到诱发性事件后产生的信念(Belief),即他对这一事件的看法、解释和评价;C是指特定情景下,个体的情绪及行为的后果(Consequence)。
很多人认为,是事件引发了一个人的情绪和行为,但是ABC理论认为,事件只是激发了我们的信念系统,让它发挥作用,由于人对不同事件的看法不同,才会出现各种不同的情绪和行为。这个理论也可以解释为什么面对同样一件事情,有些人表现出一种行为,而另一些人表现出另一种行为。其实,真正起作用的就是B,我们的信念。
心理学家艾利斯提出的ABC理论模型
信念不断地把信息传给大脑和神经系统,造成期望的结果。如果一个人相信他会成功,信念就会鼓舞他成功;如果一个人相信自己会失败,这样的信念也就阻碍他,最终使他失败。这就是所谓的信念系统。
由于信念产生于一个念头,又经由经验之后才能牢固地存在于一个人的思想中,所以经验是信念产生的重要条件。但是没有一个人能够经历所有的事情,所以一个人的信念系统中有很多信念其实是由某一特定经验产生的,这个信念也许适用于曾经某个情境,但在另一个情境中就不适用了。
可是如果这个人的信念还没随之改变,就会给他的生活带来很多困扰。这样的信念,我们称为“限制性信念”。
限制性信念有哪些?限制性信念之一:无助
第一个最具破坏力的限制性信念,我们称为“无助”。所谓“无助”,就是别人做得到,而我却做不到。
具有无助这种限制性信念的人,经常会产生莫名的无力感,对很多事情都没有兴趣,没有目标,不清楚自己要什么,想得多,而行动得少。他们喜欢把原因归于外在的环境、其他人事物上面,常常会有一种受害者心理。
面对困难的时候,他们往往连办法都不想就退缩了。在他们的信念中,总是认为自己在某些方面不如人,哪怕是一些极为简单的事情,他们都不去尝试,就断定自己做不到。就像小熊一样,觉得别人可以跟客户沟通,但是自己试都没试,就觉得自己做不到。
限制性信念之二:无望
对我们最具杀伤力的限制性信念就是“无望”。无望就是绝望,不对任何可能性的情况再抱有希望。有这种信念的人,他们的脑子就只会做出一个判断——任何尝试都是没有可能的。于是面对任何的可能性,他们也就不会再去做任何努力,哪怕是最简单的事情。
对一件事情无望的人,他们觉得自己做不到,别人也做不到,没有人可以做到。无望的人根本不会寻求帮助,既然没人做得到,为什么还要寻求帮助呢?
限制性信念之三:无价值
我有个朋友,她家境很好,父母是爱面子的人,从小就拿她跟其她人对比,还花费各种心血来培养她,琴棋书画、舞蹈、古筝……什么课都让她上,送她出国深造,给她安排工作、安排相亲……
外人看去都是羡慕十足。可是她却没少跟我说,她其实很不喜欢这样的生活,即便拥有很好的生活,可是面对那些优秀的人,她总觉得自卑,相亲的人都很优秀,她却觉得配不上他们,在国企工作,拿着高工资,可是她却觉得,自己不过是托父母关系而已……
这其实就是无价值的例子,虽过着优渥的生活,但她依然很痛苦,因为她知道,这一切并不是她创造的,而且从小在与父母的相处中,她的父母反复地向她灌输了一种思想:她并不值得拥有这一切,因为她不配!
觉得自己无价值、无资格的人较容易逃避成功,面对自己喜欢的东西,而不敢去追求,害怕自己配不上这些东西。当然,这一切都是在潜意识中发生的,意识很难觉察得到。
这种信念会影响一个人成年后与其他人的关系,他可能会害怕与别人建立任何情谊,因为他觉得自己会成为别人的负担。他也很难与别人合作,因为一旦合作不成功,他就会自责,是因为自己“无能”造成的。
这三种限制性信念可能同时存在于一个人的思想中,它们相互作用,影响着一个人的所有行为,最终的结果就是让这个人待在原地,难以进步。
你去认真观察那些一生庸庸碌碌,羡慕别人的成功,哀叹自己的不幸的人。其实,在他们的身上基本都能找出这三种限制性信念。
拥有限制性信念的人,牢牢地被束缚,待在原地,难以进步
限制性信念危害这么大,那我们是如何形成这些限制性信念的?在一本nlp书籍中,把形成限制性信念的原因归结为5类:
1、经验
我们的限制性信念基本上都是通过经验形成的。我们做一件事情,就会产生一系列后果,通过这种“行动—结果”模式,人们就可以得出一个结论:我采取什么行为,就会得到什么结果。
但是人们往往会忽略一个事实——事情并非一成不变,我们往往没有掌握事实的全部。
我有一个朋友,他去见一个客户的时候,发现这位客户很不友善,全程都皱着眉头,并且不停地出门接电话,非常没礼貌。他介绍产品的时候也总是被这位老板打断,问很多问题,然而无论他怎么解释,也看不到这位老板露出笑容。谈判越来越僵,最后在尴尬的气氛中结束了。当然之后我朋友就没有再继续跟这位老板合作,最终不了了之。
后来恰好我有个项目需要与这位老板合作。朋友听说后,好心提醒我说:“这个老板是个脾气很坏、没礼貌的人,你要小心点。”
听他这么说,我还真是有点担心,可是见面之后,我发现这位陈老板根本不像我朋友说的那样,他风趣儒雅,很有涵养,对我们的到来安排得很周到,完全无法想象他曾那样粗暴地对待过我的朋友。
成功合作,并和这位老板慢慢熟了以后,我把这件事情告诉了他。他想了想说:“不好意思,你朋友遇到我的那段时间,可能正好是我和前妻办理离婚手续的时候。那段时间,搞得我焦头烂额,见到谁都是一副苦瓜脸,整个人状态极差。”这种状态一直延续到他办完离婚手续,去国外度了假,才慢慢恢复过来。
我恍然大悟,我朋友根据自己现有的经验去判断了这个人,并非他经验错误,只是他没有掌握事实的全部就形成了一个信念——这位陈老板是一个脾气很差、没礼貌的人。
很多人都是这样,会根据自己过去的经验,形成一个信念,这个信念会左右他们的行为。有时,这种经验还并非直接来自他们自己,很可能来自别人。
2、教育
我们的教育来自两方面:一方面是我们的父母;另一方面是学校。
大部分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人生顺利,所以他们会把自己人生中的信念及他们认为的好与不好的经验传递给自己的孩子。
比如我小时候的梦想是当一个作家,但是我的母亲告诉我的是:作家哪有那么容易,当作家饿死的多,还不如一份稳定的工作。这曾让我一度放弃梦想。
还有很多家长传递给孩子的信念就是,好成绩就意味着好的人生——成绩好的孩子就能进好大学,进了好大学才更容易找到一份稳定的工作,以后的人生就有了最坚实的保障。
那些成绩不好的小孩,要承受来自父母、老师甚至同学的歧视。渐渐地,他们就会对自己的能力失去信心,觉得自己不可能成功,没有办法做到,从此以后他们的生活就只会重复父母的老路,不去尝试与创新。当然,也就会重复父母的错误与痛苦。
3、错误的逻辑
在做决定的时候,人们会先去评估这个决定的“投入与产出”,确定自己需要投入的时间、精力和金钱可能得到什么样的回报。
但是,很多人关于“投入与产出”的估计其实是错误的。他们没有仔细研究过自己做出这个决定的依据是否真实可靠,并且往往将这个依据泛化。书中举了一个很直白的例子:
如果一个小孩的理想是周游全世界,当他把这个理想告诉自己父母的时候,父母会怎么说呢?我经常听家长对自己的孩子说一些话,其中最常见的就是“这在中国是不可能的,只有外国人才行”。
“周游世界”对很多国内家长来说是一件投入非常大的事情,而且并不容易成功。为了避免孩子把精力消耗在这件没有什么意义的事情上,家长们会尽早扼杀孩子的这个想法。
所以,当你的孩子向你提出“周游世界”的想法时,如果你简单地将“周游世界”与“花费巨大的投入”画上等号,那就是你固有的逻辑在作祟。实际上,实现周游全世界梦想的方式多种多样,比如以企业旅游团的方式,不用花钱,更能赚钱。还有的旅行达人一边旅游,一边写作分享,既赚到了稿费,也实现了周游世界的梦想。
4、借口
有时,人们用错误的逻辑去形成一个信念,为的是给自己的失败找一个借口。
当一个人做了一件事情,却没有效果,他可能会将自己的失败合理化,用一个借口为自己开脱。借口用得太多,就会变成一个信念。
我有一个朋友身形肥胖,信誓旦旦告诉我她要减肥,可是没过多久,就放弃了,并对我说:“运动减肥对我没用。”我问她:“你尝试过了吗?”她说她专门办了健身卡,还请了教练,可是体重不降反升。
后来我有一次和和她一起健身的朋友吃饭,提到了此事,她们告诉我说:“她都没有按时来过,可能就来过三四次吧,有时候来了也是坐在那里玩手机。而且运动完了会很容易饿,她每次运动完,觉得自己运动了,可以吃多点,结果运动量不够,但食量却增加了,当然会长胖。”
当一个借口变成“信念”的时候,就会限制我们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5、恐惧
限制性信念还有一个重要的来源,就是“恐惧”。
在我们的社会中,我们都害怕被批评、被无视、被拒绝,这些恐惧就会渐渐演化成限制性信念。
比如在课堂上,很多老师觉得有的学生太安静了,课堂上不发言,也不参加讨论,更不会提出反对意见。但有的学生就不同,他们经常挑战老师的理论。
其实在这些沉默的学生中,很可能有种信念——老师说的都是对的。那么,这种信念是怎么形成的呢?很可能当孩子在学习的时候,发现如果自己反对老师,就会被老师讨厌。老师是权威,被权威讨厌是非常严重的事情,所以这些沉默的学生才会认为老师说的都是对的。
这种信念渐渐使人们失去思考的能力,只能人云亦云,或者被“专家”忽悠。
限制性信念是我们在童年时形成的,而我们一生都在“创造”经历去“符合”这些信念。如果你回顾自己的人生,你会发现自己的经历总是相似的。限制性信念会会影响你的生活,还会影响你做的任何一件事——阻碍你发现机会,让你丧失尝试的勇气。
那么如何找出自己的限制性信念,并消除它呢?如何找出你的限制性信念呢?限制性信念很多时候不会以一种清晰的方式存在于你的头脑中。在生活的某些领域,你感到不满意,虽然你尽量乐观、积极地看待这个领域,但是结果还是不满意,那么,在这个领域你可能有限制性信念。
比如,如果你生活很努力却总不赚不到钱,财务状况很差,你对此有什么感觉?焦虑、愤怒还是无助?这时你需要让自己沉浸在情绪中一段时间,顺着情绪去找出这个信念。每一种情绪可能代表不同的信念,比如,愤怒或许说明你有个信念——我这样的人不配有钱,无助可能说明你没能力挣到钱,等等。
当你找出这些限制性信念以后,怎么消除它呢,在《请停止无效沟通》一书中给出了我践行有效的4步策略。
第一步,将你的限制性信念写下来,然后好好感受它带给你的情绪。进入生活中的种种不如意的经验里,充分感受这些不如意给你带来的痛苦、悲伤、愤怒、内疚或其他种种情绪。
比如:我总觉得做不成这件事,结果拒绝了上司,导致我错失了大好的机会,被老婆埋怨,大吵了一架,对此很痛苦,也很内疚…
第二步,从情绪中抽离出来,用一个成年人的智慧去告诉过去的自己,这些都只是你的信念,而不是事实。你可以用nlp里面的位置感知策略,假设前面坐着一个曾经的自己,那么现在走过去,拍拍他的肩膀,告诉他,可以做选择了:如果你希望自己能够获得理想的生活,这个信念就必须消除;如果你仍然“抱住”它不放,你的目标永远无法达成。
第三步,尝试用一个新的信念去替代它。你可以用一个积极正面的信念去替代旧的信念,可是怎样知道这个新的信念对你有用呢?当你想到这个新的信念的时候,感受一下自己的身体和情绪,你是否觉得充满了力量,是否有了正面的情绪。如果是,那么这个新的信念就是正确的。
如果你财务有问题,你可以对自己说:曾经我的财务状况不好,但我从中汲取了不少宝贵的经验,这些经验足以让我以后受益。
第四步,采取新的行动。当你采取新的行动时,你可能会感到害怕。跨出自己熟悉的领域,很多人都会感到害怕或者不适,但是你可以告诉自己,我的行动要符合自己的信念。
比如,如果你认为自己已经从过去失败的财务经验中吸取了教训,那你会采取怎样的行动?如果你希望自己饮食健康,你也给自己找到了新的信念,要成为一个饮食健康的人,那么你每顿饭会为自己准备什么食物?
第五步,奖励自己。当你形成了新的信念,并且开始采取新的行动,那么这个时候一定要记住奖励自己,通过奖励来强化自己的新信念,这样新的信念就会越来越牢固。比如你终于硬着头皮,开始在会议上发表自己的想法,那么不管结果如何,在事后都要适当的奖励自己,比如请自己吃一顿大餐犒劳自己或是简单的看一场电影。
消除限制性信念的路线图
限制性信念对我们的生活、工作影响巨大,如果我们一直被它们所束缚,只会让自己的人生越来越糟糕,从今天起,你必须正确认识、找到并且消除自己的限制性信念,才能发挥自己的无限潜力,拥有更美好的人生。你学会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