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冲个人相册(二婚嫁美籍华人)
陈冲个人相册(二婚嫁美籍华人)1981年,已是百花奖影后的陈冲,没有被在国内已取得的荣誉冲昏头脑,选择去美国留学,继续追求自己的电影事业。《小花》剧照1961年,陈冲出生于上海;1978年,她以优异的成绩考取了上海外国语学院,主修英美文学,并于之后毕业。1976年,15岁的陈冲因出演谢晋执导电影《青春》中的哑妹开始了自己的电影之路。1979年,陈冲18岁,出演唐国强、刘晓庆主演电影《小花》,饰演有着特殊命运的赵小花,并于次年获得百花奖和蓝斯拉夫电影节最佳女主角奖。
陈冲的丈夫彼得曾对她说:不要做金钱比幸福多的女人。
陈冲和邬君梅
1►陈冲的成就
陈冲的头衔实在是多得数不过来:华语影视女演员 、最年轻的百花奖影后、金马奖影后、电影导演 、奥斯卡金像奖评委、好莱坞编剧家协会会员......
1961年,陈冲出生于上海;1978年,她以优异的成绩考取了上海外国语学院,主修英美文学,并于之后毕业。
1976年,15岁的陈冲因出演谢晋执导电影《青春》中的哑妹开始了自己的电影之路。
1979年,陈冲18岁,出演唐国强、刘晓庆主演电影《小花》,饰演有着特殊命运的赵小花,并于次年获得百花奖和蓝斯拉夫电影节最佳女主角奖。
《小花》剧照
1981年,已是百花奖影后的陈冲,没有被在国内已取得的荣誉冲昏头脑,选择去美国留学,继续追求自己的电影事业。
1994年,出演由张爱玲小说改编的《红玫瑰与白玫瑰》,并获得金马奖最佳女主角。
1995年,陈冲出任柏林电影节评委,由于看到很多没有意义,缺乏价值的电影,陈冲决定自己编剧、导演。1997年,首次首次执导由李小璐主演的影片《天浴》,该片获得了台湾第35届台湾电影金马奖最佳导演奖、最佳男女主角、最佳音乐等七项大奖。
《天浴》剧照
2000年,陈冲投资5000万美元并执导电影《纽约的秋天》,虽然电影受制作方诸多限制,但还是为电影公司赚了一亿美元。
2005年,陈冲出演Alice Wu执导的电影《面子》,并与美国华盛顿州长骆家辉一同获得美洲华人博物馆颁发的优秀华裔奖。
2007年,陈冲凭借主演的澳洲影片《家乡的故事》夺得第44届台湾电影金马奖最佳女主角奖等,并于同年荣获美国夏威夷国际电影节终身成就奖。
2014年,参与加利福尼亚州《末代皇帝》放映式 ;10月1日,参与第51届台湾电影金马奖评选,并委任评委会主席。
《末代皇帝》剧照
国内的一些优秀影视剧陈冲也有参演,比如《太阳照常升起》、《隋唐英雄》、《色戒》、《何以笙箫默》、《如懿传》等。
2►只身勇闯好莱坞
1980年,19岁的陈冲成为最年轻的百花奖影后,一下子就成为了全民偶像。那个年代的百花奖,是观众们一票一票投出来的。人们为了看她的演出,据说大街上的自行车都被踩烂了,关于她的杂志也是卖到即使加印数次仍旧供不应求。
陈冲获得百花奖影后
面对这种太过耀眼的光环,陈冲却选择放下国内坦荡的星途,只身赴美国学习电影制作。
在那个民智还未完全开启的年代,出国无疑让这位已经家喻户晓的女影星成为了众矢之的。她的姥姥不得不一次次发表声明:“我们一家人都回来了,小冲也一定会回来的”。
陈冲到了美国后,一切都只能从0开始,在国内她是衣食无忧的影星,在国外却成为了边学习边打工攒房租的穷人。
为了凑房租和生活费,陈冲曾经一度窘迫到哪怕吃一个鸡蛋都觉得奢侈。课余时间陈冲都用来打工以维持生计。
在打工的中餐厅里,她甚至连端盘子的资格都没有,只能做领位小姐。华人老板拉着他跟客人们兴奋地介绍,她是中国大陆最红的女明星,百花奖影后,客人也只是扫视她一遍,眼神复杂,有一丝惊喜,但更多的是鄙夷。
多年以后在接受采访时,陈冲说:“我之所以去国外留学是有很多原因。当时改革开放,每个人自身也需要学习成长。到了国外以后,我也慢慢学习和认识世界的宽度。尤其是在当年,能够有这样的机会去了解自己世界以外的人、事、其他人的世界观,我觉得很重要。”
陈冲在美国
3►时间和阅历是最好的老师
陈冲在好莱坞出演的第一个角色,只有一句台词:“约翰先生,你需要来些茶吗?”
之后陈冲终于在好莱坞第一次出演了主角,《大班》中的美美,一个被出售的爱奴。
由于她出色地演绎出了女主人公悲惨的命运,美国《时代》周刊甚至用中国的“伊丽莎白·泰勒”来形容她。但当消息传到国内时,当时几乎所有的国内报纸都对陈冲口诛笔伐。
当时国内很多人都不能理解也不能接受,观众眼中纯洁的“小花”竟在美国电影中饰演女奴,而且还有裸露戏份!连《参考消息》、《人民日报》也发文认为“小花”在美国“堕落”了。他们希望她一直美好下去,一直像他们期待的那样质朴下去。
《大班》剧照
雪上加霜的是,在拍完《大班》后的第三年,27岁的陈冲结束了第一段婚姻,成为了背井离乡、无依无靠的独身女人。之后,她又经历了最痛苦不堪的十年,常常辗转难眠,有时候一个星期连一分钟都睡不着。
1987年,中意英合拍《末代皇帝》,主角是尊龙、陈冲、邬君梅。这部外国人拍的中国电影给陈冲带来了命运的巨大转机。
《末代皇帝》剧照
在《末代皇帝》中,26岁的陈冲把皇后婉容的悲怨、无助、凄苦和绝望几乎完美地呈现了出来。《末代皇帝》横扫奥斯卡九大奖项,也让陈冲成为了首位登上奥斯卡颁奖典礼的华人女演员,更为她打开了欧美市场。
陈冲说,那些年经历的酸甜苦辣,能装上好几箱。自己也特别心疼和感恩年轻时候的自己。
《十三邀》里,主持人许知远问她目前觉得特别难和特别有挑战性的角色是什么,她说:“我演过很多烂戏,都是特别烂的角色,烂破角色的挑战性可强了,你怎么演才能不让自己无地自容。”
节目中谈到中国人现在几乎都很偏爱使用美图秀秀一类的修图工具,她表达了自己不同的观点:“一切都可以把它粗糙的质感摩擦掉,它是通过一层磨光了以后,对另外不是生活本身的一种关注,这一层东西肯定影响创造力。”
在光鲜亮丽的假象之中生活久了,我们还会记得自己在生活中本来的面貌吗?
陈冲做客《十三邀》
4►显赫的家世
百度百科上,对陈冲的家庭背景做了简单的介绍。
大爷爷:陈文贵,微生物学家,中科院院士;
祖父:陈文镜,早年留学美国学医;
外祖父:张昌绍,曾赴英留学,获医学博士和哲学博士学位,也曾在哈佛大学进修。中国药理学奠基人(于1967年自杀);
外婆:史伊凡,知名社会学家;
父亲:陈星荣,上海华山医院放射学专家;
母亲:张安中 ,曾留学美国,复旦大学教授;
哥哥:陈川,著名旅美华人画家。
从前往后依次是陈冲、姥姥、妈妈、父亲
陈冲6岁的时候,外公就因特殊年代原因自杀,之后大人们就再也没在她和哥哥陈川面前提到过外公。直到结婚后,她偶然从《中华人民共和国人物词典》里看到外公的名字,才知道原来外公是个了不起的人。
第一次离开上海到美国留学时,陈冲只带了很少的行李,却不自觉地带上了外公的旧相片。
关于留学,陈家还有一个有关风水的故事。
很多年前,陈冲江西老家要造公路,因此他们家的祖坟需要搬迁。当时父亲也在现场,他们把棺木拿开,发现因为水位很高,棺材其实是泡在水里的,坟坑里有六条瞎眼睛的鱼,因为这些鱼在地底的水里生活,所以视觉功能已经退化。当时,随行的人里有懂风水的,就说父亲家的第三代有6个人,应该出国。
有一年陈冲回国跟父亲说,自己丈夫是搞医学的,父亲也是搞医学的,要不要搬回国,看看有没有机会办个医院,这样的话,一家人就可以在一起了。陈冲母亲就把搬祖坟的事情原原本本地讲给陈冲听,并且说第三代应该生活在国外。陈冲知道以后,深感神秘。
左起:彼得、陈冲、友人
这让我想起曾经陪伴过的几位客户,也有过算命算到自己未来异国婚姻的事情,到如今都应验了。不得不感叹命运的神奇,时刻保持敬畏心。
5►现任老公彼得
陈冲有过两次婚姻。第一任是她在美国发展的头几年认识的,叫柳青,是一名身段健身教练,据说是个很体贴的男人。陈冲忙于学业和拍戏,柳青就负责照顾她生活饮食起居,甚至还当过她的经纪人。
步入婚姻后,突如其来的柴米油盐把他们的爱情打得烟消云散。那个时候彼此都很年轻,都是特别有棱角的人,磨合得并不好,所以就选择了离婚。其实夫妻通向幸福的路本来就是一个磨合的过程。磨合得好,可以天长地久,磨合得不好,便只是一时。
之后陈冲便将精力都用在了电影上。1991年,她认识了现任丈夫,美籍华人彼得,有名的心脏科医生,并于1992年结婚。
陈冲和彼得在婚礼上
和彼得结婚后,陈冲为了方便生活,把自己的国籍改成了美国籍。之后二人就一直定居在美国。
彼得是一位把斯文儒雅还有礼貌印在骨子里的人。如今夫妻二人已经相伴走过28年,感情笃定、相敬如宾。
陈冲一家四口
有时候陈冲接一部电影要离家数月拍摄,她就会包很多饺子和馄饨冻起来,这样丈夫和孩子们即使在自己不在家时也可以随时吃到自己亲手做的美味。
彼得曾对她说,不要做金钱比幸福多的女人。陈冲特别感动,之后放缓了拍片的节奏,与家人在一起共度的美好时光,是她倍加珍惜的幸福。
彼得眼下的阴鸷纹很明显
记者问她,母亲和演员的身份,哪个对你来说更重要?
陈冲直接回答:“我说这话可能会得罪很多人,但我真的认为,母亲这个身份是女人一生中最重要的角色,这个支撑了我的一切。”
彼得和两个女儿
所以尽管这些年不像早年那样作品频频,但她表示并不太在乎:“别人可以演我没有演的角色,但没人帮我去做母亲。”
现在的她,“想做大女人的时候就是大女人,想做小女人的时候就是小女人,对于爱情和生活,最重要的是一定要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么。”
图源陈冲微博:和老公一起陪女儿度春假
在鲁豫的访谈上,陈冲坦言自己可能有情感依赖,容易没有安全感,但在婚姻当中,自己有了一种舒适感,老公这个人在精神层面血液里天生就有特别正的东西,他很简单,没有我这么复杂,非常阳光、幽默,自信、包容,就给我带来了一种安全感,而且他在我身旁,我也会觉得要努力成为他那样好的人。
陈冲在美国的家
鲁豫问,会不会因为太舒适和安全了,偶尔也希望有一些波澜壮阔的东西,她说太不希望了,因为要作其实不难,难的是不作,正因为难,所以才格外显得有价值,甚至高贵。
彼得和两个女儿
鲁豫说,自己从来没有试过在外面是女明星,在家里是个好太太、好母亲的情况,工作和生活一进一出角色转换太难了。陈冲说其实不难,如果自己没有家庭,可能都拍不了戏了。人一定要有个大后方,有家庭有孩子有牵挂,自己才可以变得更勇敢。
陈冲在美国的家
她经常在中美之间,在世界各地往返。每次上飞机前,她都会先给女儿们写一封长长的信,她说如果意外来临,希望女儿们能看到母亲在离开世界前,对她们深情的告白和殷殷的叮嘱。
彼得和女儿
6►两个女儿
在和彼得结婚后,陈冲经历过一次流产,直到37岁才有了大女儿陈文婷Angela,4年后小女儿陈文珊Andrey出生。受到母亲当年对自己潜移默化的影响,陈冲更愿意用爱用智慧去引领女儿的成长。
两个女儿小时候
陈冲曾在微博上分享过大女儿Angela从哈佛大学毕业的照片。Angela拿到了哈佛最高荣誉Summa Cum Laude和英语系毕业论文的最高奖项George B. Sohier Prize,这让陈冲感到特别骄傲。
她说:“Angela和Audrey从一开始就在教我如何成为一个母亲,等我终于有些感悟到了做母亲的真谛,她们已经都成人了。智慧的到达,似乎永远太晚。”
二女儿Andrey则有意像妈妈一样成为一名演员,在陈冲新片《误杀》中崭露头角。陈冲说,自己和女儿在片中只有一场对手戏,拍摄时自己也并没有帮她太多,只是帮她适应环境、指导背背台词,在她压力大的时候帮她减减压。
陈冲分享了作为母亲的教育经验:“孩子有自己的独立思维,她自己会看到你身上好的东西,她自己会吸引,所以要以身作则,榜样的力量是有的。这也是我从当母亲后学会的。
《误杀》宣传照
突然想起,很多人都在羡慕奥运冠军谷爱凌。谷爱凌的妈妈用爱、智慧、担当、长远的眼光和规划、以及稳定的情绪,通过十几年的牺牲和努力才培养出了一个奥运冠军女儿。哪有随随便便的成功,一切都是有迹可循。
陈冲在美国的家
写在最后:
演员赵立新感叹过,中国女演员人到中年之后,常常面临在国内无女主角可演的尴尬局面。而陈冲和邬君梅,用她们的演技功力,教女演员如何守住自己的一席之地。她们的好,来自岁月的沉淀,绝非某些艺人摆几个傻白甜的造型可同日而语。
人到中年,陈冲已经修炼到收放自如的地步。她的美,像一杯陈酿,需要细品。
她说过:“你必须要走过那些弯路,你才是今天的自己,你对世界的这番理解才是你今天的理解。”
到底女性什么样的美才更具有魅力?是时光、阅历赋予的大气、成熟、智慧和通透?还是某些群体宣扬的白瘦幼的肉体美?不同国度、不同文化环境的人们想必有不同的理解。
注:图片来源于网络和陈冲微博。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
《58岁陈冲近照曝光:真正的美人,是时光的琥珀》
《集美貌与学识的女演员!只身闯好莱坞,<误杀>飙戏猛如野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