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还有阳光吗(未来怎么会是湿的)
未来还有阳光吗(未来怎么会是湿的)再者,人人皆可发声,人人都有机会,那么试错的成本自然就低了,整个社会出现成功事件的概率就会增大,社会的发展会更快。时代在变,然而年轻人的问题是以为到处都是变革,经验者的问题是把一生一遇的变革当做一时狂热。可是,人们为什么愿意成为信息的贡献者?第一,有机会锻炼一下没用过的脑力;第二,虚荣心作祟,改变世界上的某件事并留下自己的印记是人类普遍的欲望;第三,受到成就感的驱使,每个人都想尽力做好一件事。首先,集体行动的力量异常强大,书中有很多例子证明了这一点。人们会自发协同起来,作出很快的行动,甚至催生变革。图片来自网络其次,人人都是记者。对于某一个突发的新闻,目睹的人可以随手记录成为公民记者。早先的出版原则是先过滤再出版,而现在是先出版再过滤。拥有稀缺资源的记者不再占据重要相应地,注意力成为了稀缺资源。专业和业余之间的界限越来越模糊。
这本《未来是湿的:无组织的组织力量》,英文名是《Here Comes Everybody - The Power of Organizing Without Organizations》,翻译的题名有些突兀,粗略读下来觉得故事太多,文字啰嗦,内容连贯性不太强。
图片来自网络
书的大部分内容围绕着“群体”和“社会性工具”两个概念展开。
互联网出现之前,群体也是存在于社会中的一种结构,但是一直受到沟通成本的约束。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网络降低了沟通成本,也就是消除了集体行动的障碍。那么,这种社会变革带来了哪些影响?
首先,集体行动的力量异常强大,书中有很多例子证明了这一点。人们会自发协同起来,作出很快的行动,甚至催生变革。
图片来自网络
其次,人人都是记者。对于某一个突发的新闻,目睹的人可以随手记录成为公民记者。早先的出版原则是先过滤再出版,而现在是先出版再过滤。拥有稀缺资源的记者不再占据重要相应地,注意力成为了稀缺资源。专业和业余之间的界限越来越模糊。
可是,人们为什么愿意成为信息的贡献者?第一,有机会锻炼一下没用过的脑力;第二,虚荣心作祟,改变世界上的某件事并留下自己的印记是人类普遍的欲望;第三,受到成就感的驱使,每个人都想尽力做好一件事。
再者,人人皆可发声,人人都有机会,那么试错的成本自然就低了,整个社会出现成功事件的概率就会增大,社会的发展会更快。时代在变,然而年轻人的问题是以为到处都是变革,经验者的问题是把一生一遇的变革当做一时狂热。
作者认为,当一种通信工具越来越普及,实时的协调也会越来越难以预料。也就是群体的形成加大了社会控制的难度。所以,作者对于集体行动也表示了担忧。
集体行动会产生很多问题。一是为特定的职业带来困境;二是会破坏现有的社会契约;三是社会结构的灵活化为恐怖组织、犯罪团伙等提供了手段。
图片来自网络
此外,书里也提到了小世界理论、公地悲剧、囚徒困境、搭便车、幂律分布、生日悖论,等等。个人觉得“幂律分布”这个概念很有意思,通常人们理解的幂律分布就是所谓的马太效应,二八原则,即少数人聚集了大量的财富,而大多数人的财富数量都很小,因为胜者通吃的原则。当然,这和“长尾理论”也有几分相似。
以上。
欢迎关注:黑色书签XYBOOK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