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何以为家的观后感总结(多年后再看何以为家)

何以为家的观后感总结(多年后再看何以为家)男主一家因战争影响,逃难来到黎巴嫩,由于是非法行为,无法去办理证件,也无法找到一份正当的工作,因为一旦被发现,就要面临被驱逐出境的后果。这部影片又叫《迦百农》,迦百农本是圣经中的一个地名,在文学领域中常被用来形容“混乱”、“失序”,影片名体现出了男主及大量战争下无以为家的难民的处境。三是,美国确实是一根不折不扣的搅屎棍。电影由真实事件改编,男主角赞恩剧外就是叙利亚的难民,因在大街上被导演看中而参演这部影片。第一次看的时候就感叹:这么小演技就赛过某些名校毕业的专业演员,真是老天赏饭吃。后来才知道,他那哪里是演,分明是将自己的经历重现在荧屏上。

由黎巴嫩、美国、法国联合执导的电影《何以为家》多年前就于中国上映。

第一次看到这部影片时,年纪还小,观后感只有一个:男主角很可怜;二刷这部影片的时候,我已是近三十岁的成年人,有了不同的感想。

何以为家的观后感总结(多年后再看何以为家)(1)

一是,有的人本身就不配为人父母;

二是,有没有人为一个人拼过命;

三是,美国确实是一根不折不扣的搅屎棍。

背景

电影由真实事件改编,男主角赞恩剧外就是叙利亚的难民,因在大街上被导演看中而参演这部影片。第一次看的时候就感叹:这么小演技就赛过某些名校毕业的专业演员,真是老天赏饭吃。

何以为家的观后感总结(多年后再看何以为家)(2)

后来才知道,他那哪里是演,分明是将自己的经历重现在荧屏上。

这部影片又叫《迦百农》,迦百农本是圣经中的一个地名,在文学领域中常被用来形容“混乱”、“失序”,影片名体现出了男主及大量战争下无以为家的难民的处境。

男主一家因战争影响,逃难来到黎巴嫩,由于是非法行为,无法去办理证件,也无法找到一份正当的工作,因为一旦被发现,就要面临被驱逐出境的后果。

赞恩与父母在这种境况中,依靠向路人、监狱里的罪犯售卖一种名为曲马多的药水(这种药物直接与水混合在一起,服下后令人产生幻觉,价格不贵,比海洛因便宜)维持一家人的生计。

此外,十多岁的赞恩靠给房东的小卖店打工赚取一些零用钱补贴家用,妹妹们有时和他一起摆地摊卖一些彩色的饮料给路人。

何以为家的观后感总结(多年后再看何以为家)(3)

赞恩与家人制作曲马多饮料

以此为背景,谈谈新的三个观后感。

一、为人父母者,未必是父母

赞恩的生活环境极差,一家人挤在一个破小旧的阁楼里,父母与孩子们同住一个屋子,造人运动的时候就拉上一道破布做成的帘子,丝毫不避讳几个幼子;出了门以后,楼下不远处是赞恩打工的房东的小卖店,满街都是飘扬的垃圾、臭水坑。

何以为家的观后感总结(多年后再看何以为家)(4)

工作中的赞恩

赞恩打一天的工,也挣不来几个钱,但父母要求他这么做,因为他的收入对家庭来说很重要,像他们这样的非法移民者,房东能不赶走他们还给赞恩提供一份工作,已经是天大的恩德了。

故而,赞恩的父母在发现房东的儿子看上自己女儿的时候,有意要将还不到十二岁的女儿嫁给这个光棍,希望能免去自己的房租。

何以为家的观后感总结(多年后再看何以为家)(5)

混乱的生活环境

赞恩工作了一天回到家,迎面而来的是母亲的抱怨:房东给我们住的这个房子如同鸡窝一样,简直不是人住的地方,搞得好像我们欠了他多大人情一样……你带来的都是什么破烂东西……

父亲瘫痪般坐在破旧沙发上抽烟,闷不作声。逼仄狭小的空间里充斥着抱怨、谩骂、烟雾和小妹妹被拴着铁链挣脱不开的哭声。

这就是赞恩的父母给几个孩子创造的生存环境,他们被生活压得喘不过气来,于是将年幼的儿子当重要劳力,将女儿当讨好房东的交易品,在赞恩提出要上学时,父亲一句“上学没用”和母亲的“反正上学又不花钱,学校还给发东西,正好补贴家用,让他去吧”。

何以为家的观后感总结(多年后再看何以为家)(6)

对生活充满无力感

话里话外没有一句对孩子的心疼,没有一个行动体现出对孩子们的爱。

还有人认为父母都爱孩子吗?

环境差没关系,孩子们愿意吃苦,家里穷没关系,孩子们可以打工、摆摊,父母心情不好想骂人没关系,孩子们能听着,可是赞恩和妹妹们已经非常努力在帮父母,父母却永远没有一句称赞和感激,永远是抱怨、辱骂。

何以为家的观后感总结(多年后再看何以为家)(7)

更可气的是,当赞恩以“父母生而不养”起诉父母时,他的父母居然理所当然地站起来在法庭上说:都是我们的错,谁都可以起诉我们,我们养大了他,他反而恩将仇报。

恩在哪里?我没看见。他们的所作所为没有一点让人感受到他们是赞恩的父母,我甚至以为赞恩是家里的童工。

恶劣的环境之下,生存成为问题之际,身为父母,不求给孩子们好的生活质量,但求给孩子一个稍微好一些的童年。

我能理解他的父母愤世嫉俗,对生存环境不满大声发泄怒气,可是字字句句,都没有把孩子当成人,只是免费劳力罢了。

何以为家的观后感总结(多年后再看何以为家)(8)

幸福的人用童年治愈一生,不幸的人用一生治愈童年。

《美丽人生》同样也是一部真实改编的电影,影片中的父亲被敌人抓走前,他将儿子藏起来,并告诉他自己和他玩一个游戏,没有自己的命令不能出来,保住了年幼的儿子。

何以为家的观后感总结(多年后再看何以为家)(9)

美丽人生男主在集中营

父子在集中营的所有时间中,这位伟大的父亲用自己的智慧与爱,告诉孩子这只是一个游戏,让孩子在残酷的战争中保住了命,童年里写满了爱与温暖,直到他长大后才明白父亲用生命给了他一个幸福的童年。

可是赞恩的父母,一边生孩子,一边打骂孩子,一边用孩子提升生活质量,一边抱怨是孩子拖累了自己。

赞恩十岁出头的年纪,如同一个熟练的大人一样将货物摆在小车上给客人送到家里,被父亲拎着衣袖甩来甩去时习惯性的扶墙站起来,然后第二天带着妹妹们如同没发生任何事情一样在门口摆摊,叫卖饮品的时候很熟稔,没有一丁点小孩子的羞怯、胆小。

何以为家的观后感总结(多年后再看何以为家)(10)

父母给了他们一个什么样的童年呢?肮脏、恶臭、恐惧、抱怨……赞恩的眼神里看不出一丝孩子的神色,稚嫩的脸庞上出现的是与年龄不相符的成熟与无奈,偶尔透露出的老练神态让他更令人心疼。

如果父母足够称职,谁会想成为一个满心算计如何赚钱、如何与老光棍房东打马虎眼、如何制作曲马多药水的小大人呢?

因此,赞恩的父母不配为人父母。我始终认为人无完人,父母二字,若非提供好的物质条件,就要给孩子们一个好的童年,穷不怕,差不怕,但请不要言语侮辱、动辄打骂,自私到让孩子上学都是图了学校发的衣服和食物。

何以为家的观后感总结(多年后再看何以为家)(11)

与之形成对比的是,后来赞恩在妹妹萨哈被强行娶走后,他逃了出来,遇到了另一个女人,这个女人叫泰格斯特,一个未婚妈妈,饭店服务员,同样也是一个因战争而逃来黎巴嫩的无证移民。

她无人帮忙照料刚刚会爬的宝宝,于是她把宝宝偷偷装进简便小车里,工作的时候就把宝宝锁在卫生间,抽空给宝宝喂奶,哪怕居住的环境十分简陋,她也没有放弃过自己的孩子。

何以为家的观后感总结(多年后再看何以为家)(12)

这个善良的女人在遇到离家出走的赞恩后,收留了他,度过了一段还算美好的日子。

何以为家的观后感总结(多年后再看何以为家)(13)

初次相识

所以,战乱从来不是父母不爱孩子的理由,父母二字更不是家长随意凌辱子女且不对子女人生负责的免死金牌,有的人本身就不配为人父母。

二、妹妹是生活里的光,我要为她拼命

影片里的情节似乎麻木,但令人动容的除了赞恩的懂事、泰格斯特的善良外,最令我羡慕的是赞恩对妹妹萨哈的爱,爱到可以为她拼命,这是赞恩一家中情淡如水的亲情里,唯一散发出诗意般光芒的兄妹情。

何以为家的观后感总结(多年后再看何以为家)(14)

赞恩与萨哈

萨哈是几个妹妹里颜值最高的女孩,也不过十岁左右,是家里唯一令赞恩有所慰藉的人。

他们忙里偷闲时,会一起躲在窗边看外面的风景,也许那种垃圾遍地的风景没什么好看的,只是兄妹两人待在一起的宁静与温暖,让赞恩觉得辛苦的人生中有了一丝甜头,直到后来,他仍会独自站在窗前眺望远方,怀念和萨哈在一起的时光。

何以为家的观后感总结(多年后再看何以为家)(15)

赞恩教萨哈如何处理生理期

本来赞恩是可以忍受的。可是不幸发生了,妹妹萨哈月经初潮了。这意味着本来就想靠萨哈讨好房东并将其嫁给这个老光棍的父母将把这件事落实。

赞恩在睡醒后发现床单上有血,立刻拿去清洗,并找到妹妹萨哈,把她带到公厕里,让她进去脱掉带血的内裤,亲自给她洗干净,之后还把自己的外衣脱下来撕好制成一个布团,让萨哈放在内裤里,充当卫生巾。

何以为家的观后感总结(多年后再看何以为家)(16)

十岁的赞恩教妹妹如何使用这块布团,动作滑稽搞笑,两人都笑了。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细节,赞恩是小男生,他却知道妹妹来月事后的处理方法,甚至亲自演示,之后还去房东儿子开的小卖店里偷来好几包卫生巾给萨哈用。

在较为传统且信仰真主的黎巴嫩和叙利亚,似乎并不正常,可以看出赞恩的母亲或许在生理期并未避讳自己的儿子。

何以为家的观后感总结(多年后再看何以为家)(17)

帮妹妹洗内衣

赞恩是真的爱着自己的妹妹,他害怕萨哈被父母嫁给那个近三十岁的房东的儿子,所以当这个男人在赞恩打工结束后把一包甘草糖和一包方便面递给赞恩让他帮自己送给萨哈的时候,赞恩表面收下,说了谢谢,之后却走到垃圾箱旁把这两样东西扔进垃圾桶。

何以为家的观后感总结(多年后再看何以为家)(18)

赞恩父亲在法庭上狡辩

像极了一个成年人在不得不接受对方心怀不轨的“好意”时表面客套背后又愤怒的样子。赞恩觉得,只要不接受房东儿子的东西,他就不能娶起自己的妹妹。

但,他做不了主。这一天还是来了,父母得知萨哈来月经了,具备了生育能力,于是迫不及待地把萨哈打扮成与年龄不相符的成熟样子,在赞恩的强烈反对之下,将萨哈嫁给了房东的儿子。

这是一桩划得来的买卖,牺牲几个女儿中的一个,换一个不要钱的房子和一笔收入,能够他们快活一阵子。

赞恩疯了一样反对,被母亲骂是疯子,被父亲揍了一顿,可是妹妹还是被带走了,成为了那个男人的老婆。

赞恩再也待不下去了,选择离家出走,他身上没钱,饿得不行的时候就去了泰格斯特工作的那家饭店,认识了她,得到了她的帮助,吃上了一口饭。

在此之前,赞恩来到游乐场,他爬到了一个游乐设施上,将一个女人外形的雕塑的衣服给扒开,露出了雕塑的一对乳房。这一举动似乎是在宣泄赞恩对母亲的不满,又好像是另有喻意。

何以为家的观后感总结(多年后再看何以为家)(19)

赞恩得到了泰格斯特的收留,当她上班的时候,赞恩就留在家里,帮她带孩子,泰格斯特会将客人没有吃完的蛋糕带回去和赞恩、儿子共享,日子苦吧?但是赞恩却在这里变得话多了些,变得爱笑了起来。

何以为家的观后感总结(多年后再看何以为家)(20)

好景不长,泰格斯特的身份被发现,她被扣留了,只剩下不明情况的赞恩和她的儿子在家,家里的食物都没有了。

赞恩为了让小孩有的吃,上街去找吃的,但没有人愿意施舍给他,回来途中,他抢了一个小孩子的奶瓶,塞进衣服里,带回去喂泰格斯特的儿子。

何以为家的观后感总结(多年后再看何以为家)(21)

帮泰格斯特带娃

看到这里有人觉得赞恩品德不好,俗话说贫贱不能移,抢别人东西很明显不对,但于他而言,讲品德的前提是能活下去,所以在泰格斯特不在的日子里,他开始琢磨生计,甚至开始像他父母一样,制作曲马多饮料卖给那些巷子里的瘾君子,有时候还会被那些不愿意付钱的无赖打一顿。

何以为家的观后感总结(多年后再看何以为家)(22)

人生就是一个圈,出生在悲剧家庭中的孩子,一生似乎都在重复父母的人生,赞恩的童年里,印象里,谋生就是像父母一样打水、花几块钱买上曲马多、混合好,放在桶里,推着这个“弟弟”出去叫卖曲马多饮料。

在制作的时候,带孩子不方便,赞恩就把小孩拴在旁边,他做出这一动作的时候,自己也楞住了,因为自己的小妹妹,也是这样被拴在家里的桌子腿上的。

看吧,一切都是一场轮回。

后来,赞恩将孩子交给了一个办假证的人,自己打算回家去拿自己的证件,然后前往瑞士。当然了,他并不知道,自己的悲剧和没有合法证件有着密切联系。

回家后的赞恩开始找证件,被父母打了一顿,之后他说想去看看萨哈,可是父母说漏了嘴:萨哈难产死了。

何以为家的观后感总结(多年后再看何以为家)(23)

“妹夫”被捅伤后上法庭

这成为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赞恩拿起一把刀冲了出去,找到了那个所谓的“妹夫”,捅了一刀。人没死,但赞恩却因此被抓进了监狱服刑。

他在为妹妹拼命,从妹妹有了具备生育能力的那一刻,他做了许多准备,希望能留下她,留不住的时候,他用出走来表达自己对父母的不满和自己的愤怒,当妹妹因为怀上孩子难产而死的时候,他拿起了匕首。

这辈子,有没有人为你拼过命?萨哈有,她的哥哥为她去拼命了,也赔上了自己的一段时光。

何以为家的观后感总结(多年后再看何以为家)(24)

赞恩服刑

我们并不赞成这种极端的方式,可是赞恩的温柔与爱意也曾用最可爱天真的方式展现出来,他会和萨哈一同看风景,和其他妹妹们一起卖饮料然后照顾他们,还会背着最小的妹妹逗她玩。只是,他无能又暴躁的父母使他最终以拼命的方式去为萨哈报仇,心酸又伟大。

三、资本主义强行插手的战争

电影用插叙的叙事手法呈现,影片伊始就是赞恩在法庭受审的镜头,之后他服刑了,但是他在不断思考,他知道问题是出在父母身上,于是刚刚入狱不久,他选择起诉自己的父母,罪名是生而不养。

何以为家的观后感总结(多年后再看何以为家)(25)

父母哭诉

这个举动震惊了媒体,他的父母哭诉,在哭诉中我们才知道,原来他的父母也是叙利亚难民,也是无路可走,不得不用女儿做交易,甚至还斥责赞恩不懂事,父母是灾难的受害者,但他们也是儿女的施虐者。

既然我们承受了痛苦,那么为什么不能给孩子们一些温暖呢?

纵观整个影片,好像谁也没有大错:一群恶劣环境下生存的早熟小孩,一对不懂疼爱孩子的父母。谁是真凶?

资本主义是真凶,战争是真凶,我个人更认为,美国是真凶。

为什么赞恩一家成为难民,跑到另一个国度当起过街老鼠呢?一切悲剧的元凶就是美国挑起的战争。

2011年3月15日,叙利亚内战爆发,之后,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国家插手其中,提供武器装备,加重该国内乱,发生武装冲突,到现在已有十年之久,仍未停歇。我们从电视上看到的是两军交战时的炮火纷飞,可是每一次炮火背后,就有无数人民因战争而流离失所。

《阿房宫赋》有云:兴,百姓苦,亡,百姓苦。无论局势如何,苦的永远是手无寸铁的百姓。内乱的发生本就让百姓民不聊生,外部势力的干预可谓是火上添柴,令战火越烧越旺。

所以,一批又一批的难民涌向其他国家,因为没有合法身份,只能以非法移民的身份过着暗无天日的生活,忍受房东的压榨,邻居的怀疑,生活的压迫和当地政府时不时的盘查。

何以为家的观后感总结(多年后再看何以为家)(26)

这样的日子,赞恩自出生起就过上了。可怕的是,事情据真实事件改编,而赞恩本人就是难民,他用自己的经历展现给世界每一个人一个残酷的事实:战争从未停止

何以为家的观后感总结(多年后再看何以为家)(27)

美国也从未停止挑衅其他国家的战争,不断从中获利。

何以为家的观后感总结(多年后再看何以为家)(28)

影片的最后,赞恩起诉父母一事得到外界的关注,外界的声援使他看到了希望,在刑满后,他得到资助前往了自己想去的国度。

现实中的男主角也是如此,他得到了难民署的帮助,去了和平的挪威,在这里,他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宁静,不会有满街的垃圾,也不会有提心吊胆的生活,他还读了书,现在一切都好。

何以为家的观后感总结(多年后再看何以为家)(29)

补拍证件照的赞恩露出久违微笑

这部电影着实令人心疼,赞恩有着中东人特有深邃眼睛,可是,他却在本应充满欢声笑语的年纪遭受了人间疾苦,这一切都是战争导致,幸而他得到了帮助,引起了轰动,才有机会去一个和平的国家慢慢疗伤。

只是,那些惊慌失措的时光、父母的抱怨辱骂和殴打,到底能不能真的被时间抹平,还是一个未知数。

更可怕的是,像赞恩一样,用稚嫩的肩膀面对战争带来的残酷影响的儿童还在以不少的数量出现着,他们没有机会得到媒体的援助,也并不能全部都像赞恩一样跑到和平的国家重新开启人生的篇章。

何以为家的观后感总结(多年后再看何以为家)(30)

你我无能为力,只愿美国不要再做战争的发动者、挑衅者和受益者。

希望那些生活在水深火热的中东地区的小赞恩们,能得到真主庇护,以相对温柔的方式过完这鲜血淋漓的一生。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