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时光古风世界张豪(品读张豪知识)

时光古风世界张豪(品读张豪知识)总之,《龙溪诗草点校》一书以钟瑞廷的诗歌为主体,全面展示了钟氏文化的内容、特色和魅力,让我们对钟瑞廷这一特殊的历史人物有了更加全面深入的了解和认识。钟瑞廷及以他为中心的钟氏文化,是传统农耕文明的遗存,它的地域性、民间性、乡村性、乡贤性特点十分突出。下面我们就从知识、艺术、修为与环境等几个方面来分析一下钟瑞廷及钟氏文化现象。书的后半部分是《钟氏资料选编》《钟瑞廷文粹》《钟永定诗文选》《论文选录》,这里面有传淮先生多年的研究成果,也有历史文献上的诸多有价值的内容,特别是对钟氏族谱、钟氏源流的研究以及钟永定诗文的整理是非常值得肯定的,它一方面给出了钟氏文化历史审视的视角,也为今后研究钟永定开启了引领之门。钟瑞廷一生虽然著述多,成就大,但因以故乡为主要活动范围,偏处一隅,足迹未曾踏出剑门、夔门,在那个信息闭塞,资讯不发达的年代,他的生平、著述最终湮没不张,鲜为人知。《龙溪诗草》流传极罕,加之《清人

时光古风世界张豪(品读张豪知识)(1)

文/张豪

日前,由胡传淮及胡云柯二人共同完成的2021年四川省及遂宁市重点扶持的社科类研究课题、古籍整理项目《龙溪诗草点校》一书,已经由中国华侨出版社出版并公开发行,这是遂宁市文化建设和发展中的一件大事,也是传淮先生地方文献发掘中的又一重大成果,其书的出版可歌可贺,其书的内容和特点可圈可点。

《龙溪诗草》是清蓬溪西乡石板滩(今大英县象山镇)举人钟瑞廷的著作,分上下两卷。钟瑞廷生前辑录,1890年钟瑞廷去世6年后,由红雪山房刊刻,印数不多。钟瑞廷(1805—1884),清代客家诗人、易学家、槐轩学派重要成员,其主要著作有《龙溪诗草》二卷、《易学探源》二卷、《易象显微》十卷。《龙溪诗草》奠定了钟瑞廷作为清朝后期巴蜀性灵派诗人的地位,而《易学探源》和《易象显微》则成就了钟瑞廷一代易学家的学者身份。

钟瑞廷天资聪慧,少负盛名,博学多才,由于身处末世,遂终生不仕,以为学为教,安身立命。“易著千秋业,人为一代师。”这是清代射洪举人胡文魁对他的终结评价,也是钟瑞廷一生的真实写照。与钟瑞廷同时代的诗友、文友、学友,在与钟瑞廷往来的书信和钟瑞廷去世以后的悼念诗文中,都表达了对这位才情横溢、学养深厚、著述丰赡的“学人之宗”的敬仰之情。

钟瑞廷一生虽然著述多,成就大,但因以故乡为主要活动范围,偏处一隅,足迹未曾踏出剑门、夔门,在那个信息闭塞,资讯不发达的年代,他的生平、著述最终湮没不张,鲜为人知。《龙溪诗草》流传极罕,加之《清人别集总目》也失收,100多年来,《龙溪诗草》只在极小的范围内传播,并且因年代久远,原藏本大多变色、变质、朽坏、脱落,排版也不符合今天的阅读习惯。所以,传淮及云柯先生这次的整理点校工作,使一部快要失传的著作重获生机,使一位快要被风尘湮没的学人重得光艳。这无疑是文化传承中最重要的工作,也是一项极其有意义有价值的工作。

《龙溪诗草点校》一书,以现代阅读方式和阅读习惯为基础,改变原版本竖式右左排列为横式左右结构,以现代简化字为主要字体,归并整理了很多异体字,并按照现代诗歌排列方式分行、分句、标点,特别是排列出全书的目录,使新书符合新的时代标准,所以《龙溪诗草点校》一书问世,使读者耳目一新,爱不释手,把玩之间,清新扑鼻,特别对于年轻读者,《龙溪诗草点校》消除了阅读障碍和阅读隔膜,这对《龙溪诗草》的普及和推广奠定了很好的基础。

二胡先生的整理工作不仅仅局限于《龙溪诗草》本身,《龙溪诗草点校》一书集文学性、文献性于一炉,使读者在欣赏钟瑞廷诗歌作品的同时也能获得更多史料性知识,点校者把钟瑞廷的文友、诗友、学友的题词以及不同时期学者的研究评价汇编到一起,加深了读者对钟瑞廷的了解和认识,同时传淮先生还把自己多年来对钟瑞廷的研究成果也辑录在《龙溪诗草点校》一书中,对引导和帮助读者阅读领会《龙溪诗草》本身起了巨大的作用,对致力于研究钟瑞廷的学者来说,也是很好的借鉴、指导和帮助。

书的后半部分是《钟氏资料选编》《钟瑞廷文粹》《钟永定诗文选》《论文选录》,这里面有传淮先生多年的研究成果,也有历史文献上的诸多有价值的内容,特别是对钟氏族谱、钟氏源流的研究以及钟永定诗文的整理是非常值得肯定的,它一方面给出了钟氏文化历史审视的视角,也为今后研究钟永定开启了引领之门。

总之,《龙溪诗草点校》一书以钟瑞廷的诗歌为主体,全面展示了钟氏文化的内容、特色和魅力,让我们对钟瑞廷这一特殊的历史人物有了更加全面深入的了解和认识。钟瑞廷及以他为中心的钟氏文化,是传统农耕文明的遗存,它的地域性、民间性、乡村性、乡贤性特点十分突出。下面我们就从知识、艺术、修为与环境等几个方面来分析一下钟瑞廷及钟氏文化现象。

时光古风世界张豪(品读张豪知识)(2)

钟瑞廷生于清代晚期,末世的社会状况对于深谙历史风云的他是再熟悉不过了,他知道怎样去定位时代,也知道怎样去定位自己,“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古训昭昭,何曾有忘?加之钟瑞廷年轻时科考一直不顺,30岁已过,才小有功名,55岁才考中举人,这个年龄进入仕途,起步确实太晚了,所以小有功名后的钟瑞廷绝意不仕,他愿意留在乡间过一种他想要的生活,亦学亦艺亦教,这是传统中国知识分子典型的另一种生活道路和生存方式,虽然历史上大多数知识分子都认同并最终回归这条道路,但像钟瑞廷这样一开始就自觉地踏上这条道路并心安理得地一以贯之的人,确实是少数。

历朝历代,很多知识分子都是在“梦想破碎之后”才不得已回归平淡,寄情山水,寄情乡村,而钟瑞廷,我们看到,几乎是30岁以后,他就自觉地踏上了这条道路。从他早期的作品《晓行》《秋郊晚步》《西溪田家三十韵》《题画》《龙溪晚泊》《雨中种树》《雨中遣兴》等作品中,我们可以窥见作者这一心路历程,特别是他的《西溪田家三十韵》更是表达了他安于乡村生活的那种恬然淡定、自乐永年的情怀,“余事网鱼虾,闲情种花柳。闭门乐亦赊,创业传之久。子弟颇清佳,父兄俱仁寿。劫将千古逃,福已一生受。身世托偏安,羲皇梦得否?桃源若眼前,笑煞渊明叟。”这俨然是一幅知足常乐、顺其自然、随遇而安的传世社会理想生活图景。

当然,深受儒家文化熏陶养育的中国传统知识分子,千百年来,他们都胸怀天下,以苍生为己任,不管是“庙堂之高”还是“江湖之远”,他们都“太息饥肠热”,不徇己,不苟私,把原则、使命、责任内化于自己的生命当中,形成中国知识分子的一种大情怀、大格局。“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心中热肠,手头文章,肩上责任,这些“初心使命”始终贯穿于中国知识分子的笔墨春秋,贯穿于他们山之峪、水之涯的或局促或旷达的整个人生。

忧乐天下,不以位卑而忘记自己作为知识分子的责任和使命,这是中国知识分子的群体理想正义、责任正义和使命正义,在这些正义的旗帜下,加之严苛的道德驯养和道德自律,中国知识分子自律、自强、自勉、自进的精神是贯穿这个群体的特殊秉性。

钟瑞廷作为一个传统知识分子,他既有清醒的时代认识,也有清醒的自我认识,更有知识分子群体的使命责任认识。他独自生活于乡间的几十年,他把自己锤炼成了知识的导师,艺术的仙侠,道德的乡贤,他的这些艰苦卓绝的修为,最终被朝廷肯定。同治六年(1867),钟瑞廷62岁的时候,被朝廷授予中书科中书职衔加二级并诰封二代。

钟瑞廷及整个钟氏家族的仕途之路应该说是失败的,至少是不顺的。河西钟氏,几百年来,均未能以官宦扬名,也未挤进官宦人家之列。钟瑞廷之后,科第延绵不断,后生在优良的家风熏陶之下,凭借自己的努力,斩获科名不少,著述遗世丰赡。有清一代,河西钟氏以文化育人,成为蓬溪影响深远的望族,可以说钟瑞廷的加持垂范是功不可没的。

时光古风世界张豪(品读张豪知识)(3)

大英县画家徐兴国画的钟瑞廷像

钟瑞廷是著名的诗人、学者,他的一生,既有学者的严谨勤奋,也有艺术家的倜傥豪迈。钟瑞廷是一个丰富多彩而又生动活泼的人,他是开在乡间的一枚隽永的小花,不仅独自芬芳,也芬芳了他的乡邻,他的环境。乡村养育了他,他也回馈了他的乡村,他以乡村为依靠,乡村以他为骄傲!

知识是人们对事物规律性的认识,是生产生活经验的世代积累;艺术则是知识的灵感集合,灵感再现,灵感瀑布,是基于知识底层建构之上的形而上获得的。艺术是生动的,丰富的,五彩缤纷的,但艺术没有知识做依托,做基础,那艺术将会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艺术是知识的厚积薄发,没有知识底蕴的艺术,终究会头重脚轻根底浅,这样的艺术家也不可能行稳致远。所以,包括钟瑞廷在内的古代无数诗人,他们都把自己的诗歌艺术建立在深厚的学养基础之上,钟瑞廷的诗歌不仅有深厚的学术背景,更有正确的价值底线,在论及诗、性情、学问时,钟瑞廷说过这样的话“诗以道性情,学问不纯,则性情不正”。学问的纯正与否,是一个人性情纯正与否的关键,学问不正,一个人的人品心性必然出问题,一个人的人品心性已经出了问题,那他的诗歌作品(道出的性情)必然出问题。所以,做学问,写诗,关键还是做人。

这里,钟瑞廷一开始就把个人的修为放在了人生、知识、艺术的首位。他的纵古十论,读来让人振聋发聩,都佩服他的深邃和独到,100多年前的一些观点,和我们今天的认识几无差别,这些都是钟瑞廷学问纯正价值追求的结果。在《示侄永绅》一诗中,钟瑞廷这样写道:“文字妙自出心裁,笔底花丛智慧开。悟到空灵皆上品,袭将陈腐总庸才。聪明漫被诗书误,科第先凭德行培。好趁英年图实学,虚声休令俗儒猜。”这首诗虽是对后辈的期许和教诲,也从侧面反映出了钟瑞廷的人生观、知识观、学术观、艺术观。

钟瑞廷最难能可贵的是,做学问,可以做到“学人之宗”;写诗歌,可以写到入流入派;教学则“人为一代师”。学者不一定能成为艺术家,艺术家不一定能成为学者,二者虽有一定的联系,但也有巨大的区别。历史上学者之诗,大多带有明显的学者痕迹,知识性强,底蕴深厚,但生动性、灵动性不够,死板枯燥,读来索然无味。历史上的“西昆体”就广受诟病,原因就是它走的是一条学问之诗的路线。

钟瑞廷的诗清新、浅显、脱俗、超尘,用典很少或化典无痕,他的诗,普通读者不依靠注释,也很容易就能读懂,生动、活泼、平实、隽永,写身边人,身边事,乡村情,乡村景,文字朴素却语语新奇,记述平常却别有深味。正如王安石所言:“看似平常最奇崛,得来容易却艰辛。”作为易学家的钟瑞廷,却是清朝后期巴蜀性灵派的重要诗人,没有长期坚持不懈的学识修养和艺术修养,要达到如此的境地是不可能的。

时光古风世界张豪(品读张豪知识)(4)

这里我们又要回到另一个话题:修为与环境。钟瑞廷55岁才中举,迟来的功名已经打破了他的仕途之梦,阻断了他的仕途之路,基于对末世社会状况的深刻认识,钟瑞廷打年轻的时候起,他的内心其实是很平静的,虽然也有一些功名的忧患意识,但这不是钟瑞廷的主流情感。《龙溪诗草》上卷结束于钟瑞廷36岁之前,从他36岁之前的诗歌内容看,他很早就有一颗淡定的与世无争的心,“乡村君子”似乎是他很早就设立的人生理想和人生目标。

《龙溪诗草》下卷的内容,更是反映出了他这一情怀,他喜欢乡村,安于乡村,乡村才是他生命、学术、艺术的活水源头。在乡村,他一刻也没有忘记磨砺自己,激励自己,提升自己。乡村不是避世逃逸之地,也不是灵魂的养伤疗伤之所,他既没有归去,当然也就无需归来。乡村是如诗如画的地方,是灵魂和艺术的净土,是他的“亦乐园”。所以,整部《龙溪诗草》大部分内容都是作者美好人生,美好心绪的艺术呈现,是他的诗意性灵。我们不能把它简单地归类于“田园派”,更不能把它归类于隐逸派。钟瑞廷在自己的乡村生活中间,成就了一个特殊时代的精致的乡村文化,这种精致的乡村文化就是传世的农耕文明的精髓,在他那个时代,这是文化的主旋律,这是主体文化的范畴。

君子慎独、兼济,自强不息而又厚德载物,钟瑞廷的一生践行了这些可贵的品质。在乡间,他没有失意,更没有堕落,几十年来,他时刻砥砺自己,磨砺自己。除了做学问,写诗,他还坚持了50多年的教学工作,所教弟子上千人,优秀者以百计,仅钟氏家族贡举就当以十数计,所总结出来的教学规律教学原则也是一笔宝贵的财富。即使到生命的最后日子,钟瑞廷也没有忘记自己的职责和使命:“临行一纸付诸郎,遗训寥寥数语数行。学圣事先尊德性,成人道只在伦常。身家善保生无愧,仁恕兼行后自昌。更有藏书千万卷,孙曾珍重继书香。”

钟瑞廷的成长当然离不开他所在的环境,但这个环境不是单纯的自然环境,这里我们可以运用到李泽厚先生的“人化自然”的理论。“人化自然”和“自然的人化”,是一个问题的两面,钟瑞廷的成长除了他所在的故乡的环境,还有千百年来传统文化深厚的积淀,也有钟氏家族迁徙100多年来的家风的濡染,家族文化的熏陶,更有钟瑞廷一生在这个环境里刻律的修为和磨炼。

石板滩最终成为钟氏家族千里迢迢迁徙的落脚之地,当然有它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的吸引力。但在钟氏家族到来之前,这个地方和巴蜀其他地方一样平淡无奇,正是钟氏先祖的艰难草创,才使石板滩凸显出一个家族的魅力。继之,钟氏耕读传家的恒持,才旺相了一个家族的烟火。钟瑞廷无疑是这个家族之杰,他在这个家族的生存繁衍之地打上的深深烙印是永远抹不去的。

从大尺度的角度看,石板滩肯定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蛋丸之地,钟瑞廷没有因为它而觉得自己出生和成长有什么不幸和痛苦。他在这里,一生都以儒家文化的标准要求自己,独立自持,不媚俗,不贪贵,不随波逐流,你看他的《自题亦乐园》:“名园新傍短墙开,检点风光日百回。八九枝花看似画,两三间屋小于台。阶前任长无名草,石上亲栽衬意苔。吩咐奚奴须记取,此中休任俗人来。”这是何等的高洁?高洁到及一个园子的地步,钟瑞廷就是在这样的环境里自律、自警、自省。不仅自然环境要求这样,他生存的社会环境也必须是这样,虽然用不着“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那么严苛,但交往的都必须是正派、正值、善良、诚实之人。钟瑞廷为人谦逊,随和,有儒雅之气,交往广泛,不隔阶层,田父野老,走卒贩夫,僧侣道人,文人雅士,他都乐于交往,《龙溪诗草》中记录下来的“一时之杰” 就达60多位,不仅给我们很好地保存了当时那些珍贵的人文史料,也从侧面反映了钟瑞廷交往的原则,他的“洁身自好”。所以,石板滩养育了钟瑞廷,反过来,钟瑞廷也为石板滩打上了深深的人文印迹。“石板滩的钟敲不得”不是早已声名远播吗?钟祠八景,被钟永定用诗歌记录下来,在石板滩影响深远,这八景里面,很多都有“先君”的足迹和背影,或从“先君”的文字中走来,或从“先君”的故事中走去。在石板滩,先生从生走到死,从死走到生,最终走进了石板滩永恒的历史风景,人文风景!石板滩是何其有幸,钟瑞廷是何其有福啊!

寸土成寸功,方圆就方圆,学问、艺术、教育,钟瑞廷在精致的小天地活出了精致的文化人生,100多年来,虽经历史风尘掩扑,但终不钝化以致泯灭,只要我们打开农耕文化的那一页,他必然作为一个粲然的坐标而标注着一段时空。《龙溪诗草》诞生100多年来,历经了社会大动荡,文化大破坏的冲击,但它依然顽强地记忆性地、记录性地保存了下来。我们相信,《龙溪诗草点校》仍然会在未来的某个时段的某个空间,向我们的子孙后代展示它行稳致远的特殊艺术魅力的。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欢迎向我们报料,一经采纳有费用酬谢。报料ihxdsb,3386405712】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