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首描写春雨的古诗春夜喜雨:沾衣欲湿杏花雨 十二首著名的春雨诗词
40首描写春雨的古诗春夜喜雨:沾衣欲湿杏花雨 十二首著名的春雨诗词野渡无人舟自横。春潮带雨晚来急,《滁州西涧》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
天宝元年(742年)王昌龄出任江宁(今南京)县丞,王昌龄的朋友辛渐,准备由润州(今镇江)渡江,取道扬州,北上洛阳。王昌龄陪他从南京冒雨连夜赶到镇江的芙蓉楼,第二天在此分手后,作了二首诗相赠,这是其一。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是该诗的名句,诗人在这以晶莹透明的冰心玉壶来自喻,正是基于他与洛阳亲朋好友之间的真正了解和信任,因此诗人从清澈无瑕、澄空见底的玉壶中捧出一颗晶亮纯洁的冰心以告慰友人,这比任何相思的言辞都更能表达他对洛阳亲友的深情。
全诗天然浑成,不着痕迹,含蓄蕴藉,余韵无穷。使该诗成为送别诗的千古名篇。
七、最恬淡的雨中情
《滁州西涧》
独怜幽草涧边生,
上有黄鹂深树鸣。
春潮带雨晚来急,
野渡无人舟自横。
最喜爱生长在涧边的幽草,幽深的树丛中,黄鹂在清脆地鸣叫。春潮夹带着暮雨流的湍急,渡口无人,只有小船在江上飘摇。
韦应物在担任滁州刺史时,去滁州城西郊外的西涧游玩,春潮带雨的幽静景象触发了韦应物的创作灵感,写下了这首山水诗的名篇,成为韦应物的代表作之一。
诗人唯独喜爱涧边生长的幽草,上面有黄鹂鸟在树林深处清脆地鸣叫。这是清丽的色彩与动听的音乐交织成的幽雅景致。春雨铺面,春潮湍急,渡口无人,惟有一条小船在江上飘荡。诗人以飞转流动之势,衬托闲淡宁静之景,可谓是静中有动,诗中有画,景中寓景。
诗人以情写景,借景述意,表露出诗人胸襟恬淡,安贫守节,蕴含着一种不在其位、不得其用的无奈、忧虑、悲伤的情怀。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成为韦应物山水诗的千古名句,为人们津津乐道。
宋朝大文学家欧阳修,巧合的是,他也在滁州担任过太守,欧阳修非常喜欢这一句,在他的词《采桑子》中就直接借用了这一句:“残霞夕照西湖好,花坞苹汀,十顷波平,野岸无人舟自横。西南月上浮云散,轩槛凉生。莲芰香清。水面风来酒面醒。”
八、最悠然的雨中情
《绝句》
宋: 僧志南
古木阴中系短篷,杖藜扶我过桥东。
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在参天古树的绿阴下,我系了小船,拄着藜仗,缓缓走过小桥,一路向东而去。
阳春三月,杏花盛开,绵绵细雨轻轻落下,像是要故意润湿我的衣裳,柔柔地吹拂着我的面庞的,是那带着杨柳清新气息的温暖春风。
古人把应花期而来的风,称为花信风。一年共二十四候,每候应一种花信,总称“二十四花信风”。其中清明节时期的花信是柳花,所以称为杨柳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