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俗日历正月初七(正月初七人类的节日)
民俗日历正月初七(正月初七人类的节日)比《太平御览》早的《庄子》,《庄子·应帝王》中记载,过去有三个神,一个叫倏帝,一个叫忽帝,还有一个叫混沌,三位大仙。倏和忽特懒,经常去混沌家蹭客吃饭,为了感谢混沌,就说“人皆有七窍,以视听食息,此独无有,当试凿之”。结果混沌信了,第一天在脸上戳一个窟窿眼,第二天又戳一个,第三天又戳一个,第四天又戳一个,第五天、第六天,七天过去了,他变成人了,混沌本人死了。关于人日的第二个起源,人日是纪念始祖造人,始祖肯定是女娲了,也有人说是盘古,还有人说是混沌。我们先讲女娲造人,《太平御览》记载,人类的始祖女娲娘娘一看大地上荒凉不堪,于是先后用了六天的时间,造出了人类生活必须的六畜。正月初一造了鸡,叫早的来了;正月初二就有了狗,看家的出来了;正月初三,人吃的东西活了,猪出来了。正月初四羊有了,正月初五人耕地用的牲畜——牛出来了,正月初六打仗用的马出来了。初七用黄土和上水,仿造自己的模样捏了一个个小泥人,后
编者按:
有一些特殊的日子我们铭记了千年 有一些特别的方式我们重复了岁岁年年。今天初七是“人日”,作为一个古老的节日,人日都有哪些故事和习俗呢?让我们跟随纪连海老师了解一下吧!
正月初七
今天给大家介绍正月初七。正月初七是一个我们久违了的节日,全人类的节日。按照中华民族的说法,这一天“人”诞生了,所以是人的生日,简称人日,又被称为“人生节”、“人胜节”、“人庆节”、“人节”、“人气节”,还有“七元”。
人日的由来
关于人日的由来,历史上一共有三种说法
比较早的一种说法是汉武帝时期的一个人,叫东方朔,东方朔是汉赋名家,聪明绝顶,《汉书·东方朔传》有关于他的很多故事。宋朝的高承《事物纪原》中说到:东方朔写过一本书叫《占书》,曰,“岁正月一日占鸡,二日占狗,三日占羊,四日占猪,五日占牛,六日占马,七日占人,八日占谷。皆晴明温和,为蕃息安泰之占,阴寒惨烈,为疾病衰侯。"也就是说,如果正月初一是个响晴帛日,那这一年您就养鸡吧,鸡就大丰收了,您家的鸡蛋就多了。鸡蛋一多,鸡蛋的价格就降了,您收入就少了。正月初二要晴天,那这一年的狗都不会得病,以后依此类推。在这七天中,正月初七最有讲究,因为这天是占人的,占人怎么占呢?东方朔说:"人日晴,所生之物蕃育;若逢阴雨,则有灾。"就是说,在正月初七占卜,正月初七这一天晴天,您养啥啥活,种啥啥丰收,那不就等于人丰收了嘛。如果正月初七这一天是阴,那完了,就轮到倒霉了。轮到倒霉,说一个杜甫诗圣《人日两篇》:"元日到人日,未有不阴时。"他有一年写《人日两篇》,从正月初一到正月初七天天阴天,怎么这么倒霉呢,到底是什么事呢?结果那年安史之乱爆发了,干嘛嘛不灵。所以这天占卜人。
关于人日的第二个起源,人日是纪念始祖造人,始祖肯定是女娲了,也有人说是盘古,还有人说是混沌。我们先讲女娲造人,《太平御览》记载,人类的始祖女娲娘娘一看大地上荒凉不堪,于是先后用了六天的时间,造出了人类生活必须的六畜。正月初一造了鸡,叫早的来了;正月初二就有了狗,看家的出来了;正月初三,人吃的东西活了,猪出来了。正月初四羊有了,正月初五人耕地用的牲畜——牛出来了,正月初六打仗用的马出来了。初七用黄土和上水,仿造自己的模样捏了一个个小泥人,后来觉得太慢,就用一根藤条抽撒在地上的泥浆,也变成了人。所以正月初七就成了女娲造人的日子,简称人日。
比《太平御览》早的《庄子》,《庄子·应帝王》中记载,过去有三个神,一个叫倏帝,一个叫忽帝,还有一个叫混沌,三位大仙。倏和忽特懒,经常去混沌家蹭客吃饭,为了感谢混沌,就说“人皆有七窍,以视听食息,此独无有,当试凿之”。结果混沌信了,第一天在脸上戳一个窟窿眼,第二天又戳一个,第三天又戳一个,第四天又戳一个,第五天、第六天,七天过去了,他变成人了,混沌本人死了。
正月初七人日开始的征兆,还有一种说法是道教的,说正月七日天地水三官检校之日,可修斋。什么意思呢?道教的另外一个《谈荟》说,“正月七日,北极元天真武上帝午时下降。”午时下凡,真武大帝是这天生的,所以这天是三会之日,天地水三会,正月初七道教要祭祀天地水三官。
高适人日题诗寄相思
正月初七这一天是我们人类重视人本身的日子,也正是因为如此,中国古代关于人日的介绍太多太多,关于人日的故事那多了去了。最典型的那就是诗圣杜甫,跟高适——“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知君”的作者,跟他的一段佳话。
高适跟诗圣在开元年间就熟悉,高适是山东人,山东人高适跟河南人诗圣是意气相投的好朋友,诗仙李白跟诗圣还大老远跑高适他家,一住住一个月不走,天天在高适家赖着吃喝,最后高适觉得我们山东人再热情,也经不住四川人跟河南人这么吃吧,说你们住我这儿,我参加考试去。最后诗圣说我跟你一块去考试,又赖上人家了,还跟人一道,所以两个人感情特别好。
但是,山东人高适比诗圣混得好,在唐玄宗、唐肃宗面前是个非常有影响的大官,处境要比诗圣好多了,曾经担任过淮南节度使,曾经平定过永王李璘的叛乱,后来受人栽赃陷害,在公元759年担任彭州刺史,彭州在四川,同年年底,诗圣流落到成都,高适马上写诗慰问,送好多粮食。诗圣那阵儿混得可惨了,吃不上喝不上,连买衣服的钱都没有,都是咱山东人高适给送去的,自己省吃俭用,打发诗圣。
公元760年,高适改任蜀州刺史,诗圣赶去看望。这一年高适60岁,杜甫50岁,他乡遇故知,短暂的相会,更加深了这种别会的相思。761年人日这一天,高适题诗《人日寄杜二拾遗》,表达了高适对诗圣这个朋友的思念,诗是这么写的:
人日题诗寄草堂,遥怜故人思故乡。
柳条弄色不忍见,梅花满枝空断肠!
身在南蕃无所预,心怀百忧复千虑。
今年人日空相忆,明年人日知何处?
一卧东山三十春,岂知书剑老风尘。
龙钟还忝二千石,愧尔东西南北人!
这是高适晚年诗作中最动人的一篇。诗圣读到这首诗的时候,泪洒行中,读终篇末,一边哭,一遍读。十年以后,物是人非,高适已经离开人间五年了,正好赶上人日这一天,60岁的诗圣整理自己的书稿,知道自己也将不久于人世,他提起笔来,一边哭一边写了《追酬高蜀州人日见寄并序》,也正是因为如此,后来在成都杜甫草堂就流行人日这天祭拜诗圣,到了明清时期这种习俗流传更广,清代著名的学者何绍基就在人日这天来到杜甫草堂,事先提好了词,到那儿以后很多人围着,您给写吧。然后提起笔来重写,“锦水春风公占却,草堂人日我归来”,现在每年人日这天,成都杜甫草堂都有活动。
人日习俗之七菜羹
人日要吃七菜羹的习俗《荆楚岁时记》就有了。七种菜是什么呢?中国地儿太大了,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菜。但是一般而言,要包括五种是共同的,芹菜、蒜、葱、香菜,香菜不能叫香菜,叫芫荽。还有韭菜,这五种是必须的。另外那两种可以灵活掌握,觉得这五种太素了,就加鱼、加肉;还想吃更素的,就加菠菜,芥菜,茴香都可以凑数。但是一定要吃七菜羹。
七菜羹怎么做呢?这简单。把七种蔬菜垛成碎碎的,熬粥吃,一锅煮了,吃七样菜。为什么要吃这七样菜?芹菜,勤劳;蒜,精于计算,日子是算出来的,算计不到一辈子受穷。葱,聪明。那香菜叫芫荽,有人缘,谐音。韭菜,活得长久。鱼,富富有余。这都是好吃的菜。这就是人日这天一定要吃的东西。
人日习俗之戴华胜
吃完了出去出去玩,过节戴什么呢?得戴华胜。华胜又叫胜,也叫巧胜,一种花形的首饰,相当于女孩子头上戴的发卡。华胜是花的,不能简单的素素的发卡,所以一定是彩色的剪彩为人,或者是镂金箔为人,以贴屏风,以戴之头鬓,又造华胜以相遗。为什么要戴着呢,因为春天该来了,但是正月初七北方还冷着呢,春天没来呢,拿这个花花绿绿的就感觉到春天来了。
辛弃疾早年曾有词:“春已归来,看美人头上,袅袅春幡。”这就是华胜,华胜最早是汉代贵妇的头饰,后来流传到民间,关于戴华胜的习俗中国已经有非常悠久的历史。
人日习俗之“人日皇后”
欧阳山的长篇小说《三家巷》描述了区桃被推举为“人日皇后”。人日那天不但女孩要戴华胜,还要大家集体选美比赛。选美比赛我们中国已经有好多年的历史了。不光脸蛋漂亮,发型还得漂亮,头上戴的还得漂亮。人日这天要选秀,选上的人叫“人日皇后”。这是一种女孩参加的比赛。
都说中国男尊女卑,女人这不行那不行,但是人日这天很热闹。当然随着时间的推移,人越来越忙,忙得把自己的人日也已经忘了。但是时至今日,到了南方,有八九十岁的老头、老太太,会在人日这天剪个头花插自己头上。或者不剪,直接到花园里揪俩花插头上,干吗呢?人家是习俗,原来咱也那么过,只不过现在不过了。
女孩选“人日皇后”,男人干什么去?男人的活多了去了,魏晋的时候,人日这天君臣相会,登高饮酒赋诗。 最早的记载是山东晋朝的郭缘生《述征记》,讲山东寿张县,就是现在的东平安仁山,曹魏的东平王,也就是曹操的儿子曹徽,把东平县安仁山的山顶给凿平了,请所有的人登高望远喝酒。郭缘生《述征记》:“魏东平王翕,七日登寿张县安仁山,凿山顶为会望处,刻铬于壁,文字犹在。铬云:‘正月七日,厥日为人。策我良驷,陟彼安仁。”通常我们都会认为登高望远是九月初九,其实正月初七也要登高望远,而且非常讲究,皇帝可以利用自己的权威,命令手下,登高望远每人做一首诗,历史上真有这么一回事。
公元709年,唐中宗命令所有人登清晖阁,所有参加登高望远的人都写一首诗,他自己也写了一首,非常不幸。他写那首诗《全唐诗》没收录,就留下一名字。
人日之“泥泥狗”
人日这天玩什么呢?小孩总得有个玩玩意吧。河南淮阳的人祖庙会上有一个好玩意,叫泥泥狗,泥泥狗又称小陵狗,是一种猴面人身的泥娃娃,分成好多种。比如说黑的、红的、白的,这是从颜色。从模样看有打火猴、兜肚猴、抱膝猴、穿衣猴、猴头燕、猫拉猴、双头虎、多角兽、鱼、蛙、狗、鸡、猪、牛、马什么都有,但主要是猴,以猴为主,我们管这个猴叫泥泥狗。为什么卖这个东西?当地人介绍说这东西有很多用处。一个是求子;第二送给沿途小孩;第三带回家哄小孩。所以河南淮阳人祖庙会上卖的这个泥泥狗,我觉得它才是人日这天摆放的东西,是祭祀祖先用的。除了河南人,陕西的宝葫芦也会生孩子,陇东地区的生命树、寿花,山东的招魂娃娃,甘肃的双狗抓髻娃娃等等都一样,甚至还有江苏地区的泥塑大阿福,都是祈求人类繁衍的巫术活动。
南方的人日习俗
在南方某些地区,人日这天必须是吃饺子,而且要惊土地,还有就是说毛狗子,说老巴子。正月初七南方的人带着猪头、祭品、香、表、纸、烛、挂鞭、鞭炮等等来到土地庙,给土地上香,还要许愿,说什么呢?"保佑狼巴子不拉猪羊,毛狗子不拉鸡鸭,然后你要是能做到的话,帮我一下,明年我给您送更大个一猪头"。这么个意思,回家还得喊,我们家赢哟,明年那毛狗子拉你们家鸡鸭鹅去哟,不拉我们家的哟!” 一定得喊,谁声大谁就赢了。所以家家户户都扯着脖子喊。
江南某些地区还要吃捞鱼生。捞鱼生就是吃生鱼片,所有的人都坐一桌吃生鱼片,吃这生鱼片得喊着,“捞啊!捞啊!发啊!发啊!越捞越高!步步高升!”现在这习俗,中国境内没了,传到新加坡去了,新加坡的华人他们在那儿,倒把这“捞啊!捞啊!发啊!发啊!”的喊的挺响亮的,还给这一天起一名叫什么呢“响太平”,这是人日。是咱们大陆的一些习俗。
正月初七这一天,古老的人的节日,中国人在两千多年前就重视人,中国人在世界上最早提出了以人为本的思想,我们在人日这天能够有这么多好习俗,这就是一个很明显的例子。
感谢各位看官支持,喜欢的话就动动手指转发一下吧,公众账号转载请务必征得杏坛君同意!
不掺水的原创,把把都是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