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周末到社区矫正吗(带着女儿去社区矫正)
可以周末到社区矫正吗(带着女儿去社区矫正)“进来吧。”眼前的这个女人迟疑许久,才缓缓开口,冷淡的三个字后便没了其他话。“李丽,今天家访,能让我们进去吗?”小站司法所所长张岐友和两位同事站在门外问。在去的路上,李丽抱着一提奶茶,阳光洒在脸上,她陷入回忆,如果没有一时冲动发生那一天的事,她的命运也许就不会被改变,但时光不会倒流,一切都要继续……咚咚、咚咚……足足过了10多分钟,房门才打开了一条缝,门后露出一双暗淡、狐疑的眼睛,陌然中透着探寻。开门的是一位50多岁的女人,她头发略有些散乱,双眼布满血丝,脸庞上印着疲惫和道道皱纹。
“闺女!你倒是走快点啊,这奶茶都快凉了……”50岁的李丽(化名)一个劲的催着女儿。
“哎呀,妈,张伯伯他们不会收的,你就死心吧。”
“那可不行!这点心意他们一定要收下!”
今天,李丽即将结束为期3年的社区矫正,为了感谢,她坚持要给司法所里“送”点啥。
在去的路上,李丽抱着一提奶茶,阳光洒在脸上,她陷入回忆,如果没有一时冲动发生那一天的事,她的命运也许就不会被改变,但时光不会倒流,一切都要继续……
咚咚、咚咚……足足过了10多分钟,房门才打开了一条缝,门后露出一双暗淡、狐疑的眼睛,陌然中透着探寻。
开门的是一位50多岁的女人,她头发略有些散乱,双眼布满血丝,脸庞上印着疲惫和道道皱纹。
“李丽,今天家访,能让我们进去吗?”小站司法所所长张岐友和两位同事站在门外问。
“进来吧。”眼前的这个女人迟疑许久,才缓缓开口,冷淡的三个字后便没了其他话。
“最近怎么样?身体还好吧?”张岐友首先打破尴尬。“还可以,就那样呗。”李丽双眼低垂,一副爱答不理的样子。
(图片来自网络)
“看你上次报到时精神不大好,我们不放心来看看。家里是有什么困难吗?有事不要憋在心里。”
“除了每周的报到和每月的活动报告要坚持以外,生活上有什么难事也能随时找我们,咱不都加过微信了吗……”
李丽似乎对这些并不感兴趣,依旧低下头,一言不发。
短暂的家访结束后,几个人返回了司法所。“这次门倒是给咱开了,可我看啊,跟吃闭门羹没啥区别,前后没说两句话,这以后……”“慢慢来,这大门打开了,心门早晚也会开的。”听见最年轻的同事小声嘀咕,张岐友笑着安慰。
(图片来自网络)
几个月前,李丽因为与家人在房产上的争执,一气之下放火点燃了对方的院子。
2019年2月,案子有了结果。法院最终判处有期徒刑3年,缓刑3年,由津南区司法局小站司法所负责对她进行日常监管和教育。
社矫对象其实和普通人一样,只不过曾经走错了一段路。正是因为有过特殊的经历,他们更期待得到平等对待。
入矫第一天,李丽表情透着一股冷漠和绝望,虽然眼里噙着泪,可悲伤里又带着些不服的倔劲儿。
“别紧张,今后就拿我们当自家人。刚才嘱咐你的那几件注意事项别忘了,另外,我们定期还会在村里组织些法治活动,没什么事就来听听吧……”对于入矫人员的首次谈话,社矫工作组都会尽可能与他们拉近距离。
“案子已经判了,里边的法律条款法官也都跟你说了。都一个村住着又是亲戚,抬头不见低头见,该来往还是要……”
“法院判的我认了,可那些人我一个都不想见!”一直表情漠然的李丽,突然激动起来。
司法所所长张岐友在仔细看了案件信息和李丽的首次谈话的表现后,心里有了盘算。
“思想上还是有点执拗,这样把自己封闭起来很容易自暴自弃,咱们对她还是要尽量从情感疏导入手,定期专门谈话、家访,再去同村转转,了解一下她以前的情况,性格、爱好,越详细越好……”首次谈话之后,张岐友和同事们给李丽出了“量身定制”的入矫方案,并由专人负责。
虽然如此,可李丽似乎没什么转变。
“咱上她闺女家看看去吧……”几位负责社矫的干部都觉得,50多岁的人眼里,子女就是他们最大的牵挂,从她女儿那没准能找到突破口。
(图片来自网络)
“我妈她这人特别好面儿,现在这种情况她心里觉得所有人都看不起她了,平时也不爱接触人。”李丽的女儿言语中既心疼又无奈。
“您各位一定要理解,我妈她不是不配合,就拿这写汇报来说,她是真写不好……”原来,李丽的文化水平有限,平时不显,真要是写成书面的东西,就很吃力了。找到了症结,司法所的工作方案也在不断精细调整。
“我们对社区矫正对象都是一人一方案制度,通过重点排查、信息采集、首次谈话、需求评估等方式,深入了解他们的问题和需求,从源头上做好精细化管理。”工作人员介绍道。
“你们是她亲人,要多关心她,你母亲写不了,可以她口述你代笔呀,这样你也更能了解她的心思。因为放火的事,她和亲戚们的关系已经很僵了,你更要多关心她,不要让她觉得自己犯了错就被所有人抛弃……”一番苦口婆心的劝说果然带来了转变。
从那以后,每次到司法所谈话,都是女儿陪着李丽。“妈,张伯伯说了,下周他们在村里有个普法讲座,咱也听听去呗。”组织普法活动,女儿也会鼓励她去参加。
渐渐地,李丽脸上开始有了笑容,一切似乎都在朝着好的方向发展。
然而不久后,这个家庭再次遭受晴天霹雳。
(图片来自网络)
2019年6月的一天,李丽接到一个电话。“嫂子,王哥,他出事了……”
李丽的爱人老王在外务工,事发当天,在公司修理机器时突发意外,因伤势过重不幸身亡。这让刚刚有了起色的李丽再次跌入谷底。
“嫂子,王哥的事你得自己拿定主意啊!”
“他在上班时出的事,这谁负责?”
“这里边的弯弯绕可多着了,你得想清楚……”
这几天,上门探望的人来了一拨又一拨,你一言我一语,说的李丽心里一团乱麻,她拿出手机翻遍了通讯录,思忖半晌,最终打给了一个人。
“张所,这日子真的是没盼头了,我该怎么办啊……”听着电话里李丽的倾诉,充满着伤心与无助,张岐友和同事立即赶到了她家。
“往后可让我怎么过……”视线穿过门缝,李丽正拿着丈夫的照片,轻轻抚摸的双手不住颤抖着。
“希望是靠自己去创造的,即便现在有困难,但终归能迈过去。你放心,社区矫正就是一个大家庭,大家都会伸出援助之手。”工作人员轻轻推开门,柔声安慰。
与此同时,由司法所出面,第一时间联系到李丽丈夫所在公司负责人进行调解。
起初,公司负责人认为,自己已经垫付治疗费,并且死者是自己操作机器失误,不愿再赔偿任何损失。可是李丽觉得,丈夫是在工作期间受伤,公司理应负责到底。
“于法,你们是劳动合同关系,他是在工作中出现的意外,赔偿金额也应当根据职工工伤标准来计算。”
“你可不要觉得李丽不清楚这里边的事儿就起什么歪心思,我们司法所会为她提供法律帮助的,一定会维护她的合法权益。”
“当然,咱们谁都不想走到对簿公堂那一步。老王这人平时老实本分,据我们了解他跟着你干了这么长时间,关系还是很好的,和工友们感情也都不错,现在人没了,一家子孤儿寡母,将心比心想一想,你也不落忍是不是。”
确定矛盾焦点后,工作人员通过情、理、法的角度进行了多次调解。最终帮李丽获得了70万元赔偿。
不久后,《民法典》正式施行,司法所工作人员还为李丽详细讲解了其中关于房屋产权的法律条文。
“你看,这些部分都是和你这案子有关的,解释的都很清晰。解决问题可以通过协商、调解、诉讼这些法律途径,一时的冲动只会做出让自己后悔的事……”枯燥的法律条文通过工作人员耐心又通俗易懂的讲解,李丽渐渐解开了心中的疙瘩,冷了许久的亲戚关系也一步步得到了缓解。
“这段时间我想了很多,你们说的对,人要往前看,希望要靠自己去创造……”在接受社区矫正期间,司法所工作人员和李丽进行了数十次教育谈话。不论是定期报到还是主动家访,三年里,彼此已经成了家人一般。
(图片来自网络)
2022年3月,李丽终于结束三年的社区矫正。
“这是我给大伙儿买的奶茶,还热乎着呢,快来喝……”一走进司法所,李丽就笑着张罗起来。
张岐友赶紧迎出来,“不喝群众一口水,更别提喝奶茶了。心意我们领了,奶茶带回家,给娃娃喝吧!”
回想起初次入矫谈话的情景,再看着眼前笑容满面的李丽,在场的几位工作人员都打心里替她高兴。
李丽抱着奶茶,心里比来之前更加温暖……
“真的特别感谢你们,这几年对我的教育和帮助,大家放心,今后我一定遵纪守法,积极融入社会……”李丽激动的有些哽咽,眼角含着泪光。
同样留着泪的这张脸,三年前是绝望与无助,如今闪烁着希望与光芒。
编后语✦
社区矫正是完善刑罚执行、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一项重要制度。2019年12月28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全票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社区矫正法》。这是我国首次就社区矫正工作进行专门立法。
这个“三年矫正涅槃重生”的案例,是本市贯彻落实《社区矫正法》,提高矫正质效的一个缩影。
社区矫正工作的“有法可依”,大大提升了工作质效,制定个性化教育矫正方案,促进社区矫正对象顺利融入社会,预防和减少各类犯罪发生,筑牢平安坚固防线,社矫工作正朝着既要“管得好”更要“矫得精”的方向大步迈进。
来源:天津政法报、津南司法局小站司法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