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儿时的记忆满满的乡愁(念念不忘的乡愁)

儿时的记忆满满的乡愁(念念不忘的乡愁)临近春节,很多人在计划着回家,或者已经在回家的路上;有些人因疫情影响而不能回家。对于久别在外已久的东乡儿女来说,念念不忘的是家乡的味道,心中最记挂的就是母亲亲手做的一打油香,一碗散饭,一碗拉什哈,还有父亲煮的羊肉……这些带有家乡符号的味道,经过岁月的沉淀与发酵,早已化为乡愁里最深沉的一部分。吃着熟悉的家乡菜,和家里人坐在炕上谈天说地,其乐融融。——席慕蓉《乡愁》离别后乡愁是一棵没有年轮的树永不老去

故乡的歌是一支清远的笛

总在有月亮的晚上响起

故乡的面貌却是一种模糊的怅惘

仿佛雾里的挥手别离

离别后

乡愁是一棵没有年轮的树

永不老去

——席慕蓉《乡愁》

临近春节,很多人在计划着回家,或者已经在回家的路上;有些人因疫情影响而不能回家。对于久别在外已久的东乡儿女来说,念念不忘的是家乡的味道,心中最记挂的就是母亲亲手做的一打油香,一碗散饭,一碗拉什哈,还有父亲煮的羊肉……这些带有家乡符号的味道,经过岁月的沉淀与发酵,早已化为乡愁里最深沉的一部分。吃着熟悉的家乡菜,和家里人坐在炕上谈天说地,其乐融融。

儿时的记忆满满的乡愁(念念不忘的乡愁)(1)

东乡在外儿女最思念的味道,便是手抓羊肉的香味了。有一种流传“说起手抓,想起东乡”,“客人来了,不吃顿手抓,枉来东乡”。手抓羊肉是东乡颇具代表性的一道名吃。在记忆里,以前即便生活再困难,每逢佳节或客人登门,最隆重的待客仪式便是宰羊,三五好友,坐在一块,用手抓起一大块羊肉,佐以椒盐和蒜泥,口味醇香浓郁,是待客的必备菜肴,对于现在的东乡人而言,更是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美食解相思。在外的东乡儿女经常网络下单,用美食一解乡愁。

儿时的记忆满满的乡愁(念念不忘的乡愁)(2)

儿时的记忆满满的乡愁(念念不忘的乡愁)(3)

儿时的记忆满满的乡愁(念念不忘的乡愁)(4)

阿妈做的油香,酥脆爽口,是香甜的油味和蜂蜜味混合在一起的味道。在东乡人家,每逢重要节日或者家中有喜事时,女主人会做香喷喷、油津津的油香来招待客人。每逢客人到家,立刻请到热呼呼的炕上,主人一边和客人聊天,一边擦碗子,待开水开了,倒上三炮台碗子,趁着这时,女主人已经麻利做好了香气四溢的油香,油香上的蜂蜜,甜到了每个人的心窝窝里。刚出锅的油香,是东乡人味蕾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在外东乡儿女思念的味道之一。

儿时的记忆满满的乡愁(念念不忘的乡愁)(5)

儿时的记忆满满的乡愁(念念不忘的乡愁)(6)

一碗酸酸的拉什哈,是吃完羊肉后必吃的一道美食。人们这样形容东乡“拉什哈”:“擀面擀得薄,切面切得细,下到锅里团团转,盛到碗里银丝线,吃到肚里真舒坦”。调上葱花浆水臊子的拉什哈,酸乳醇香,有助于消化,是记忆里的味道,充满乡愁气息。

儿时的记忆满满的乡愁(念念不忘的乡愁)(7)

或在雨天,或在雪天,每家每户都会做散饭,再炒上一碟子洋芋菜,配上酸菜,虽简单,却是不能忘却的味道。散饭是东乡族的特色小吃之一,主要是用小麦珍子或者青稞珍子为原料,在滚水中一边搅拌一边撒入珍子而做成的特色饭,滚水中一般加入土豆。配菜主要为腌制酸辣白菜、酸辣萝卜丝等炒菜,搭配油辣椒味道更好!

儿时的记忆满满的乡愁(念念不忘的乡愁)(8)

儿时的记忆满满的乡愁(念念不忘的乡愁)(9)

儿时的记忆满满的乡愁(念念不忘的乡愁)(10)

记忆里的味道,不光有手抓羊肉、油香、拉什哈、馓饭,还有扭馓、馓子、鸡尾宴等美食。东乡美食花样众多,纯正独特,构成了东乡的饮食图谱,也构成了东乡儿女乡愁的一部分。

儿时的记忆满满的乡愁(念念不忘的乡愁)(11)

儿时的记忆满满的乡愁(念念不忘的乡愁)(12)

儿时的记忆满满的乡愁(念念不忘的乡愁)(13)

儿时的记忆满满的乡愁(念念不忘的乡愁)(14)

有人说“人的胃是有记忆功能的”。确实,一个人在年少时喜欢吃的美食,在他的味觉里总会留下深深的烙印,即便经岁月洗刷也难以忘记。家乡的美食,是亲情的思念;家乡的美食,是乡愁的解药。

儿时的记忆满满的乡愁(念念不忘的乡愁)(15)

儿时的记忆满满的乡愁(念念不忘的乡愁)(16)

儿时的记忆满满的乡愁(念念不忘的乡愁)(17)

家乡的味道,就是那袅袅的炊烟的味道。每当暮色向晚,那缕缕炊烟升腾在空中,弥漫在黄昏的街头,你深深地吸一口,眯起眼睛,你便会沉醉在这浓浓的乡情里。

有一种味道,叫生活。生活的味道多种多样,有闻到的,看到的,想到的,听到的,梦到的,种种味道在岁月的时空中飘香,在绵绵的回忆中拉长,在日复一日的生活中盘缠,让人久久难忘。

儿时的记忆满满的乡愁(念念不忘的乡愁)(18)

免责声明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