伫望暮色思故人(何处心安慢城常山)
伫望暮色思故人(何处心安慢城常山)唐代诗人刘长卿路经常山,寻访友人不遇,写下了一首颇有禅味的《寻常山南溪道士隐居》,将山水景致与悟道感受完美地融合在一起:也正因为这独特的区位、独特的山水,常山留下了历代文人墨客众多脍炙人口的诗文篇章,这其中,包括有唐代刘长卿,宋代王安石、米芾、范成大、陆游、杨万里、曾几、辛弃疾,明代刘基、王守仁、陆深以及清代查慎行、汤贻汾等。关于常山的历史文字记载,目前最早可追溯到古代地理著作《山海经》。据《山海经》之《南山经》记载:“又东三百七十里,曰瞿父之山,无草木,多金玉。”这瞿父之山便是常山县境内的“三衢山”。另据唐代《元和郡县图志》记载,衢州因“州有三衢山,故取其名”。可以说,自古以来,常山这片土地,便充满了神奇的魅力。二常山地处浙、赣、闽、皖四省边际,“一江一驿”的交通优势得天独厚,素有“两浙首站、八省通衢”之称。一江即常山江,位于钱塘江源头,是水陆转运、舟车汇集之地,也是连接南方诸省的重要枢
一
三国时期,英雄辈出,一句“吾乃常山赵子龙也”,荡气回肠,豪气冲天,让多少人记住了“常山”这个地名。
斗转星移,岁月更迭,“常山”之名,悄然地从中原迁移到了江南,这是世间机缘巧合,还是子龙后裔南迁,一时众说纷纭。据民间百姓传言,西晋“五胡乱华”时期,河北赵地常山郡的子龙后裔为避难,到了会稽郡时称“定阳县”的地方定居下来,繁衍生息,并逐步兴旺起来。由于思念故土,他们开始把居住的区域称作“常山乡”,并日久成俗。史料记载,唐代之前常山县前身“定阳县”和“信安县”内均设有“常山乡”,再慢慢地从“常山乡”变成了“常山县”。不管究竟如何,历史一脉相承,今年恰逢建县1800周年的浙江常山,也是一个人杰地灵、人文璀璨的地方。
东汉建安二十三年(218年),孙权为了巩固政权,控制山越局势,抢占战略要地,从新安县分出濲水之北、千里岗山之南这一部分,单独设立定阳县,由此开启了常山的建治之路。唐咸亨五年(674年),已并入信安的定阳县再度单设,改名常山县,“定阳”一名从此被“常山”所替代,一直延续至今。
关于常山的历史文字记载,目前最早可追溯到古代地理著作《山海经》。据《山海经》之《南山经》记载:“又东三百七十里,曰瞿父之山,无草木,多金玉。”这瞿父之山便是常山县境内的“三衢山”。另据唐代《元和郡县图志》记载,衢州因“州有三衢山,故取其名”。可以说,自古以来,常山这片土地,便充满了神奇的魅力。
二
常山地处浙、赣、闽、皖四省边际,“一江一驿”的交通优势得天独厚,素有“两浙首站、八省通衢”之称。一江即常山江,位于钱塘江源头,是水陆转运、舟车汇集之地,也是连接南方诸省的重要枢纽,繁华一时,古诗云“日望金川千张帆,夜见沿岸万盏灯”;一驿即草萍驿,是浙西地区最大最知名的官方驿站,每日来往进出者络绎不绝,同时也是战略要地,一旦战事暴发,即为必争之地。
也正因为这独特的区位、独特的山水,常山留下了历代文人墨客众多脍炙人口的诗文篇章,这其中,包括有唐代刘长卿,宋代王安石、米芾、范成大、陆游、杨万里、曾几、辛弃疾,明代刘基、王守仁、陆深以及清代查慎行、汤贻汾等。
唐代诗人刘长卿路经常山,寻访友人不遇,写下了一首颇有禅味的《寻常山南溪道士隐居》,将山水景致与悟道感受完美地融合在一起:
一路经行处,莓苔见履痕。
白云依静渚,芳草闭闲门。
过雨看松色,随山到水源。
溪花与禅意,相对亦忘言。
宋代时期,迎来了常山文化的鼎盛阶段,诗意和浪漫充盈着常山的山山水水。最让人耳熟能详的是曾几的《三衢道中》:
梅子黄时日日晴,小溪泛尽却山行。绿阴不减来时路,添得黄鹂四五声。
短短4句28个字,将三衢道中梅黄杏肥、花香鸟语的场景描绘得跃然纸上,船靠江边,登岸步行,在浓郁的树荫下悠闲穿行,一派生机勃勃的样子,充满了生活情趣。
在诸多诗人当中,杨万里的常山情缘最为深切,《诚斋集》中与常山有关的诗达25首之多,有招贤渡,有拼楮,有渣濑湾……细细咀嚼之下,别样的常山江水岸风情与船渡文化,让人流连忘返,其中最为人们津津乐道的,则是《过招贤渡》,真可谓是爱恨一坛招贤酒,聚散一缕是乡愁:
归船旧掠招贤渡,恶滩横将船阁住。风吹日炙衣满沙,妪牵儿啼投酒家。一生憎杀招贤柳,一生爱杀招贤酒。柳曾为我碍归舟,酒曾为我消诗愁。宋室南迁,定都临安,常山凭着先天的区位优势、自然风光和民俗风情,成为贤达名士争相迁居的心安之地。这其中,有宋太祖九世孙信安郡王赵希琯、南宋中兴贤相赵鼎、两朝帝师史学大家范沖、吏部侍郎魏矼、河阳节度使徐幸隆、兵部尚书胡正、尚书右丞樊清、河东节度使樊湍……
赵鼎以一首《三衢多碧轩》倾吐出内心最真实的声音:
平生爱山心不足,寸碧已复明双眸。暮年得此幽栖地,枕上烟岚万叠秋。后来,赵鼎在海南被秦桧迫害致死,临终之前唯一的请求便是归葬常山。恋眷之地,即为心安之所,一路五千里,历时两月多,赵鼎终于魂归常山青山碧水间,这是赵鼎最后的慰藉,更是常山的荣幸。
三
厚重的历史,积淀了厚重的人文,承袭着数千年的阳光雨露,常山这片富饶而肥沃的土地上,孕育出璀璨丰富的风土人情,令人陶醉不已。据统计,常山县现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1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8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4处。
“福也!”“好啊!”
“天地开场,日月同光;今日黄道,鲁班上梁!”“好啊!”
金栋梁、红绸布、大公鸡、银酒壶……这是常山传统的上梁喝彩,工匠师傅与围观亲友一唱一和,掀开了热热闹闹上大梁的序幕。
家,是心灵的港湾,是心安的天堂。房屋、婚姻作为家的物质支撑和精神载体,倍受百姓重视。千百年来,常山人在建房和婚嫁这两桩人生大事上,流行一套专门的“喝彩”仪式,人们相信,喜庆热烈的“喝彩歌谣”,能够带来家和业兴的美好愿景。2014年11月,“常山喝彩歌谣”成功入选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成为当地民俗文化的一张金名片。
常山是中国观赏石之乡,奇石文化也是一大亮点。
常山石成名甚早,北宋庄绰《鸡肋编》述其典,南宋杜绾《云林石谱》载其文,明代林有麟《素园石谱》绘其形。宋徽宗赵佶偏爱常山石,或随身把玩,或置放几案,或叠为假山,妙不可言。一时间,常山石怀璧其罪,劳民伤财税赋重,舳舻相衔采石忙,唱响了一曲“花石纲”的亡国悲歌。
如果说,宋代“花石纲”是官僚阶层横征暴敛的旧印迹,那么当代“赏石小镇”则是百姓创业创新的新希望。在这里,沧海化桑田的“中国第一枚金钉子”黄泥塘地质剖面、奇巧多姿的“华东第一石林”三衢山、精美绝伦的中国观赏石博览园、绵延十里的观赏石展示展销长廊……一一尽情绽放,犹如美丽的盛世园林。
说到常山,“常山三宝”不可不知。常山先后被评为中国常山胡柚之乡、中国食用菌之乡、中国油茶之乡。常山胡柚、食用菌和山茶油等三大农特产品身上的绿色保健标签,正在被国际国内市场所广泛接受和认可,深度印证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常山人真的好福气!
四
云根欲断溪回处,浪出常山几片花。
常山的绿,让人深深沉醉,常山的慢,让人久久回味。
小县大手笔,慢城快节奏。2017年,常山县正式跻身国际慢城联盟成员,成为中国第七个国际慢城;入围全国百佳“深呼吸小城”,今年更是荣获全国百佳“深呼吸小城”十佳示范城市称号;梦之岛、三衢湖、渣濑湾湿地、梅树底风景区、赛得健康小镇等一批休闲项目争相较劲;全国山地自行车公开赛、中国皮划艇巡回赛等活动赛事方兴未艾;危旧房改造、“厕所革命”、“孝老之城”建设、“常山阿姨”保姆培训与推介,一项项暖民心、惠民生的务实举措不断推进,让人心安踏实……一幅“特富美安”的慢城大花园画卷正徐徐展开。
走遍九州思慢城,此心安处在常山。走进慢城常山,你会忘了时光的流逝,你会觉得心灵找到了归宿。在舒适静谧的时光中,与内心对话,与山水共欢……
何处心安,慢城常山;常来常往,山水相伴。这是一个让人“深呼吸、放下心、享轻松”的地方。(作者:叶美峰,系浙江省常山县委书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