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火柴盒长约几厘米(一个火柴盒的自述)
一个火柴盒长约几厘米(一个火柴盒的自述)动力系统:装备2台V12汽油发动机,每台可提供550匹的马力,转速在1500转时,速度大约为25公里每小时。120吨O-l型超重坦克车体:10米*4.2米*4米重量:120吨最大装甲:200毫米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坦克作为陆战利器得到了各国的争先发展,这其中就包括多炮塔的超重坦克,德国、苏联、英国、美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还曾认真考虑过发展“超重型坦克”的方案,并付诸实践,以苏联的T-35为例,50吨的身躯在诞生之初可谓是吸足了眼球,引得各国纷纷效仿。但是很快人们就发现超重多炮塔坦克只不过是徒有虚表罢了,机动太差,装甲太薄,火炮虽然众多但是很难发挥真正实力,在莫斯科保卫战中T-35被德军痛揍就是一个最好的证明。
日本的超重多炮塔方案120吨O-l型超重坦克
这种坦克显示出了多炮塔概念的局限性,因此以后的主流坦克一般都采用单炮塔并被广泛接受为规范,而这种规范今天仍在主战坦克中延续。面对这种主流,来自东亚大陆的日本却固执的认为多炮塔坦克概念还是存在一些价值的,并以此为理念设计出了日本自己的超重型多炮塔坦克,即120吨O-l型超重坦克:
乘员:11
车体:10米*4.2米*4米
重量:120吨
最大装甲:200毫米
120吨O-l型超重坦克
动力系统:装备2台V12汽油发动机,每台可提供550匹的马力,转速在1500转时,速度大约为25公里每小时。
武器系统:装备1门105毫米主炮,此外在车体前段还有两个炮塔,分别安装一门37毫米反坦克炮和一挺7.7毫米97式机枪,在车体前端还装备有两挺7.7毫米97式机枪。备弹方面为60发105毫米炮弹、100发37毫米炮弹以及7470发7.7毫米子弹。
车体布局
120吨O-l型超重坦克
120吨O-l型超重坦克的外观十分传统,并遵循了日本以前在坦克装甲设计尝试中最普遍的直线和四方形设计。整辆车被放置在八个负重轮上,每条履带都贯穿整个车体。履带外部则由严严实实的裙甲包裹,驾驶舱被放置在车体前部的中央位置,一座主炮塔被安置在车体上方,乘员由两个舱门进入坦克。一对较小的炮塔则被添加到了战车的前端。因为这么大的一辆战车内部燃料肯定不够。于是额外的燃料就被储存在桶内放置在战车后部。两台巨大的发动机被放置在战车后部并带有独立舱门,方便维护。整车总体给人的感觉就是一个巨大且安装有众多炮塔的火柴盒子。
100吨O-I超重坦克方案
100吨O-I超重坦克方案与97式坦克
其实在日军内部还有一款100吨的超重坦克设计方案,该坦克有四个炮塔,相比于120吨就是在后部增加了一个安装有37毫米反坦克炮的炮塔,不过最后该方案失败了,值得肯定的是100吨型在1945年日本崩溃之前从未建造过。
结局与反思
在二战后期那个大战场上,120吨超重坦克绝对是一个又大又慢的目标,尤其是对于头顶低空飞行的美军攻击机来说。200毫米的基础装甲值,120吨的重量以及不高过25公里每小时的速度,天性的迟钝也决定了该坦克只能掩护步兵作战以及支援其他的中型和轻型坦克,面对美军决定优势的空中和地面炮火时,很难存活。
美军道格拉斯a-1对地攻击机
关于120吨超重坦克的建造情况,一直都是一个谜,不过值得肯定的是日军确实开始了该坦克的建造工作,有没有完工就不肯定了,还有一种说法是1944年,唯一的一辆120吨超重坦克在一名项目工程师的指导下被秘密运往伪满洲国,关于它的准确位置至今未知。不过还有一种说法那就是该坦克被苏联人缴获了,并秘密送到了光头坦克设计师Sber的手中。
喜欢的话就点赞关注吧!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