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剧歌剧区别(京剧和外国歌剧)
京剧歌剧区别(京剧和外国歌剧)Opera是一种特定的艺术形式。它以音乐为主,音乐贯串全剧,却排斥说白。其原因我们不太清楚Opera的传统历来如此。或者,是因为说白加进来就要与歌唱发生矛盾,从而破坏音乐的完整性吧。或者,在西洋人的观念中,音乐可以说明一切,无须乎借助于说白吧。但中国京剧却不然。京剧把说白称为念白,不仅不排斥它,反而认为念白有歌唱所不能达到的艺术效果,因而很重视念白作用的发挥。有时候,念白在一剧之中还占颇大的比重。唱、念做、打四功,念白居其一。不过,peking opera这个译名既肯定了京剧是歌剧,也说明京剧不是歌剧,不是西洋的opera那种样式的歌剧。不然,就不会在“歌剧”一词的前面,再冠以“北京”这样的限制词了。因为从本质属性上说,京剧固然可以归入歌剧这一范畴,但在具体的表现形式与表现方法上,它又不同于西洋歌剧,而具有自己的特点。这种差别,既是艺术风格上的,也是艺术思维方式上的。歌唱只是音乐的一个方面
京剧在国外的通用译名是peking opera(北京歌剧),是否还可以有更好的译法,不是本文所要讨论的。而我觉得,这个译名不无可取,它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京剧这种艺术的本质属性。
先从Opera这个词说起,它的中译名为歌剧。歌剧者,以歌唱演出之戏剧也。这与以对话演出的戏剧(中国叫话剧,外国叫Drama)有别。所以,西洋的歌剧,是以唱(音乐)为主的,歌剧演员,必须是歌唱家,方能胜任,不善于歌唱的演员,就不能去演歌剧。
这个道理,西洋如此,中国又何尝不如此?京剧表演讲究四功五法,而在四功之中,唱功居于首位。中国老百姓历来把戏曲演员这一职业称为“唱戏的",把进戏院看戏叫做“听戏”,足见这种戏是要靠唱来表演的。试想,京剧演员如果不会唱,如果在唱功上没有造诣,唱的平淡如水,那有谁愿意去听他?近世的那些大艺术家,无论是谭鑫培还是余叔岩、言菊朋,也无论是梅兰芳、程砚秋还是荀慧生、尚小云,哪一个不是杰出的歌唱家,哪一个不是以他们各具风采的唱腔取胜的呢?
京剧
歌唱只是音乐的一个方面,即声乐。而音乐还有另一个方面,即器乐。声乐不能离开器乐,它总需要器乐相伴。只有声乐与器乐结合起来,才能进行歌剧演出,这个道理,西洋歌剧如此,中国京剧又何尝不是这样?1932年,程砚秋出访欧洲考察,在一次茶话会上,巴黎的艺术家热情地要求他表演一段京剧,可是由于没有乐队伴奏,他不得不遗憾地推辞了。后来在柏林的另一次集会上,又遇到同样情况,他苦苦推辞不得,才勉强干唱了几句《荒山泪》,但总觉得不是滋味。这说明,京剧这样的艺术,离开了乐队也是无法演出的。
由此可见,把京剧视为歌唱的戏剧,视为音乐的戏剧,把它列入歌剧的范畴,从艺术分类的角度说,从这种艺术的构成原理上说,是完全可以的。
不过,peking opera这个译名既肯定了京剧是歌剧,也说明京剧不是歌剧,不是西洋的opera那种样式的歌剧。不然,就不会在“歌剧”一词的前面,再冠以“北京”这样的限制词了。因为从本质属性上说,京剧固然可以归入歌剧这一范畴,但在具体的表现形式与表现方法上,它又不同于西洋歌剧,而具有自己的特点。这种差别,既是艺术风格上的,也是艺术思维方式上的。
Opera是一种特定的艺术形式。它以音乐为主,音乐贯串全剧,却排斥说白。其原因我们不太清楚Opera的传统历来如此。或者,是因为说白加进来就要与歌唱发生矛盾,从而破坏音乐的完整性吧。或者,在西洋人的观念中,音乐可以说明一切,无须乎借助于说白吧。但中国京剧却不然。京剧把说白称为念白,不仅不排斥它,反而认为念白有歌唱所不能达到的艺术效果,因而很重视念白作用的发挥。有时候,念白在一剧之中还占颇大的比重。唱、念做、打四功,念白居其一。
那么,在京剧中,念白与歌唱是否相矛盾呢?是否会互不协调,从而使人感到这是"话剧加唱”呢?不,京剧从不给人以这样的感觉。它从而使人们感到,在京剧舞台上,唱与念是极为协调的,是浑然一体、相得益彰的。京剧舞台上的念白,既不同于生活中的对话,也不同于话剧舞台上的台词,而是一种摆脱了自然形态的、经过艺术加工的、富有音乐性的舞台语言。这种语言,具有鲜明的节奏感与悠扬的韵律美。古人对念白曾提出过这样的要求:“句字长短平仄,须调停的好,令情意宛转,音调铿锵。虽不是曲,却要美听。”这就足说,念白虽不同于唱,却也婴像唱一样能展示出声情的美。京剧的念白,是体现着传统戏曲的这种审美要求的。
京剧念白的音乐性,又是通过多种形式来体现的:从京白到韵白、到鼓板,以至到念引子,各有不同的情趣,在音乐性上也居于不同的层次。京白,是最接近于日常生活语言的,但实际上已经过艺术夸张,比日常生活语言富有音乐性。韵白,离开生活语言就比较远了,在字音、声调的高低起伏,抑扬顿挫上更为夸张,音乐性也更强了。如果我们把韵白的音调起伏与散板的旋律起伏作一比较,则可以看出,两者基本一致,区别仅在于一是严格地使用乐音,一是较自由的非乐音而已。数板,则是从另一角度对语言进行艺术加工的形式,它突出的是语言的节奏感。至于引子,则是一种半念半唱的形式,念的部分是韵白,唱的部分则是由乐音构成的旋律,仅仅未曾用到器乐伴奏而已。这几种念白形式,在音乐性的程度上各不相同,它们体现着由语言进入歌唱过程的儿个不同层次。
正因此,我们把京剧的念白也列入音乐的范围。认为它是音乐的一种表现手段。而在实践上也是如此,人们常把唱、念并提,京剧对字韵的要求,同样适用于唱、念,演员喊嗓,也需要唱、念并重。凡此种种,都说明京剧唱、念的一致性。这样,念白与歌唱的矛盾,也就通过音乐性迎刃而解。由此,我们又可以认为:京剧之有念白,并不破坏其音乐的完整性。相反,正是由于多种形式的念白的运用,使得京剧的音乐性能通过多种渠道、多种形态体现出来。
本文由头条号“京剧之声”发布,何为撰文,未经作者授权禁止盗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