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的美育美学观念(西方美学史上的奠基之作)
真正的美育美学观念(西方美学史上的奠基之作)四、保持人性的整体性“使人之为人的正是人不停留在单纯由自然界所造成的样子”,作为社会的一员,人必然会处于一定的国家组织中,但人是具有理性的动物,他有自由意志去摆脱这种统治去寻求一个理想国。物质的实力与理性法则的对立决定了自然的(即封建专制的)国家和道德的人是相互矛盾的,然而理性对人的企望不能过高,这样就会剥夺人作为动物本能的生存条件。由此席勒指出“要在观念中建成道德的社会,现时代物质社会就一刻也不能中断,为了人的尊严不允许把人的生存推到危险的境地”,我国的“文化大革命”,就是以“革命”的名义冲击社会物质生产,把人民的生存推到危险的境地。这就要求我们寻找一种可以不依存于所要废除的自然国家而使社会持续发展下去的支柱,即与自然和道德都相关的第三种性格:“由自然的性格中分离出专横、由道德的性格中分离出自由”。这样便能按照道德原则对国家进行改造。二、时代背景的影响和思想的局限18世纪的德国,社会生产
(图源网络)
《美育书简》是席勒“关于人的审美教育的书信”,共27封,包含了对美和艺术本质的探讨。今天我主要论述一下书信中席勒主要的美育思想及我阅读后的所思所想。
一、以康德哲学为出发点,采用先验哲学的方法
康德的先验哲学是指人在具体的认识活动之前已经先在地具有了认识对象的能力,他把感性、知性和理性的概念作了区分并提出了实践理性的概念,与思辨理性相区别。实践是指道德实践活动,哲学家采用学术的形式通过概念抽象和分解把握事物本质,虽然为知性揭示了真理,却又在情感面前掩盖了真理。然而在道德实践活动中,人们在有明晰的认识之前便有了某种道德的情感和本能了。席勒认为“美的全部魔力正在于它是精神自由的产物,又是感性和理性的统一”故适用于道德经验的东西,必定在更高程度上也适用于审美经验。
二、时代背景的影响和思想的局限
18世纪的德国,社会生产力低下,资产阶级十分弱小,政治、经济与英法等国相比还非常落后;18世纪90年代也正是法国大革命如火如荼的岁月,走上政治舞台的法国资产阶级正以革命暴力推翻着封建王朝。此时的社会,个人的欲望占据了统治地位,利益的追求成为了时代偶像,创造的精神越来越远离艺术。然而“艺术是自由的女儿,它只能从精神的必然性而不能从物质的欲求领受指示。”席勒推崇理性,追求政治自由,但由于唯心主义历史观和人性观的局限,使他还不能认清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之间的关系,所以他提出要把美的问题放在政治自由问题之前来加以探讨,指出必须通过审美教育的途径解决政治问题,通过美人们才可以达到自由。
三、发展第三种性格
“使人之为人的正是人不停留在单纯由自然界所造成的样子”,作为社会的一员,人必然会处于一定的国家组织中,但人是具有理性的动物,他有自由意志去摆脱这种统治去寻求一个理想国。物质的实力与理性法则的对立决定了自然的(即封建专制的)国家和道德的人是相互矛盾的,然而理性对人的企望不能过高,这样就会剥夺人作为动物本能的生存条件。由此席勒指出“要在观念中建成道德的社会,现时代物质社会就一刻也不能中断,为了人的尊严不允许把人的生存推到危险的境地”,我国的“文化大革命”,就是以“革命”的名义冲击社会物质生产,把人民的生存推到危险的境地。这就要求我们寻找一种可以不依存于所要废除的自然国家而使社会持续发展下去的支柱,即与自然和道德都相关的第三种性格:“由自然的性格中分离出专横、由道德的性格中分离出自由”。这样便能按照道德原则对国家进行改造。
四、保持人性的整体性
人是理性与感性相结合的整体。理性要求统一,自然却要求多样性,然而人需要这两种立法,这就要求当理性在把它的道德的统一性引入物质社会时,不可损害自然的多样性。同样,当自然在社会的道德建设中力图保持它的多样性时,也不可破坏道德的统一。只有理性的统一性和自然的多样性保持和谐,人们才会找到性格的完整性。然而,人的性格虽已慢慢觉醒,呼吁法律和自由,但缺乏道德上的可能性,大多数人呈现出萎靡不振的状态,而堕落的根源是文化,比如自私自利。这一方面反映了席勒在法国大革命风暴面前的动摇和误解,内心向往推翻旧制度,却又害怕革命的粗野和狂暴。另一方面他看到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在内的职业化分工使人沦为奴隶,丧失了个人全面发展的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已觉察到资产阶级的狭隘性和局限性。
五、可持续发展观
古希腊时代,感性和理性都只是以其自身的方式推崇真理,没有严格的区分和对立,故而人性完美,具有整体性特征。然而现在理性和感性处于敌对状态,虽然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但只要存在这种矛盾,人就只是处于通往文化教养的途中。席勒提出把人身上的各种能力隔离开来并僭夺单独的立法权,即片面的分隔式能力培养,但后来又否定了这种方法,即不应该为了培养人的个别能力而牺牲人的整体。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也是如此,我们不能为了一时的方便而牺牲后代人的幸福,我们要探索出一条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六、国家是人性分裂的祸根
“人的自由的被篡夺是基于人性的软弱,人们对管制的反叛是基于人性的尊严,直至最后一切人间事物的强大统治者——盲目的强权介入并像在拳击赛中那样来裁决这些所谓的原则冲突。”古时常说:分久必合,合久必分,那是因为国家利用强权政治和铁血手段迫使人们屈服,这样人的本性没有得到充分发展,人的内心还是会分裂。席勒对此提出两方面措施:一是排出自然的盲目力量,二是恢复它的质朴、真实和丰满,然而这个任务任重而道远,还需砥砺前行。
《美育书简》是一本晦涩难懂的书,以上仅仅是我阅读后根据文本解读归纳出来的。有人写过这样一句话:“如果说艺术是使人之为人,那么对美学理论的学习,实际上就是对人之为人其背后理想的理解与继承。”如果你对美学有兴趣,不妨读一读席勒的《美育书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