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种生活叫常德(我为什么推荐你去常德)
有一种生活叫常德(我为什么推荐你去常德)《桃花源记》中,渔人在桃花源所遇到的人,自称是“先世避秦时乱,帅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那是一批为了躲避秦末战乱的移民,常德在古代,也是北方躲避战乱的移民的一个重要目的地。常德位于湖南北部,江南洞庭湖西侧,武陵山下,史称“川黔咽喉,云贵门户”。1600多年前,江西人陶渊明,虚构了一个发生在武陵——今湖南常德的故事。故事里,那个武陵渔人通过一个小口,走进了令后世人心驰神往的“桃花源”,“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常德,古称“武陵”、“朗州”,湖南省辖地级市。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常德是哪儿?
说起常德,或许不大为外界所熟知,提起桃花源你一定不陌生。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1600多年前,江西人陶渊明,虚构了一个发生在武陵——今湖南常德的故事。
故事里,那个武陵渔人通过一个小口,走进了令后世人心驰神往的“桃花源”,“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常德,古称“武陵”、“朗州”,湖南省辖地级市。
常德位于湖南北部,江南洞庭湖西侧,武陵山下,史称“川黔咽喉,云贵门户”。
《桃花源记》中,渔人在桃花源所遇到的人,自称是“先世避秦时乱,帅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那是一批为了躲避秦末战乱的移民,常德在古代,也是北方躲避战乱的移民的一个重要目的地。
战国时期,整个洞庭湖流域尚且是“饭稻羹鱼,火耕水耨”的地广人稀之地,但是常德(当时称黔中)就已经成为秦楚相争的重要角斗场了。
《史记·张仪列传》:“秦要楚欲得黔中地,欲以武关外易之”。
三国时,武陵是蜀吴两国重点争夺的区域之一。赤壁之战后,刘备先一步占据了武陵等地,但十年之后关羽“大意失荆州”,武陵郡也一并被东吴夺取。之后刘备伐吴的夷陵之战,刘备派遣主力部队沿长江东下,但同时也派遣了马良到武陵,成功争取到当地“五溪蛮”的支持。
历史上,历代诗人为常德留下了不下1500首诗歌,除了“居住沅湘,崇师屈宋”的本地诗人李群玉、明晚期“公安派”重要成员江盈科外,也不乏李白、刘禹锡、范仲淹、朱熹、王阳明、袁宏道等在中国文学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文学大家。
故而,常德又被称为浪漫的“中国诗词之乡”。
近代常德,英杰群现:丁玲之文名,不让须眉;翦伯赞之史学,声闻遐迩;倡导民主共和的宋教仁,为唤醒国魂而血沃劲草;林伯渠为推翻旧制,积极倡导国共合作、主持开国大典,为新中国的成立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常德玩什么?
桃花源
桃花源分桃花山、桃源山、桃仙岭、秦人村4个景区,其中桃花山、秦人村为桃花源的中心,有桃花山牌坊、桃花溪、桃树林、穷林桥、菊圃、方竹亭、遇仙桥、水源亭、秦人古洞、延至馆、集贤祠等70余处景点。
前面是滔滔不绝的沅江,后面是绵延起伏的武陵群峰,境内古树参天、修竹婷婷,寿藤缠绕,花草芬芳,园内遍布石阶曲径、亭台碑坊;古典与科技,古老又神秘,丰富多彩又美轮美奂,融合得恰到好处。
大小河街
沅江岸边,诞生了古城常德,也是今天的大小河街。
在这条2000多米的繁华河街上,曾经见证了1943年前的洋行、店铺、住宅,四合院和窨子屋。
如果想找寻常德的烟火气,那就别错过河街的夜。一巷灯笼高挂,一街人间烟火,土味钵子菜、酱板鸭等美味随处可见。
壶瓶山
常德市海拔800米以上的山峰515座,1000米以上的山峰43座,其中壶瓶山主峰高达2098.7米,被称为“湖南屋脊”
站在湘鄂两省分界线上,壶瓶山“控引鄂黔,接纳三湘”:北有三峡,南有桃花源景区,西有张家界,东有洞庭湖,可谓“众星捧月”。一生好入名山游的李白,曾在这里留下过“壶瓶飞瀑布,洞口落桃花”的佳句。
沅江
山,只是常德的一面。常德的另一面,是水。
常德境内河网密布、水系紊乱,5千米以上的河流有371条。
傍晚时分,慢游沅江两岸,感受江风的抚摸,十分惬意。
老西门
走到老西门,这个最有“德”味的地方,可以看到常德的前世与今生。
七次毁城,七次重建。常德的悠远历史,从老西门的砖瓦或许可窥见一二。
老西门内有座获得国外设计大奖的红房子,乍眼之下,仿佛是来自火星,但其实它是常德饮食文化典型的代表。
诗墙公园
诗墙公园位于沅水防洪墙外侧,全长6华里,被称为世界最长的诗、书、画、刻艺术墙,打破了“吉尼斯记录”。
台湾诗人余光中称它为“诗歌长城”,凝固了半部文学史。
常德吃什么?
常德米粉
一年四季,哪怕只嗦一碗粉,都能天天不重样。
常德米粉历史悠久,闻名三湘。到常德千万要尝一尝。常德米粉的主要原料是大米,经过特殊工艺制成洁白、混圆、细长且有弹性的粉条,只要用开水烫热,加上作料后即可食用,吃起来润滑可口、风味独具。在常德很多街边小店都会卖地道的常德米粉。
煎米茶圈眼粑粑
煎米茶顾名思义,是用煎香的大米磨成粗粒,再加上盐、姜、茴香等调味,加水熬成米糊状。有时候家里做粉蒸肉炒多了米,就会做成煎米茶。
圈眼粑粑因中间有圆形孔可以穿过,便得了这个俗称,以米浆加入葱花和盐油炸而成。吃米粉的时候,圈眼粑粑是标配。
常德豆皮
说起豆皮,总会想起武汉,但其实它也是常德人的早餐之一。湖北与常德临近,早年间商贸交流的同时带来了这样食物。
舀一勺用去皮绿豆和大米磨成的面糊,“哐”一声倒进大铁锅中,迅速调匀,再打两个鸡蛋,待到豆皮两面受热均匀,再往中间倒上事先蒸好的糯米饭,浇上肉末汁,撒点儿叉烧粒,将面皮四周合围,一份豆皮便出锅了。
钵子菜
“常德钵子是个筐,什么都可以装”。无论是天上飞的水里游的,还是地上跑的,无论是荤还是素,常德人都能一钵子炖了。
一个钵子,可以炖下全世界。
擂茶
常德擂茶起源于桃源,也叫三生汤,是指生叶(嫩茶叶)、生姜、生米。
擂茶既是一杯日常的饮料,也是能够作为主食的“八盘十六碗”。
将上述三种原料放进钵子里,用棍子舂捣,边搅边添些芝麻、花生、黄豆等。擂好之后加水煮沸,满室皆香。
据说常德人喝擂茶已有千年历史了。